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风痰方论第十五

浏览 238

夫妇人风痰者,由脏腑风冷,水饮停积在于胸膈所成也。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妨,多者成患。但胸膈有痰饮,渍于五脏,则令眼晕,亦令头眩、头痛也。

评曰∶夫痰之为害,多因外感五邪(五邪者∶寒、暑、燥、湿、风),内伤七气(七气者∶喜、怒、忧、思、惊、恐、恚)。因五邪而得者,得风为风痰,得寒为寒痰,得冷为冷痰,得热为热痰,得暑为暑痰。因七气所伤者,多因妇人情性执着,不能容忍,而有此证。

岂特只因风冷而成哉!所以外感五邪、内伤七气。则一身之中,血、液、泪、汗、涕、唾,身中湿者,则浊变而则成痰,乘间而为害也。经云∶清则运为精华,浊则凝为痰饮,此之谓也。然有痰、涎、饮、沫四种相类,宜仔细详辨调治。因风而生痰者,宜服三生饮、星香饮、青州白丸子、化痰丸(方见《局方》)因寒冷而得者,宜服降气汤、黑锡丹、养正丹。(并见《局方》)因热而得者,宜服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汤。因暑而得者,消暑丸。(并见《局方》)因气宇不调,郁结而成者,宜服参苏饮、四七汤、二陈汤。痰在上者,以瓜蒂散吐之;在下者,以控涎丹利之。虽曰可吐可下,亦要观人之勇怯,察脉之虚实,方可投之。切记不宜痛系暴下,所以初虞世有金虎、碧霞之戒者,此也。

三生饮、星香饮、参苏饮。(方并见第三卷第一论)控涎丹。(方见第三卷第六论)养正丹。(方见第四卷第四论)

旋复花汤

治妇人风痰,呕逆不下饮食,头目昏闷。

旋复花(去蒂) 枇杷叶(去毛,炙) 川芎 北细辛 藿香 桂心 枳壳(去穣,麸炒) 前胡 人参(去芦) 羌活 半夏(各半两) 甘草 羚羊角(屑) 赤茯苓(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妇人风痰,心膈壅滞。天南星丸。

天南星丸

天南星 白附子(并炮) 皂荚仁(炒黄) 半夏曲(各一两) 晋矾(半两,枯)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薄荷汤吞下。

又方∶半夏 天南星(各二两) 肥皂荚(五挺,锉) 生姜(三两)

上以水五升,一同煮令水尽,去皂荚、生姜;只用半夏、南星,焙干为末,以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生姜薄荷汤下七丸。

柴胡半夏汤

治痰热头痛,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荣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嗽、痰癖。

柴胡(八两) 半夏(三两半) 人参(去芦) 甘草 黄芩 麦门冬(各三两) 白术(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服。

金沸草散

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

荆芥穗(四两) 半夏 甘草 北细辛(各一两) 赤茯苓(二两) 前胡 旋复花(各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六分,热服。未知再服。(《局方》有麻黄、赤芍药,无细辛、茯苓)

瓜蒂散

疗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痰也。当吐之,宜服此。

瓜蒂(炒黄) 赤小豆(各半两)

上为细末,取一钱匕,豉一合,汤七合,先渍之,须臾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不吐,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脉微,大忌令人吐)

大半夏汤

治痰饮及脾胃不和。

半夏 白茯苓 生姜(各一分)

上 咀,作一服。每遇膈间有寒痰,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临卧温呷。如有热痰,加炙甘草一分。如脾胃不和,去甘草,加陈橘皮一分同煎。此即二陈汤加减得理。

四七汤

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节,呕逆恶心,并宜服之。妇人情性执着,不能宽解,多被七气所伤,遂致气填胸臆,或如梅核上塞咽喉,甚者满闷欲绝,产妇尤多此证,宜服此剂,间以香附子药久服取效。切不可谓紫苏耗气,且谓新产气血俱虚不肯多服。用之效验,不可具述。

紫苏叶(二两) 浓朴(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五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无时候。若因思忧过当,小便白浊,用此药吞青州白丸子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