编码GB26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类别交会穴:《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解释位于腰带部,与带脉交会,故名。
取穴位置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章门)直下一寸八分,与脐相平处。
- 《针灸甲乙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
- 《类经图翼》:“在脐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
解刨位置
- 肌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
- 神经:第十二肋间神经。
- 血管:第十二肋间动、静脉。
取穴方法斜刺1∼1.5寸。艾炷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功效调带脉,利腰腹。
经典症状妇人少腹坚痛,月水不通,赤白带下,腰腹纵,疝痛,肾虚。
现代疾病子宫脱垂,盆腔炎。
常见配穴
- 小腹坚痛、月水不通:带脉、侠溪。
- 肾气冲心:关元、带脉。
- 赤白带下: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
全部讨论(1)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
汤欢
发布于 2024-08-04 02:51:01
书上记载:带脉穴,顾名思义,环腰一周之腰带也,如同束带。故一切下半身约束不了的病,带脉可管束。 一男子,夜间常遗精,敲带脉后,精关收束,遗精就不见了。 一小儿,夜间尿多,时常尿床,敲带脉后,夜尿减少,尿床消失。 一肥人水桶腰,敲带脉一个月,大腹便便、水湿松坠之象松解。带脉诚乃减肥要穴也! 一妇女,脸上长暗斑,大便不通,自从敲带脉后,二便通畅,暗斑消除,脸上生光辉。带脉实是通便养颜要穴! 一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常腰肋风驰电掣般痛,俗称缠腰火丹,猛敲带脉后,腰肋神经样抽痛消失。 故古籍讲,带脉主瘈疭病,就是神经像触电一样,带脉可以解。 现代研究表明,敲带脉可以马上缓解偏头痛,像孙悟空被念紧箍咒,整个头部压榨性痛,敲带脉可减轻。 道家修士认为,带脉,管下半身湿病,如妇人赤白带下、痢疾滞下、里急后重、大便不成形、走路拖泥带水等。 凡是下半身觉得黏腻,如行水中,那种迟滞之感,带脉统统可以去掉滞胀,恢复轻盈舒畅。 敲带脉要敲到心情愉悦,如放风筝,如同帽子的丝带,又如同国旗在高空迎风飘扬,就可达到松解郁结,缓解脑部神经紧张、身体纠结长包块之效果也。 这样形容带脉能够治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肝部囊肿、将军肚,也就不难理解了。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