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PC6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类别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
解释穴居前臂掌侧面,与前臂背侧面的外关相对,故称“内”;穴通心包而络于少阳,故称“关”。
取穴位置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当曲泽与大陵的连在线。
- 《灵枢•经脉》:“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
- 《循经考穴编》:“大陵后二寸,正对外关”。
解刨位置
- 肌肉: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尺侧为掌长肌腱;浅层为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掌侧面。
- 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干;最深层为前臂骨间掌侧神经。
- 血管:前臂正中静脉,桡侧为正中动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
取穴方法直刺0.5∼1寸。注意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干(尤其是作穴位注射时)。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呕。
经典症状胸痛、胸闷、心痛、胃痛、恶心呕吐、食难下膈、心悸、虚烦、癫狂、善惊恐、心悲、健忘、失智、疟疾、肠鸣泄泻、脱肛、胁肋痛、自汗、腹痛、胸满痞胀、脾胃不和、目昏、目赤黄、腋肿、肘臂挛痛。
现代疾病冠心病、心肌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要是激动起源失常)、高血压、休克、头痛、脑动脉硬化、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跳骤停、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郁证、胃肠炎、妊娠恶阻、肋间神经痛、正中神经损伤、失眠、晕车、晕船、晕机、醉酒。
常见配穴
- 心脏诸虚、怔忡惊悸:心俞、内关、通里、阴郄。
- 肚痛:公孙、内关。
- 胸满支肿:膈俞、内关。
- 腹块:内关、照海。
- 冠心病:膻中、内关、足三里。
- 低血压:素髎、内关。
- 脑血管病:水沟、极泉、内关、三阴交。
- 休克:内关、足三里、涌泉。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内关、委中、委阳。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