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逢(péng)
气势宏大、蓬勃。“逢”通“蓬”。《灵枢·逆顺》:“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
肺移寒于肾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因肺金与肾水是母子关系,二脏病理上可相互影响。肺有寒则移于肾,损伤肾阳,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气,水气泛滥而上涌。《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
伏阳
病证名。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素问遗篇·本病论》:“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参伏气、伏热条。
发
①指头发。又名血余。为肾之外华。发的生长状态,是肾气盛衰的反映。
②病证名。出《刘涓子鬼遗方》。指证情严重的体表痈疽。因其发病部位、病因及病情不同而名称各异。如乳发、足背发等。
发斑伤寒
病证名。伤寒见发斑的疾患。《伤寒括要·伤寒总论》:“伤寒发斑,因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未当下而早下,则热蕴于胃而发斑也。”伤寒发斑,须辨顺逆。《重订通俗伤寒论·发斑伤寒》:“凡斑既出,脉洪滑有力,手足温而神识清爽者,病势顺而多吉;脉沉弱无神,四肢厥而神识昏沉者,病势逆而多凶。”其治法,“斑欲出未出之际,与葛根升麻汤以透其毒,甚则升麻汤加犀角、黑参。若斑已出,不宜再行升发;始发时又不宜便下,恐毒内陷。如热盛烦渴脉洪数者,人参化斑汤主之;如热毒内甚,心烦不得眠,错语呻吟者,黄连解毒汤加黑参、升麻、大青叶主之。若斑发已尽,外热稍退,内实不大便,谵语者,以小剂凉膈散或大柴胡汤微下之”。(《伤寒辨证·发斑》)。详见阳证发斑、阴证发斑条。
发背
病名。背部生痈疽之较重者。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三。由于脏腑俞穴皆在背脊部,发背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攻,或阴虚火盛凝滞,使气血蕴滞于背而发。依其所发部位之不同,又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之分;或以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而命名;或以其形态之不同,又有命名为莲子发、蜂窝发等之别。证治参见有关条、有头疽条。
发表不远热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表寒证需用辛温发汗法治疗,虽在炎热的夏季,亦不必避忌其温热。王冰注:“故发汗者,虽热生病夏月,及差亦用热药以发之。”
发表温经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汗法。解表药与温经药并用,以发表散邪,温通经脉。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治疗少阴兼太阳表证,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发太阳表寒,温少阴之经。
发迟
五迟之一。指小儿初生无发,日久不长,长亦稀疏萎黄。因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发所致。治宜补血,用胡麻丸。并加强饮食营养。
发耳
病名。多由热毒邪火上炎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其疮生于耳边,又名热毒发疽。五六月间,渐长如蜂窠,皮紫者易热,诸处如火烧,痛不可忍,十日可刺。”治宜泻火解毒、清热消肿。可选用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发三焦风热成,初椒渐若蜂房形,赤肿疼痛生轮后,黄脓属吉紫血凶。”发耳即耳发,参见耳发条。
发哽
病名。因食物中混有毛发,误食而哽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宜急取出之。参见哽喉条。
发汗禁例
治疗学术语。指发汗法的禁忌症:⑴内伤元气不足,发热头痛,证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声音不重,疲倦无力,脉虚弱;⑵阴虚内热,午后发热较重,脉细数无力;⑶伤食病胸脘胀闷,泛酸,嗳出腐臭的气味,身热,脉滑;⑷内有寒痰,手足寒冷,脉沉滑;⑸脚气病肿胀;⑹风湿初起,恶寒发热;⑺湿温、暑证身热自汗;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痞胀,口苦咽干目眩等;⑼失血、淋症、疮疡;⑽妇女月经适来;⑾发斑。参见伤寒不可汗条。
发洪
指灸疮出血。《诸病源候论》:“夫针灸,皆是节穴俞募之处,若病甚则风气冲击于疮,凡血与气相随而行,故风乘于气而动于血,血从灸疮处出,气盛则血不止,名为发洪。”
发际
①体表部位名。头发的边际处。其中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前发际;项部上方的头发边缘称后发际。《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
②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类经图翼》定名为发际。主治头风,眩晕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针灸疗法入门》所载前发际与本穴同位。
③经穴别名。即神庭。见《普济本事方》。
发际疮
病名。痈疽疮疖之发于项后发际部位者。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多因湿热内蕴,复受风火外袭而发。其证初起形若粟米,渐大若黍豆,质硬而突起,顶部或见白点而根部微红赤,痛痒明显,破溃后有少许黄脓,一疮将愈其旁一疮再起,往往缠绵难愈。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化湿。内服可选五味消毒饮,外用则宜黄连膏。若痛痒甚者可外搽三黄丹。相当于项部多发性毛囊炎。
发际发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系痈或有头疽生于颈后两边天柱穴者。该处邪热炽盛易上攻,四畔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寒热疼痛。急宜托里,以防热毒入脑。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发瘕
病证名。见《医说》卷五。指吞食头发而成的瘕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如食发收瘕,心腹作痛,咽间如有虫行,欲得油饮,宜香泽油。”其病重者,腰痛牵心,发则气绝,心腹膨胀,身体羸瘦,可用雄黄内服。本证与发症有相同之处,可参见症、发症条。
发惊潮搐
病证名。出《儒门事亲》。指小儿三、五岁或至十余岁。突然发生惊怖,目瞪喘急,涎如拽锯,不省人事,抽搐如潮发作。轻者为惊吊,重者为痫病。似即原发性癫痫。
发瘤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生于耳后发下,软小高突,不痛不痒。治法:以针刺破瘤体,粉发齐出。即皮样囊肿。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发落
病证名。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由肾虚或血虚,不能荣养毛发所致。一般大病后,产后及营养不良者易患。头发渐落稀疏,枯躁无泽,细软而黄;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治宜滋肾养血。内服四物汤、六味地黄汤、首乌延寿丹之类。本病应与斑秃区别开来。也应与癞头疮、白秃疮等引起的脱发区别开来。
发眉
病名。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发眉疮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心肝二经热毒上攻,蕴结不散所致。发于眉至额部,初起肿胀,色黑质硬,剧痛;甚则闷乱呕逆,溃烂成疮。治宜泻火解毒。内服清瘟败毒散,外敷止痛拔毒膏。
发眉疽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一。即眉疽。见该条。
发蒙
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穴位予以治疗。亦有指取用三阳经的五俞穴者。篇中例举的耳无所闻、目无所见者取用阳经腧穴听宫等,即属本法。所谓开蒙发聩,为形容其效验。
发脑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指有头疽生于玉枕或风池穴处者。由热毒上壅所致。忌灸。治宜清热疏风。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参见有头疽条。
发泡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又称起泡、提泡。以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如治急性扁桃体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药的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三、四小时后,起泡,用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上红汞。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黄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免受损害。
发泡灸
灸法之一。指用艾炷烧灼或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发泡的治疗方法。灸发出的水泡一般不必挑破,可任其自然吸收。适用于疟疾,头痛,黄疸,神经性皮炎等。
发热
证名。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详见有关各条。
发热恶寒
证名。即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为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热,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的主要症状,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
发乳
病名。乳腺炎之较为严重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三。又名乳发,俗名脱壳乳痈。乳痈之发,溃则皮肉尽腐,漫延扩散迅速,全身寒热等症明显。如治疗不当或延误,久不收口,终成乳漏或成漏管。证治参见乳痈条。
发生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发生。”谓木气盛则宣发生气,万物以荣。
发无泽
证名。头发失去光泽而易断落之证。出《灵枢·经脉》:“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多因肝肾血虚,阴血不能濡养毛发所致。证见毛发枯不润泽,继则易脱落,易折断。治宜滋阴养血,或兼以清热之品。内服可选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发颐
病名。
①系指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热痛红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溃后出脓臭秽,痰涌气堵的病证。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颌发,颐发、汗毒。本病多由伤寒或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期应解表清热,用普济消毒饮。酿脓时,宜托里透脓,服透脓散。脓成则切开排脓。本病类今之化脓性腮腺炎、下颌骨骨髓炎、齿槽脓肿等病。
②锐毒之又称。见明·《医学入门》卷六。参见锐毒条。
发针
①即出针。《灵枢·逆顺肥瘦》:“浅刺而疾发针。”意指针刺深度较浅而很快出针。
②指进行针刺。《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
发症
病证名。七症之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随食而入成症,胸喉间如有虫上下来去者是也。”本病与发瘕相类,可参见该条。亦可参症、七症条。
发作无时疟
病名。疟疾的一种。因发作无一定时间,故名。《诸病源候论·发作无时疟候》:“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故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者。若府藏受邪,内外失守,邪气妄行,所以休作无时也。”或因食不忌口,或不节劳,致伏邪旁溢界络,令疟发作无定时。否则,发期错乱乃将愈之兆。和营调卫,并兼疏邪,勿期速效而用劫剂(《类证治裁·阴疟》)。参见疟疾条。
乏气
证名。气虚之甚者。《诸病源候论·乏气候》:“夫虚极之人,荣卫减耗,府脏虚弱,气行不足,所以呼吸气短也。”
伐
①伤害,耗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②攻伐、讨伐。《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③刈割。《素问·汤液醪醴论》:“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伐肝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抑制偏盛之肝气的方法。肝气独盛,症见胸闷胁痛,急躁易怒,目眩脉弦,治宜疏肝行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郁脾虚,症见腹胀胁痛,厌食易怒,大便溏泄,四肢倦怠,脉弦等,治宜疏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
伐身
病邪伤害身体。《灵枢·终始》:“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
法时
遵从四时节气变化规律。出《素问·脏气法时论》。
法制
中药学术语。即如法炮制。指按中药传统炮制法(相沿成习,为药业共同遵守的方法)加工中药材。一般加有其他辅料。如法半夏、法制豆豉等。
番沙
病证名。痧证之一。一名黑痧。《张氏医通》卷九:“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沙。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胀,不呼不叫,如不急治,两三时即毙。有微发寒热,腹痛麻瞀,呕恶神昏者;或濈濈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焮发于表也;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无脉者,此毒邪内伏,不能外发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见斑而殂者,经谓大气入于脏腑,虽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觉先将纸捻点焠头额,即以荞麦焙燥、去壳,取末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少顷再服即安。”治宜清热解毒,理气疏表。用香苏散加荆芥、薄荷,或栀子豉汤加牛蒡子、生甘草;热甚者,可选用黄芩汤、白虎汤、凉膈散、三黄汤等方。毒甚面黑者,宜急取委中穴,刺出黑血以泄毒,并配合方治及其他急救措施。参见痧条。
翻喉
病证名。系指口吐血丝如虫,扯之不出,触之痛剧的病证。类似今之剥脱性食管炎。本病多由心肺气虚、食管翻出所致。治宜大补元气,方用独参汤浓煎服。
翻花
病名。
①指外阴部有物翻出或挺出。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阴户忽然有物挺出,如阴茎然;或阴户翻出不能转动者,名曰翻花。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分娩后,因阴户燥热而致翻花。《卫生鸿宝》卷五:“产后玉门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叶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即收,或加枯矾。又阴中生笋,长半寸,用川连半斤,煎水半锅,入盐一撮,盆盛,乘温坐盆内。”
翻花疮
病名。指生疮溃后,胬肉由疮口突出,头大蒂小,表面如花状者,即反花疮。详见该条。
翻花起肛
证名。指疮疡久不敛口,疮口四周高起坚硬似翻花者。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除内服中药外,外治可用老蟾蜍,破腹连肚杂,用竹刀刺蟾身数孔,贴疮沿上,轻者每日换一次,重者一日换两次,同时服醒消丸每日三钱。若肿硬陷深者,用牛蒡草根叶或紫花地丁,捣烂外敷,以拔毒平肿。
翻花下疳
病名。指男子阴茎部位所生之癌肿。见《疡科心得集》卷下。详肾癌条。
翻花杨梅
病证名。指患杨梅疮外阴结毒更严重者。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详杨梅疮条。
翻花痔
病名。指痔之形似翻花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本病因患痔夹感热毒,气血壅滞所致。症见肛肠痔脱出,其形如翻花状,肉色紫黑,痛流血水。出血者:治宜凉血解毒。内服犀角地黄汤;脱出者:可补益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外治用荆芥、防风、朴硝煎汤熏洗,或配合擦万忆膏及结扎疗法;热毒炽盛者可服中黄丸。相当于三期环状内痔。
翻胃
病名。
①即反胃。亦称胃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详见反胃、胃反条。
②指大便溏利,每食必吐之膈症。《医宗己任篇·膈症》:“有一种大便甚利且溏,每食必吐,是名翻胃。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八味丸主之。此验症全在大便,如一干结,便非无火。一味滋润如前法。”
藩蔽
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藩蔽见外。”
烦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与桂枝汤。”《伤寒明理论》卷一:“烦者,热也。”“又有烦疼,即是热疼,又有烦渴,即是热渴也。”“至于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皆以烦为热。”
②指烦躁。《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王冰注:“烦谓烦躁。”
③指内热心烦。《杂病源流犀烛·烦躁健忘源流》:“内热心烦曰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参见烦热、虚烦、心烦、烦躁条。
烦悗
证名。心胸烦闷,亦指四肢困闷不舒之感。亦称烦惋。出《灵枢·热病》等篇。《灵枢·胀论》:“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
烦满
证名。心烦胸中闷满之证。见《素问·热论》。由邪热内盛,或痰瘀滞,或留饮瘀血内停所致。见于伤寒、肺痹、癫狂等多种病证。
烦热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①表热的一种。为热所烦,其热无时而歇。《伤寒明理论》卷一:“烦者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烦而热,无时而歇者是也。二者均为表热,而烦热为热所烦,非若发热而时发时止也,故谓之烦热。”
②郁闷发热之证。《伤寒绪论》卷下:“烦热,为郁闷不安,火热不得发越之象。不经汗吐下而烦热者,为太阳表证。经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如未作膈实,当和解而已;若心下满而烦,则有吐下之殊。烦热自汗而渴属阳明;烦热脉弦,喜呕,或烦而不呕属少阳,不可不辨。汗下后六七日不大便,小腹满而烦,或胸中痛而烦热,喘逆者,为有燥屎,大承气汤急下之。”若肝火不清,时多郁怒而烦热者,用徒薪饮;若三阴亏损,血虚火盛而烦热不止者,用地黄膏、三才封髓丹(见《景岳全书·杂证谟》)。
③指发热烦躁不安。《伤寒温疫条辨》卷二:“烦热者,因发热而烦躁不安也,惟温病为特甚。此盖杂气伏郁三焦,邪火亢闭,怫热潘灼,故心神无定耳。增损双解、增损三黄石膏之属消息治之。”参见发热等条。
烦惋
证名。指心胸烦闷。烦悗的别称。《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马莳注:“惋宜作悗,《灵枢经》俱用此悗字。”
烦心
病状名。指心中烦闷不畅。《素问·标本病传论》:“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烦冤
证名。心烦不宁,有似冤苦难言之证。以实热证较为多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亦有因虚热而致烦冤者。《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烦冤嗽
病名。肾虚气逆作咳。《素问·示从容论》:“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其证咳嗽气逆烦冤,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牵引腰腹,俯仰不利。《不居集·烦冤嗽》载述治以八味丸、安肾丸。《证治汇补·咳嗽》:“咳嗽烦冤,肾气之逆,以肾为藏气之脏也。凡咳嗽引动百骸,自觉从脐下逆奔而上者,乃肾虚气不归原,宜所服药中加补骨脂、五味子以敛之。”《医宗必读·咳嗽》:“肾虚而龙火亢上则乘金而为咳嗽,烦热冤苦,此虚痨之候也。”《医门法律·咳嗽门》:“伤肾之咳,气逆烦冤,牵引腰腹,俯仰不利,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参见咳嗽、肾咳条。
烦躁
证名。心烦躁动之证。烦为心热、郁烦;躁为躁急、躁动。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烦与躁常并见,而有先后之别。《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燥也。”若先躁后烦,则称为躁烦。烦躁有虚实寒热之分。在外感热病中,凡不经汗下而烦躁者多汗,汗下后烦躁者多虚。《类证治裁·烦躁》:“伤寒有邪在表而烦躁者,脉浮紧,发热身痛,汗之则定,大青龙汤。有邪在里而烦躁者,脉数实有力,不大便,绕脐痛,下之则定,承气汤。有阳虚而烦躁者,汗下后,昼烦躁,夜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有阴盛而烦躁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温热病表里俱实,三焦大热,烦躁大渴者,选用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承气汤、三黄石膏汤等方(见《伤寒绪论·烦躁》)。内伤因脏腑实热而致烦躁者,治宜清热泻火。《张氏医通·神志门》:“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烦躁,宜芩、连、山栀等凉药为君,稍用炮姜为使,甚则凉膈散下之。”参烦、心烦、躁烦、阴躁等条。
樊阿
三国时期医生。彭城(今属江苏)人,系名医华佗之徒,精于针术。并得华佗养生方之传授,寿至百余岁。
樊琪
清代医家。里籍生平均欠详。尝辑有《痘科会要便览》。现有刻本存世。
蕃
人体部位名。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蕃蔽
指两颊外侧和耳门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
蕃茂
草木生长繁盛。《素问·气交变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素问·五常政大论》:“赫曦之纪,是谓蕃茂。”
燔焫
指有灼热感。《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
燔针
①针具名。即火针。见该条。
②指用火烧针。又称焠针。《灵枢·经筋》论经筋痹症“治在燔针(去刃)刺,以知为度,以痛为输。”张介宾《类经》注:“燔针,烧针也。(去刃)刺,因火气而(去刃)散寒邪也。”指施术时将针以火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旋即拔出的一种疗法。或指温针。《素问·调经论》:“燔针(去刃)刺其下及与急者。”吴昆注:“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
燔治
中药学术语。指将药物烧制为末的炮炙方法。《素问·缪刺论》:“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
反
㈠(fǎn)。
⑴脉学名词。仲景十二脉之一。《诊家正眼》:“曰反者,来微去大,病在里也。”
⑵治法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
⑶药性之拮抗。如十八反。详该条。
㈡(fān)。
⑴翻转。《灵枢·经脉》:“人中满则唇反”。
⑵诊断学术语。系惊风八候之一。《古今医鉴》:“反者,身仰向后。”
反唇疔
病名。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反唇疔发唇里棱,”系由脾胃二经火毒结成。症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则令唇外翻。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反发热
证名。指病本不应发热而见发热的症状。《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反关痘
病证名。指气分毒邪,相夹交争,肌肤闭塞,以致毒气内攻的痘疮。《幼科金针》反关痘:“其症狂言谵语,烦躁不宁,手足抽掣,目札,腹胀,隐隐不振,昏睡不醒,或见斑点即没。”治宜宣毒透表。若大小便及口、鼻出血,则属危象。
反关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指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相应在寸口的背面。有同时见于两手,或独见一手的。《三指禅》:“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反花疮
病名。以其疮之呈翻花状者,即翻花疮,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论曰:“反花疮者,由风毒相搏所为,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则血出,便生恶肉,渐大有根,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因名反花疮。凡诸恶疮,久不瘥者,亦恶肉反出,如反花形”。或因肝火血燥生风所致,证见疮面胬肉突出如菌,疮根小而疮面大,痛痒不甚明显,然若触损疮面则易并发流血不止之症。治宜养血疏肝化瘀,内服可选用逍遥散,外治则宜千金散敷贴以腐蚀之,或用平胬丹掺疮,外贴膏药。多系皮肤癌或其他恶疮。
反四时
脉学名词。
①即脉逆四时。详该条。
②指脉证相反。《素问·平人气象论》:“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反听
气功术语。即敛视内顾,意守自身呼吸之声。《抱朴子内篇·论仙》:“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
反胃
病名。又称翻胃、胃反。
①食下良久复出,或隔宿吐出。《医贯》:“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治当辨其新久及病因。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为内伤之甚,损伤胃气所致。治宜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用姜汤或橘皮汤;气虚寒侵而恶心呕食者,宜黄芽丸或橘皮干姜汤之类;寒痰甚者,宜小半夏汤或大半夏汤之类。虚在中焦,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若胃虚甚者,宜四味回阳饮,或黄芽丸;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汤,或理中化痰丸之类;若水泛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若胃不甚寒,而微虚兼滞者,宜五味异功散。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反胃证多有大便闭结者,因下不通而致上逆。便秘因阴虚兼寒者,宜以补阳为主,可加当归、肉苁蓉、韭汁、姜汁之属;阴虚兼热者,宜以初阴为主,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之属。亦有因瘀阻所致者。《张氏医通》卷四:“瘀血在膈,阻滞气道而成者,代抵当丸作芥子大,服二钱。”此病奏效较缓,以粪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为尤甚。
②即噎膈。《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
反阳
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之年,火不畏水,火反用事。《素问·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是谓反阳。”张景岳注:“涸流之纪,水不及也。凡丙辛皆属水运,而辛以阴柔,乃为不及,故于六辛阴水之年,阳反用事,是谓反阳。”
反应点
近代对腧穴的一种称法。又称疾病反应点。因某些穴位具有反映病痛的作用,故名。
反折
证名。脊背反张之证。出《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张志聪注:“反折,背反张也。”
反治
治疗学术语。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见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属反治法。详各条。
反佐法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反治法。
①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即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药,作为药引。如《伤寒论》中白通加猪胆汁汤,引用猪胆汁即为此意。
②汤药内服的反佐法,即热药冷服,寒药温服,以免出现格拒现象。《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返本还原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在按时取用五输穴中的输穴时,须加取与所开井穴同属一经的原穴。如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丙子时取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取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针灸大全》论子午流注之法:“经中必有返本还原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户也。”“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输,而又并过胆原。”
犯本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为邪入膀胱,称之犯本。
犯黄
证名。黄疸已退因触犯禁忌复发者,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有得黄病已瘥,而将息失宜,饮食过度,犯触禁忌,致病发胃,名为犯黄候。”多属慢性肝脏疾患。参见黄疸有关条。
饭匙骨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饭醉
证名。饭后昏倦欲睡之证。又称食后昏困。《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治宜健脾消食,用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参见食后昏困、嗜卧等条。
《范东阳方》
医方著作。又名《范汪方》。《隋书经籍志》误作《范阳东方》。晋·范汪撰。卷数说法不一。《晋书》记载:“范汪……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详用,多获其效。”书已佚,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等后世医籍中。
范防御
宋代儿科医生。名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精儿科。孙思贤、思明,皆敦厚,继其业,有医德。
范九思
宋代医生。里贯不详。精医。善针,能起沉疴。据说一人患喉蛾,诸医不能愈,且畏针。应诊与以末药,假称以笔搽之,暗藏针于内,刺之即愈。
范天锡
元代医生。字寿明。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任郡医学提领。精通医术,善脉诊,用药不拘于古方,疗效甚佳。
范汪
(约308-372年)东晋代医家。字玄平,又称范东阳。南阳顺阳(今河南内乡)人。曾任东阳太守。在郡大兴学校,甚有惠政。晚年屏居吴都。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之治疗,每多治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今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此书为唐以前研治伤寒较有成就的医学方书,于外科治疗亦有一定水平,并收集当时民间单验方,故陶弘景谓其书“勘酌详用,多获其效。”
方本恭
清代医家。字鼎篆,号山子、春水方生,浙江嘉兴人。其生平欠详,所著有《内经述》,现有刻本行世。
方补德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着有《喉风论》一卷行世;又有《痘症本义》二卷,有清刻本。
方丞
东汉时医官名。方太医令之下属官职。方丞一般设一人,其职责是掌管药方及医疗。另有药丞,负责管理药品。东汉时设置药丞、方丞,这是我国医学史上医、药分工管理的开端。
方寸匕
方剂学名。系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方导
宋代医家。字夷吾,号觉斋居士,临汀(今属福建)。先于江淮、闽广一带任官职,因爱好医方,后归里致力研究医方,以其家藏方书,结合个人心得,整理成《方民集要方》二卷,未见刊行。
方谷
(1508年-?)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尤擅长脉理,认为脉之于诊断,判断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平时常劝导其门人多留心脉诊,负责诊察,勿忽视病家之实情而虚虚实实,要认真分析病情。其所讲解内容,由其子整理成书,名《医林绳墨》,现有刻本行世。另自着《脉经直指》七卷,《本草集要》,一作《本草纂要至宝》十二卷,前者有刻本,后者只存残卷。
方骨
解剖结构名。《伤科汇纂》卷二:“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即方骨也”,“方骨一节,在尾蛆骨之上”。即骶骨。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