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元销阴,阴尽命绝,先筹灭火,再议壮水。汇寒方∶
抑阳酒调散一
独活 蔓荆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甘草 防风(各二钱) 生地黄 黄柏 防己 知母(各三钱) 黄芩 栀仁寒水石 黄连(各五钱)
昔有人言,阴气一分不尽则不仙,阳气一分不尽则不死。今某纯阳亢极,阴销殆尽,宜尸解羽化,乘彼白云,汗漫游于九垓而不返耳。尚欲少留人世,须亲是药。盖防风、蔓荆、前胡、白芷、羌独活、甘草,升而不降之品,抑其外出,使彼不相犯。知、柏、生地、栀仁、防己、寒水石、黄芩、连,寒而善走之药,迫其直下,而上获少舒。是亦表里双解之法。酒调者,大只暴风客热,睛痛如烙,须以渠为导引,臭味相投,入则可展其长,此反治也。倪氏以是散为丸,救瞳神缩小,人存乎,不问眼。
诗曰∶平羌蔓草香如芷,地柏栀芩仍可喜,连夜风来水石前,独眠不叹无知己。
九味芦荟丸二
芦荟 木香 胡黄连 川黄莲 青皮 鹤虱 雷丸 芜荑(各一两) 麝香(二钱) 神曲(糊丸,青黛为衣。)
小儿疳积上眼,此方主之。
疳毒本伤脾胃,医家皆以肝言,何也?盖木原出于土,土有肥浊,必淫入木,风不能胜湿,乃自甚而生火,克乎脾胃。是病本在土而标在肝也。今而目病,则标急于本耳。故以芦荟、胡连、川连、雷丸、鹤虱、芜荑,群队苦臊之品入肝,以清疳毒,杀疳虫,复以麝香、木香、青皮疏其陈腐抑郁之气,而使土木相安,用神曲、青黛者,肝脾之药,亦物与类聚之义。小儿疳蚀疳积,即不病目,亦当服此。
诗曰∶鹤虱雷丸白芜荑,木香二连及青皮,细研芦荟麝加入,神曲糊丸黛作衣。
又方三
芦荟 胡黄连 龙胆草 芎 芜荑(各六钱) 当归 白芍(各两半) 木香(八钱) 甘草(五钱)
上方以木香、甘草、芍药和气疏土,当归芎 养血营肌,胡连、龙胆疗骨蒸痨热,芦荟、白芜荑杀有形疳虫。
除疳积外,并治久染风热,以致目生云翳,肌体消瘦,发热作渴,暨口牙耳项疮蚀瘰结等症。
诗曰∶胆草非木香,芎 尽芜荑,连黄芍药白,甘草合当归。
芍药清肝散四
白术 石膏( ) 滑石 芎 防风 桔梗 荆芥 前胡 柴胡 甘草 薄荷 黄芩 知母 芍药 栀仁 当归大黄(制) 芒硝
膏粱过味,病发酷烈,此方主之。
膏粱本卫生急需,过味则气血随变。再禀受素浓,胃阳亢害,自尔目暴赤肿,如怀如蛤,继而凝脂,花白层见错出,不得不处此寒方,权行威令。所谓逆则攻之,急治其标者也。然寒药多伤气,故以白术甘扶其胃,胃气宁,则芎 、防风、薄荷、荆芥、柴胡可以升而散之。以当归、芍药顾其阴,阴血固则前胡、桔梗、山栀、黄芩、滑石可以清而导之。石膏、知母荡其热,速其去也。大黄、芒硝洁净府,善其后也。非膏粱致变,非气血素浓,进此不合,恐阴盛逼阳上亢。须问切详明,不可见症医症。
诗曰∶栀人膏石炼硝黄,术廪荆柴户恰当,知母曷防风作梗,芎芩芍草薄前厢。
三黄祛热煎五
黄连 黄芩 黄柏(盐、酒炒) 芎 薄荷 连翘 花粉 栀仁
上方为风热退,睛痛不止,脏腑不秘结而作。夫上结而下不秘,是脏未移热于腑也。故只三黄、花粉、连翘、栀仁之苦寒以清之。火退而痛不止,是肝复淫热于心也。更须薄荷、菊花、芎 之辛温以散之。
诗曰∶三黄连芩柏,花粉山栀列,再薄菊芎翘,何热清不得。
消凝行经散六
益母草 生黄 延胡索 郁金 当归 芎 茯苓 通草(各一两) 黄连(酒炒) 荆穗 枳壳(面炒) 柴胡红花 甘草(各五钱)
妇人症治与男子等,惟月事胎产异焉。今曰消凝行经,盖不月致病之药尔。夫月乃太阴之精,以望而盈,过望而亏。女子禀阴气成形,故血亦对月而盈亏也,曰月事。经曰月事以时下,能有子。稍一差错,则气血俱坏。合用黄 、益母草、枳壳、甘草补气而利气,当归、延胡索、红花、郁金行血而养血。柴胡、芎 导入厥阴,使荣从此归。茯苓、通草引入太阳,使邪由被出。若荆芥、黄连,正为血凝累目,平其风热耳。如是则经脉无恙,琴瑟调而孕子。爰记其功以名方。然必少妇健而有火者,方可与服。倘涉疑似,盒饭慎思。
诗曰∶消凝通郁延胡索,益母芎归连枳壳,荆穗柴苓甘草归,黄 服亦红花落。
防风散结汤七
防风 荆芥 独活 红花 苏木 当归 蒲黄 滑石 桑皮 蚕砂 石斛 土茯苓 白芍药
金刀除蚬肉毕,此方主之。
金刀,凉物也;蚬肉,血毒也。血凉则凝,肉割则痛。凝且痛,风火至矣。故以防风、荆芥、独活疏其风,桑皮、蒲黄、蚕砂清其热。且割时必受水湿,石斛、滑石、土茯苓以利之。割后恐或瘀血,当归、红花、苏木以行之。如 肉、椒粟,虽血盛,只泻白加减,不必此方。诗曰∶荆蒲土可苏,桑蚕滑当活,石斛落红花,防风拥芍药。
竹叶泻经汤八
柴胡 山栀 羌活 升麻 甘草 黄连 泽泻 赤茯苓 赤芍药 草决明 车前子 黄芩 竹叶
积热必溃,此方主之。
积者,重叠凝聚之谓,热则酝酿为邪毒矣。邪深不行,聚久不散,势不得不溃。其病瘾湿不自在,视物微昏,内开窍如针孔,按之则沁沁脓出,本经谓之漏睛。治当先理清阳,故用柴胡、羌活、茯苓、甘草。次泄浊阴,故用草决、升麻、车前、泽泻;总破其积者,必开必利,黄芩、黄连、大黄是也;除其热者,必苦必寒,赤芍、山栀、竹叶是也。服后目虽稍瘥,转觉便秘烦冤,此火已下降,只以杏仁一两,大黄二两,山栀仁四两,蜜丸。
早晚服二三钱,当有效。盖杏仁微寒治烦,为烦为热之所致,山栀、大黄苦寒而利,治秘,为秘为积之不解。引而伸之,不但漏睛,凡风毒、流毒皆为对症。
诗曰∶连草大黄竹叶青,升时遥望决睛明,条芩赤芍通山泽,谁向羌胡觅茯苓。
逐客饮九
人参 百合 当归 地黄 柴胡 防风 羌活 细辛 本 红花 赤芍 大黄 黄连 黄芩
上方用当归、地黄、百合、人参,为损者温之,司培宗气也。用柴胡、防风、羌活、细辛、 本,为结者散之,升发风邪也。用红花、赤芍、大黄、黄连、黄芩,为客者逐之,抑阳救阴也。强阳暴热,眼肿翳蚀,头痛如破,此方主之。
诗曰∶三黄合本泛胡羌,人定风蓬不用防,何日当归杭芍地,红花摇落细辛香。
抑青丸十
黄连(一两) 吴茱萸(酒浸,逗炒) 山羊肝(一具炙干 蜜丸)
肝者,将军之官。双睛,其外阃也。自衰贼盛,皆能乱其谋虑,故肝病目亦病焉。世人至死而光不灭者,邪未害其空窍,所谓病一不病二也。然既曰肝病,奈何用黄连苦以泻心?盖心,肝子也。子食母气,火泄木元而肝弗实矣。且木实,金当平之,心火退则金无所畏,自足以平肝。故曰抑青。用羊肝者,羊啖百草,清净无毒,取其同类,导引黄连之性入肝。火从寒化,热郁顿解。古人制方曲尽匠心,兹可见其大概。一法以羊胆和蜜熬膏,且点且服,理亦同。
普济消毒饮十一
人参 黄芩 黄连 白僵蚕 鼠粘子 柴胡 连翘 升麻 橘红 板蓝根 元参 桔梗 甘草梢 马屁勃薄荷
泰和二年,民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壮热头面肿盛,目不能开,喉舌干渴而喘。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救,亲戚不相访问。东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天元气薄,客邪乘之,上攻头目而为病。乃立是方,为细末,姜汤调,时时呷之。余用蜜丸,中夜噙化,人活甚众。盖连翘、薄荷、元参、板蓝根、鼠、马、蚕、橘,皆清喉利膈之物,虽多无碍。升麻主降浊,甘草缓之。柴胡主升清,桔梗载之,使气味浮而不沉,自可徐徐宣力。再有人参辅主,芩连逐容,则热邪不得复居其位,活人宜矣。倘血热便秘,加桃仁、大黄以下血。渴肉 ,加防风、芎、归而行。肿势甚者,须按穴砭刺,此尽肿胀之治。目如蚌合,如杯覆者,皆可类推。
诗曰∶普济黄连桔薄荷,翘芩元草板蓝和,升柴马勃鼠粘橘,加入蚕参疫奈何。
八正散十二
车前 木通 大黄 滑石 甘草梢 蓄 瞿麦 栀仁
经曰∶膀胱不利为癃,理宜八正以通之。滑可去着,滑石、车前皆滑也;泻可去实,大黄、草稍、栀仁皆泻也;通可去滞,瞿麦、 蓄、木通皆通也。若虚人,则大黄不宜用,加生地、桑白皮、苦竹叶,以清疗之。一切心热冲眼,太阳蕴毒,须与此汤。服后,觉湿热下注,少腹急,小便欲通不通者,加木香化气于中,委顿出矣。
诗曰∶八正车前甘草梢,大黄滑石木通条,山栀 蓄兼瞿麦,郁热奔流小便消。
双解散十三
防风 大黄 薄荷 芍药 当归 甘草 白术 滑石 石膏 栀仁 桔梗 连翘 芎 荆芥 麻黄 芒硝黄芩
病症之最急者,莫如风火。风火交战,理宜表里两解。是方防风、麻黄,疏表药也,风热在皮肤者,得之出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在巅顶者,得之由涕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秽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以清之。
风游于络,伏火随起,赤芍、黄芩、连翘以降之。苦寒恐亡阴,芎 、当归和肝血以养之。辛散恐亡阳,甘草、白术调胃气以保之。一切暴风客热,服此效。外加菊花、连、羌活、蒺藜,名菊花通圣散,治同。人弱大便不结者,去硝、黄。天燥热多汗,麻黄亦不宜用。
诗曰∶双解麻黄更大黄,栀荷术芍草芎防,石膏硝滑浑无事,荆桔翘芩用正当。
黄连解毒汤十四
黄连 黄芩 山栀 黄柏 或加制大黄,蜜丸。
毒者,火邪亢极之谓。如上下积热,头目痛肿,口燥舌烂,二便秘结,发斑错语,及恶疮,消渴、疳蚀等症者是。脉来大数,按而击指,非大苦大寒专精解毒,不足抑其悍烈。是方也,黄芩苦而枯,枯则轻浮,能泻火于上。黄连苦而燥,燥则疏决,能泻火于中。黄柏、山栀苦而利,利则就湿,能泻火于下。再加大黄,蜜丸,上下通治,救阴之策备矣。虽然,药寒到此可谓绝境,倘诊视不的,切勿轻投。古人以芩、连、柏为丸,曰三补丸。
黄柏一味,曰大补丸。名已不正,注方者添出许多蛇足,则言不顺矣。乃耳食之徒,认作补虚之补而司医事,吾知病患,无所措其手足。
诗曰∶芩连栀柏黄,五味一般强,方虽名解毒,中病再休尝。
龙胆泻肝汤十五
草龙胆 黄连 人参 麦冬 五味 柴胡 黄芩 栀仁 知母 天冬 甘草
过虑不决,睛痛水绿,此方主之。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过虑则火起于肝,故睛痛;不决则火起于胆,故膏绿。治胆火宜直折,故用芩、连、柴胡、山栀、胆草;治肝火宜克制,故用天、麦门冬、参、草、五味、知母。
诗曰∶连胆由来苦,栀芩胡得甘,妙加生脉散,知母耐天炎
左金丸十六
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酒浸,同连炒) 加木香五钱
治积滞热痢。
左目病,左胁作痛,此方主之。
左者何?肝位也。左金者何?谓金令直乘其位也。金何以得令?盖黄连泻去心火,肺不受困,则清肃之威左行,而肝有所制耳。何用吴茱萸?以渠味辛气臊,臊则入肝,辛则疏利,是为反佐。加木香治痢何义?取其香温,合前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经曰∶佐以所利,和以所宜,无病不克。
诗曰∶左金黄连吴茱萸,益元滑石粉甘草,补血黄 秦当归,一般六一铢两巧。
凉膈散十七
(竹叶煎汤合生石蜜调服)
连翘(四两) 大黄 芒硝 生甘草(各二两) 栀仁 黄芩 薄荷(各一两)
大热目赤肿,此方主之。
大热,脏腑实火。目赤肿,本科险症。须以连翘、竹叶、荷叶之轻芬,升散于上,大黄、芒硝之猛烈,推荡于中。黄芩、栀仁上清下行。生草、生蜜和中泥膈,症不变矣。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此方之谓与。
诗曰∶甘草大黄苏薄翘,条芩栀子化风硝,七般为散名凉膈,竹叶汤搀石蜜调。
泻青丸十八
龙胆草 当归 防风 羌活 山栀仁 芎 大黄(各等分)
青者,东方木神,于人为肝。泻青者,盖木忌蔽密,必伐去枝叶,始通风而不生虫。肝属木,忌血旺与气郁。
血旺则善怒,气郁则筋脉不舒。风火相循而起,发为头痛,目赤肿,翳障,热泪,坐卧不宁,本经谓之木火自焚。
不图急治,安望其条达。故用大黄、草龙胆、山栀仁苦寒下行,直入厥阴而折之。羌活、防风、芎 ,气雄能走,从其性而升之。用当归者,以辛温润其燥,就以辛温补其血,是亦泻青之一法也。虽然青乃春阳发荣之色,化物之源也。世医皆执东方常实,有泻无补,目病属肝,肝常有余,肝无补法诸说,起手便是平肝。不知五行之中,惟木怀仁向荣,非如前症,而用前药,譬以板斧伐条,标虽速去,本则随枯,来春杳无所生矣。春无所生,则夏长、秋收、冬藏者何物乎?故余每救败症,从养阴益阳者居多。否则议和议泻,然终以益补收效。此何以故?盖病多假实真虚,而药只有泻无补,饥肠寒骨,强自支持,因衣以绨袍,食以豆粥,犹久旱得雨,严寒出日,有不解其郁闷者乎。必曰肝无补法,此门外汉子。凭卿用卿法,我自用我法也。
诗曰∶泻青莫漫防龙胆,羌活大黄当检点,至乃芎 栀子仁,症非如上任煎啖。
泻黄散十九
防风(四两) 甘草(二两) 藿香 栀仁(各一两) 石膏(五钱)
黄乃脾之正色。脾之华在睑,脾之窍在唇口。故凡两睑及口中、外有病者,知脾火也。苦能泻火,寒能胜火,故用栀仁、石膏。香能醒脾,甘能缓脾,故用藿香、甘草。乃防风取其升浮,既能发脾中伏火,又可于土中泻其金气,使不受母邪为祸。盖一药两用之法,以故倍之。
诗曰∶泻黄散重用防风,草藿栀膏减半充,蜜酒调咽清胃热,下胞痒烂有殊功。
导赤散二十
生地黄 木通 淡竹叶 甘草
赤者,火也。导赤者,导其丙丁之火由溺而泄也。然五脏各有火,何以知为丙丁?盖目赤心烦,小水黄赤耳。
故用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草稍退心热,佐以木通,则直入小肠膀胱而泻心表。若他邪相传,须导赤各半汤为当。
导赤各半汤二十一
黄连 黄芩 知母 栀仁 犀角 滑石 麦冬 甘草梢 人参 茯神 灯心 红枣
热邪传入心经,凉以黄连、犀角、栀子。心热上逼于肺,清以黄芩、知母、麦冬。下移于小肠,泄以滑石、草稍、灯薪。然心分本虚,邪乃能越经而传。故又以人参、茯神、红枣以补之。
诗曰∶导赤药四味,竹草通生地,本方黄连芩,犀角滑石参,麦草暨栀子,灯薪枣知母,一样下膀胱,爰名各半汤。
各半义未详,诸书亦未有发明者。
泻白散二十二
桑皮 全地(各一两) 甘草(五钱) 糯米(一勺) 或加芩、连各三钱。
肺金正色曰白。肺虚火燥,目红不退,贼邪犯矣。桑白皮、地骨皮,质轻性微寒,轻可上达华盖,寒则直逼气海。甘草、糯米,味甘性纯浓,甘可补土生金,纯浓则化邪匡正。李时珍曰∶此泻肺诸方之准绳。愚谓气分虚热,得此散一清,自可见效。若血分实火,必加芩连或下方乃的。
治金煎二十三
元参 桑皮 枳壳 黄连 杏仁 旋复花 防风 黄芩白菊 葶苈子
白睛肿胀,日夜疼痛,此方主之。
白睛肿胀,肺气中塞也。日夜疼痛,肺火上攻也。中寒者,须散而决,故用枳壳、杏仁、旋复花、防风、白菊。上攻者,当寒而下,故用桑皮、黄连、元参、黄芩、葶苈。
诗曰∶泻白桑白地骨皮,甘草粳米药须知,参连芩麦及知母,睛红喘咳可加之;有用元桑杏仁枳,旋复防风葶苈子,黄连黄芩白菊花,别名治金还详记。
竹叶石膏汤二十四
竹叶 石膏 人参 麦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目病骤作,此方主之。
伤寒由汗吐下而瘥,自然虚羸少气。气虚不能生津,则燥火上干,故逆而欲吐,目病骤做。石膏、竹叶、麦冬,所以解肌而清有余,半夏、人参、甘草,所以散逆而补不足。乃粳米者,恐竹、石过凉损胃,用以和中气尔。
一方除参、麦、半夏,用桔梗、木通、薄荷,治胃实口渴。李土材曰∶阳明外实,则用柴葛以解肌。内实则用承气以攻下。此云胃实,非有停滞,但阳盾胜耳。火旺则金囚,故以竹叶泻火,以桔梗清金,薄荷散于上,木通泄于下,甘草、石膏直入戊土而靖其中。夫如是,则炎蒸退而津液随生。土疡睑肿,治亦得。虚入冒暑,目暴赤肿,合前药增量一二。
诗曰∶竹叶石膏汤,粳米法半夏,参草麦门冬,燥热饮能罢。
人参白虎汤二十五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人参
白虎者,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成功者退。知秋金令行,则夏火拱服。石膏甘寒,知母苦寒,所以吏清肃之令而除炎热。诗曰∶大暑驱酷吏,清风来攻人。正睽此汤之谓。然啜则啜矣,胃气不能无损,故用人参以挟气,甘草粳米以和胃。热淫阳明,津液内燥,睑肿头痛,此方主之。
石膏半生半熟一味为散,淡竹叶、麦门冬浓煎,调二三钱,功效不相上下。
诗曰∶睑肿头痛风木侮,草汁调和煎白虎,知母不奈石膏凉,安排人参粳米补。
犀角地黄汤二十六
犀角尖 生地黄 牡丹皮 白芍药
诸见血、血瘀、血热,用此四者。心主血,犀角所以凉心。肝纳血,芍药所以平肝。火炎能载血上行,丹皮去耗血之火。血涸能致火内燔,地黄滋养阴之血。若夫血怯则瘀,瘀则热发,当问症审脉,变化无方,非此所能统辖。
诗曰∶犀角地黄,牡丹芍药,血见而稀,血瘀而薄,血热而微,血行而却,既饮再煎,妙不自觉。
清胃散二十七
升麻 当归 黄连 牡丹皮 生地黄(各等分) 一方加石膏。
内睑肿实,痛牵头脑,此方主之。
内睑责阳明,肿责血热,痛责火盛。升麻、黄连能泻火,丹皮、生地能凉血。乃当归之用,所以益阴,使阳不得独亢。石膏之加,所以清胃,使病不难勇退。
诗曰∶清胃散主当归,升麻连地牡丹皮,或益石膏平气热,阳明症就此中推。
清气化痰丸二十八
橘皮 杏仁(泡去皮,炒) 枳实(面粉拌炒) 黄芩 栝蒌仁(酒炒) 茯苓(各一两) 胆南星 法半夏(各一两五钱) 酒、姜汁为丸。
吴鹤皋曰∶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故用星、夏燥痰湿,杏、橘利痰滞,枳实攻痰积,黄芩清痰热。茯苓渗湿以清痰,栝萎下气以除痰。愚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液有余则痰因而充溢,气有余则痰得以横行。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火。善治火者,不治火而治气。是故清气乃所以化痰。而曰痰治则气清,解说虽好,觉与本方义稍背。
诗曰∶清气化痰星夏橘,茯苓杏枳栝蒌实,生姜扭汁酒为丸,不遇沉 脏清密。
当归龙荟丸二十九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栀子 当归(各一两) 大黄 龙胆草 青黛 芦荟(各五钱) 木香(二钱) 麝(一钱)
风热蓄积,时发惊悸,筋惕抽搦,嗌塞不利,肠胃燥湿狂越,目上视,此方主之。
肝火为风,心火为热。心热则惊悸,肝热则搐搦上视。嗌塞不利者,肺亦火也。肠胃燥湿者,脾亦火也。狂越者,狂妄而越礼也。经曰∶狂言为失志。又曰∶肾藏志。如斯言之,则肾亦火矣。故用黄连、山栀以泻心,黄芩以泻肺,青黛、龙胆草以泻肝,大黄以泻脾,黄柏以泻肾。夫一水曷胜五火,不亟亟以泻之,几于无水耳。用当归者,养脏阴于亢火之际。用木香、麝香者,和脏气于克伐之余也。
诗曰∶当归龙荟本五黄,青黛木香及麝囊,冬蜜为丸绿豆大,审其量进亦奇方。
消渴方三十
黄连(二钱) 天花粉(八钱为末,用乳或藕、蔗自然汁调)
消渴,一理也,分之则有三证焉。渴而多饮,为上消,善食而KT 为中消,烦渴引饮,小便如膏,为下消。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金得火而燥,故渴。燥者润之,故用花粉、奶乳、藕、蔗等汁。火原于心,故复泻以黄连。中消者,经曰∶瘅成为消中。瘅者,热也。或地黄饮子,或竹叶黄 汤,甚则承气。下消者,经曰∶饭一溲二,如膏如油者不治。此盖先有上、中消症,医习而不察,热邪下传,销铄肾脂,或克伐太过,泄其真气,不能管束津液,以滋众体,致同饮食之物酿而为溲,入一出二,为膏如油也。急以八味、左右合归或白茯苓丸加减互用,否则肌脱力微,阴痿牙枯,生气日促矣。
邑人丁芳洲,苦学善饮,年二十六,病消渴。医以为酒食之过,一味消导。渴愈甚,酒肉之量愈加。明年成下消,证如前,兼得鼓胀,目无所睹。比延余,心知病不能痊,但症系内障,有可治。遂用肾气、宁志、驻景等药,既而针其左目。视不甚明,然病觉大减。逾年再针其右目痊。而药全不应。呜呼,此其所以为不治也欤。
清燥汤三十一
补中益气合生脉、二妙、四苓三散,再有神曲、黄连、生地。
燥湿相及也。方名清燥,胡一意治湿。盖人肺胃素虚,而秋阳酷烈,瓜茶过啖,内湿外热蕴酿成邪。肺金受之,则天气不能下降,膀胱绝其化源。口渴便燥,目睛黄涩,当以清金润肺为首务。故用补中益气合生脉以升阳生津。燥则必痿,故用二妙加连、地以治痿。湿则必痹,故用四苓加神曲以利湿。
按此汤非如愚注,概以治血枯精涸,五内烦热,液道不通,诸燥贻害不少。喻嘉言以燥从湿治,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所谓知一不知二。且进而论之,药品驳杂牵强,即根据前释,升、柴、柏、曲何所取义?即从湿治,地、麦、连、柏决用不着。又治暑、治痘,概升阳顺气,仍就是增减。方同病异,更始厥名,过人之识其在斯乎?
此汤本不中用,以喻氏奖借过情,故大书特书,唤醒长梦。我辈立定根脚做人,高着眼力看书,智圆识达,自不为前人欺瞒。
二妙散∶黄柏苍术等分。盖湿热作痛,黄柏妙于去热,苍术妙于去湿。
倒换散∶荆芥二两、大黄一两,治小便不通,直捷简易。谓二妙尤切。又苍术、荆芥等分为丸,雄精作衣,治风湿,义同。
秦艽鳖甲散三十二
秦艽 鳖甲 知母 当归 乌梅 青蒿 柴胡 地骨皮(各等分)
风劳,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干咳目赤,此方主之。
风,阳邪也。在表表热,在里里热,附骨骨蒸壮热。久蒸血枯,肌乃瘦。热邪上逼,肺不纳,抑而干咳。咳久宜目赤。柴胡、秦艽,风药也。风药速行,得乌梅之酸涩则逗留,能驱骨蒸之风。全地、知母,寒药也。寒药凝聚,得青蒿之苦辛则散降,能疗肌肉之热。鳖,阴类而甲骨属。佐以当归,非惟养血,总邀前药。而除热于阴尔。
诗曰∶风劳蒸骨夜如年,艽甲青蒿饮万千,见说柴桑梅子熟,煎汤奉母病当痊。
四生饮三十三
荷叶 艾叶 柏叶 地黄(等分) 生捣,融鸡子清调服。
阳乘于阴,见诸血症,法当泻火,火退则血自归经。统而论之,生之则寒,四生皆能泻火。拆而论之,荷、艾清香,散火于气,柏、地重腻,降火于血,蛋清之调,正以凉其热。而生其阴耳。
导阴煎三十四
陈牛粪 兔粪 伏翼鼠粪 人溺 驴子溺
虚劳之人,血脉空洞,燥火内燔。以辛香之物投之,虽曰滋阴,其实燥血。以苦寒之品攻之,虽曰降火,切恐增气。故主以腐化之粪溺,既可胜焦,又不损胃,是盖虚火之知契也。或者恶其秽而薄之,此未升药师之堂。
诗曰∶四生饮,荷艾柏,与地黄,蛋调讫;导阴煎,人驴溺,牛兔鼠,陈粪列。
通关丸三十五
黄柏(二两) 知母(一两) 肉桂(五钱) 蜜丸。
肾火起于涌泉者,主此方。
热自足心直冲股内,而入少腹,便秘不渴,阴汗遗精,均谓火起涌泉。知、柏苦寒,水之流也,用以折其过逆。肉桂辛温,火之亚也,假以暂为反佐。然虽对症,必脉形两实,素无损伤,方许议治。
诗曰∶黄相通秦关,肉桂来交趾,知母蜜丸吞,涌泉火不起。
酒煮大黄丸三十六
大黄(去黑皮,取鲜黄锦纹者,剂片一斤,好酒 熟,候干,再用烧酒拌,蒸晒杵融,丸如绿豆火,瓷罐收贮听用。)
大黄苦寒泄利,得烧酒无窍不入,无实不泻。然必久蒸晒者,欲味醇而气微香,第去邪不损其正,庶不失为久练之将军云。
七制香附丸三十七
拣大香附子一斤,杵去皮,以童便浸软,剂片。初用生姜扭汁渍湿晒干,继用冬酒,继陈米醋,继生紫苏汁,继生艾汁,继生薄荷汁,次第渍晒毕,碾末,百合粉糊丸,赤豆大,瓷罐封固听用。
妇人一切风热不制,改目淡红微翳,眵泪 ,频年不瘥。此盖忧思郁怒,潜伤肝脾,致春升之气不能上营,虽治易愈,未几复来。一回重一回,药遂罔应。香附气芬味苦辛,专入肝脾而平蕴结,今渍以七物,非制其悍,实助其能,用疗上症,尤为合式。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