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难靥
病证名。即痘疮干浆应收靥而不收靥。痘疮自见点、起胀、灌浆10-13天左右,应收靥结痂。到时而不收靥,为毒气太盛,内外热蒸所致。若失于治疗,则热毒入心,可变为险证。治宜清热败毒,用《证治准绳》犀角散。
痘疮起胀
痘疮见点后已个个隆起,尖圆坚实,形如黄豆、豌豆,属痘疮的正形,称为起胀。《痘科类编释意》:“起胀者,痘勃勃欲长,有起发之势,颗粒尖圆而胀大。”一般痘出齐后,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颗粒尖圆光泽,根脚红绽肥胖。饮食、二便如常,神清气爽而无他症,不必用药,但节饮食,避风寒,防秽气,妥善护理,即可使痘疮自然恢复。
痘疮入眼
病名。系指接种牛痘时不慎,将痘浆带入眼内,致疮生眼中,赤肿难开,羞明多泪或黑睛生翳等病证。见《张氏医通》卷八。又名癍疮入眼、小儿斑疮入眼外障等。俗称痘花眼。本病多由痘疮之热毒浊邪熏灼清窍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用红花散加减。参见花翳白陷及蟹睛条。
痘疮身痒
病证名。《幼科全书》:“凡痘初出之时,遍身作痒,抓捏不宁,此系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不能即出,故作痒也。”按病情分别施治。如痘方出作痒,此邪气欲出,因腠理严密,热毒往来游溢其间,外不得泄,故时时作痒,治宜升发,用升麻葛根汤。在灌浆时痘色淡白,平塌,便溏,厌食,浆清作痒,属气血亏虚,治宜补气益血,用十全大补汤。至于将靥作痒,此为脓成毒化,营卫和畅的现象,不必服药。
痘疮失音
病证名。系指因痘疮所致的咽喉肿痛,干涩,失声不语的病证。本病多见于小儿。多由痧痘疮疹邪毒上蒸于肺,结于咽喉所致。治宜解毒祛邪。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参见痘疮条。
痘疮脱痂
痘疮收靥为结痂期。痂干自然脱落,脱痂后,有残留的紫色瘢痕,经久方退。《幼科全书》:“其疮落痂之后,根瘢平正,红活者吉;若瘀血或凸起,或凹陷,其色或白或黑,此凶吉未可知也。”若痂皮不落,兼昏睡,属脾胃气虚。
痘疔
病证名。出《痘疹泄秘》。长于痘疮内的疔,其色紫黑,疔形坚实,随痘而出,多先见疔而后见痘形,生长较快。为热毒积于肌肉间,随痘而出所致。
痘毒攻喉
病名。系指咽喉干涩疼痛,甚则肿胀溃烂,汤水难入,呼吸不利的病证。本病多由痘疮毒火郁积不散,致邪毒上攻于喉所致。治宜解毒消肿,清热利咽,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痘风疮
病证名。出《外科正宗》。又名痘癞。初起丘疹瘙痒,渐渐蔓延成片,破流脂水并结痂。多因痧、痘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所致。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消风散风服。外搽麦饯散,或用渗湿救苦散外撒疮面。若疮面干燥,可用白蜜调涂。
痘风眼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指痘疮余毒未尽,复受风邪,而致眼中作痒,眼睑红赤溃烂。治宜疏风清热,除湿止痒。内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外用内服药渣熏洗,再涂眼药精(《五官科学》:硼砂7.5%,朱砂0.9%,硫酸铜1.8%,龙脑香18%,药制炉甘石36%,荸荠36%)。参见眼弦赤烂条。
痘后浮肿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疮脱痂后,因表虚不固,见风太早,风邪乘虚而入,引起面目、遍身浮肿。治宜微汗解表,用五皮饮。
痘后害目症
病证名。系指痘疮后引起眼生赤丝,或生云翳,甚至造成凝脂、黄膜、蟹睛等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描述其病因为:痘疮后,正气耗散,邪气乘虚入侵,随火上攻害于目所致。应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参见痘疮入眼、黄膜上冲、凝脂翳等有关条。
痘花眼
病名。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见《广勤轩遗稿》。详见痘疮入眼条。
痘夹疹
出《痘疹泄秘》。即痘疮夹痧。详该条。
痘痂
又名疮痂。指痘疮浆回后所结的痂皮。《痘科类编释意》:“痘至脓足浆回结靥之时,其疮蜡色或葡萄色,浆回结痂厚硬而色黑,随结随落,亦如起胀灌浆收靥之三四次,相挨而落痂,其瘢微红,鲜明光莹,无赤黑,无凸凹者,上吉也。”痘痂红痒,为血虚有热,治宜补血清热,用四物汤加牡丹皮、紫草。痂皮干燥,深入肌肉、不易脱落,宜用麻油或蜂蜜润之,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调补脾胃。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服保元汤。痘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
痘浆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即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需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
《痘科键》
痘疹专着。二卷。明·朱巽撰。撰年不详。本书对痘疹的理论、辨证、治法、预后、合并症、所用药物及方剂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作者以为此书论述全面系统能揭痘科之秘,犹钥匙之启金锁故以键名。现存日刻本、清刻本。
《痘科类编释意》
痘疹专着。三卷。明·翟良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专论小儿痘疹的发病、证候及治疗。书中将痘科各症分类辨析,颇得要领。并参照古说,予以阐述,尤能继往开来,加深认识,现存多种近代刊本,其中或改为四卷本,或改为《保赤全书》、《痘科汇编》等名称。但内容未变。
《痘科正传》
痘疹专着。又名《痘疹正传必读》。六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一——二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对痘疹各期证状述之较详、辨之亦明。卷三——五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痘癞
病名。小儿痧痘继发感染之疮疡。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条。
痘烂
证名。痘疹溃烂之病证。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多因痘毒过盛,或继发感染而成。证见患处破烂,脓水淋漓,甚则蔓延遍体。治宜用茶叶适量,开水浸泡后湿敷。
痘麻烂角
病证名。系指眦角红赤糜烂、痒痛喜拭的病证。本病多由痘麻余毒未清。复受风邪而发。治宜祛风清热解毒。方有解毒祛风散加减。
痘呛
病证名。又名痘中呛逆。指痘疮饮水入咽而气逆喷出者。为痘毒犯胃,津气受伤,气机上逆而成。《证治准绳·幼科》:“痘中呛逆最凶危,沉香浓汁杏仁推。还把蜂糖多加水,按经煎透滤渣随,欲服晨时加好乳,汤中温热渐调之。”
痘色淡白
病证名。出《痘科类编释意》。痘疮灌浆,其色淡白,疱疹颗粒形而尖圆,根无晕红者。多由营血太亏,元气不足所致。治宜大补气血,托毒外出。用人参、当归、鹿茸之类。
痘生舌上
病名。系指痘疮生于舌上,饮食难咽的病证。本病多由痘疮邪热上炎所致。治疗时先用盐水洗净舌头,再以黄柏、苦参、元参等蜜调涂于患处。内服清瘟败毒散配合治疗。
《痘学真传》
痘疹专着。八卷。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一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二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俾读者临证时有借鉴和遵循。卷三兼证辨治;卷四作者医案;卷五选录古人医案,共23家;卷六选录古人痘疹论述,共108家;卷七方释;卷八药释。全书图文并茂、论述痘疹的证治全面而系统。选录古人论说并医案尤能开扩视野,加深对痘疹一病的认识。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痘衣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二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一般在着衣九至十一天时始发热,为种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若成功者,发热、出痘证候较缓,不致发生危险。
痘瘖
病证名。系指患痧痘疮疹而失音的病证。《癍论萃英》:“若疮疹出而声音不出者,是形气俱病也,当清其肺。”治宜疏风宣肺、清热解毒。方可用银翘散、粘子解毒汤加减。
痘应出不出
病证名。出《幼科全书》。痘疮初起发热三四天后,应见点而不见点,常伴头痛,四肢拘急,恶风寒等。因外感风寒,阻于肌表,毒气不能外发所致。治宜解表透毒,用参苏饮、败毒散加减。
《痘疹百问秘本》
痘疹专着。不分卷。清·吴学损刊于1676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将痘疹诊治中的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综括为175问,并逐一作了解答。论述简单,但切于临床实用。现存清刻本。
《痘疹传心录》
痘疹著作。十六卷(又有十四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一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在痘疹著作中是一部较有特色而又影响较大的一种。最后二卷为《慈幼心传》,重点记述小儿杂病证治。本书曾收入《六醴斋医书》中。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
《痘疹大全八种》
医学丛书。明·吴勉学辑。刊于1601年。包括宋·钱乙《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宋·闻人规《痘疹论》,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明·蔡维藩《痘疹方论》,《陈蔡二先生合并痘疹方》,明魏直《博爱心鉴》,佚名氏《痘疹宝鉴》,明·郭子明《博集稀痘方论》等八种痘疹专书。现存明万历刻本。
《痘疹定论》
痘疹专着。四卷。清·朱纯嘏撰。刊于1713年。卷一——三论痘疮,作者师法聂尚恒《活幼心法》的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对痘疹的病理、诊断、症状及治法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用人痘接种预防的历史和方法;在辨证论治方面颇有一得之见。卷四论麻疹证治。书中提供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有多种近代刊本。1883年徐安澜将本书内容加以增删调整。改名《痘麻定论》刊行。现存初刊本等多种清刻本。
《痘疹广金镜录》
痘疹专着。三卷。清·汪琥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根据《痘疹金镜录》予以补充修订而成。内容简要实用,主要为痘疹的证治、歌赋及方药。现存清刻本。
《痘疹会通》
痘疹专着。五卷。清·曾香田辑。刊于1786年。本书参考痘疹有关文献,结合作者的经验编成。前四卷为痘疹的证治与方剂,附种人痘法。末卷论述麻疹。现有初刻本等清刻本。
《痘疹金镜录》
痘疹专着。又名《痘疹全婴金镜录》、《幼科痘疹金镜录》。三卷。明·翁仲仁撰。刊于1519年,原刊本已不复见,现存者均为本书的增补或改订本,故名称颇多。卷数有三卷本、四卷本不一。三卷本如《痘疹金镜录真本》。(又名《痘疹全婴金镜录真本》)。卷上、中为痘病证治及歌赋;卷下为方药。四卷本为《增补痘疹金镜录》(又名《增补痘疹玉髓金镜录》),其卷一为儿科病症歌赋二十余首;卷二——三为痘疹的辨证论治。(包括歌赋论述);卷四痘科治疗方剂。由于内容简要实用,选方尚平稳,故流传较广。现存初刻本及几十种清刻本。
《痘疹精详》
痘疹专着。十卷。清·周甄陶撰。刊于1794年。作者鉴于《痘疹新书》和《种痘新论》二书系发挥《活幼心法》治疗痘疹的专着,虽然各得其大要,但均有未尽之处,故以二书为主,参考有关文献进一步整理而成此书。书中论述痘疹证治及种人痘法,颇多经验之谈。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痘疹论》
痘疹专着。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二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病理和一些主要临床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痘疹闷乱
病证名。痘疹神识不清的一种表现。《痘疹心法》:“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多由湿热、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所及神志所致。治宜清热化湿,豁痰消瘀。烦热闷乱,宜清心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黄连之类。如湿蔽清窍,宜芳香化浊,用菖蒲郁金汤。痰浊阻窍,宜豁痰开窍,用温胆汤加菖蒲、郁金。瘀血阻络,宜消瘀活络,用通窍活血汤。
《痘疹全书》
痘疹丛书。明·谈志远辑。包括万全《痘疹碎金赋》一卷,万全《痘疹心法》十二卷及《痘疹玉髓》二卷(撰人不详,又名《毓麟芝室玉髓摘要》,卷下又名《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现存万历二年刻本、1610年彭瑞吾重刊本等。
痘疹入眼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痘疹眼。症见痘疹初起,目赤泪出,羞明涩痛,眼闭不开,或黑睛生翳,为痘毒疹邪熏扰清窍。痘疹后期 ,症见赤痛生翳、花翳白陷、黄液上冲,甚至蟹睛突起等症,为正气耗伤,热邪余毒攻眼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退翳等。结合全身病情,选用《审视瑶函》谷精草汤加银花、紫草,或《银海精微》红花散加谷精草、石决明、绿豆衣等。
《痘疹四合全书》
痘疹、麻疹丛书。清·吴学损辑。刊于1676年。本书系《痘疹金镜录真本》、《痘疹心法秘本》、《痘疹百问秘本》、《痘疹图像》(此书又包括《痘疹玉髓图像》及《痘疹集图善本》二种)及《麻疹心法》等书的合刊本。因前四种均为痘疹著作。故名“四合全书。”现存初刻本等。
《痘疹碎金赋》
痘疹专着,本赋有二种,均题明·万全撰,但内容不同。
①收入《痘疹全书》中,共二篇。上篇论痘,共29条;下篇论疹,共8条。
②收入《片玉痘疹》中,一篇,共16条。
《痘疹心法》
痘疹专着,又名《痘疹世医心法》。十二卷。明·万全撰。刊于1568年。卷一——八阐述痘疹的特点,以及发热、出见、起发、成实、收质、落痂、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卷九疹毒;卷十妇女痘疹;卷十一——十二为治疗方剂。全书论述痘疹全面系统尤其对痘疹从发热到痘后的七个发展阶段的证候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论述较之其他痘疹专着为详备,除正文外,穿插七言歌诀,附载作者个人的一些临床验案。本书除多种清刻单行本外,又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中。后者析为二十三卷。
《痘疹心法要诀》
痘疹专着。四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六——五十九。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论述痘疹的证治,内容比较简要,但比较规范、精辟。并有附图多幅。
痘疹眼
病名。见《眼科统秘》。也即痘疮入眼或痘疹入眼。详见各条。
《痘疹真传奇书》
痘疹专着。又名《仙传痘疹奇书》。二卷。明·高我冈撰。刊于1598年。上卷治痘;下卷治疹。作者根据治痘以气血为主,治疹以清火滋水为主的理论,对痘和疹的证治作了简要的辨析和记述,并附痘疹图说及针法治疗图等。现存多种清刻本。
《痘疹正宗》
痘疹专着。二卷,又有四卷本,书名《痘疹指南》,内容全同。清·宋麟祥撰。刊于1695年。上卷痘疹门;下卷疹症门。作者师承费启泰《救偏琐言》,认为痘为先天之毒,治宜攻下,反对用托补之法。因此,本书在痘疹的治疗方面较有特色。治疗方剂以归宗汤数方为主,并附若干医案。现存初刻本等二十余种清刻本。
《痘疹专门》
痘疹专着。又名《痘疹专门秘授》。二卷。清·董维岳撰,董上贲校补。刊于1762年。本书选辑《痘疹金镜录》及《保赤全书》二书之精要,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写成,内容较为简要。现存初刻本。
《痘治理辨》
痘疹专着。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31年。本书专论痘疹、对前贤高论颇多留意,尤为推崇魏直《博爱心鉴》的理论与治法。故罗列诸家治痘之论于前,而以魏氏理论辨之于后。书后并附痘图及痘方各二卷。现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
痘中呛逆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呛。详该条。
窦材
宋代医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尝任官职,着有《扁鹊心书》,书中所录麻醉方药,为我国麻醉学之宝贵资料。
窦桂芳
元代针灸医家。建安(今属福建)人,其生平欠详。针灸著述颇丰,有《针灸四书》,即《子午流注针经》、《灸膏肓腧穴》、《黄帝明堂灸经》、《针经指南》。现存有刻本行世。另有《针灸杂说》刻本。
窦默
(1196-1280年)金元时针灸医家。原名杰,字子声、汉卿,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因元兵南下而避兵河南,遇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遂谙针灸术。一说获道人丘长生传授而精医。元世祖屡召之,直至微服相访,始不得已出任昭文馆大学士。所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着。另有《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为其后代所辑。
督脊
经外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督脊上当中。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即在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尖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痛。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近代《经穴治疗学》所载之癫痫穴,即本穴位。
督脉
①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起始于小腹内,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头顶,下额,沿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齿。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该经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②经外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卒癫,……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极,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即发际穴。见该条。
督脉病
病证名。主要指督脉经气异常所呈现的多种病和证。《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顶,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脉经》卷二:“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沈金鳌主张用羌活、荆芥、秦艽、细辛、黄连、附子等药以总治督脉病。(见《杂病源流犀烛·督脉病源流》)强厥者,用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头重者,可用川芎茶调散、白芷丸等方。
督脉络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即该脉从尾闾骨端的长强穴分出,夹脊柱上至项部,散布于头上;下行的络脉,到肩胛两则,左右走向足太阳膀胱经,通贯脊柱两旁的肌肉。该脉发生病变,实则脊柱强直;虚则头部昏重摇晃。
督脉穴
①督脉所属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长强(少阴所结)、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共28穴。又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任脉的会阴。
②指后溪穴。《针经指南》:“后溪通督脉,为八脉八穴之一。”
督脉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见该条。
督俞
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高盖。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肩背神经,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心痛,腹痛,肠鸣,呃逆,及心绞痛,乳腺炎,银屑病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毒
①外界致病的邪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②指毒物。《素问·征四时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
③指药物的偏性,或峻厉猛劣之性。亦指代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④用峻猛的药物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⑤酷烈,凶狠。《灵枢经·叙》:“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
毒虫所伤
病名。泛指有毒昆虫、蠕虫叮咬所致之疮伤。见《疡科选粹》卷七。证见患处因虫咬伤而出现红肿痒痛,严重者常伴有恶寒发热,局部肿痛难忍,甚则面目肿胀。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选二味拔毒散外敷。或兼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之剂。余可参见蜈蚣咬伤条。
毒根
证名。痈疽疮疡面之恶肉经治难消者。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患者疮口有恶肉突起者,名曰毒根。治宜去腐化瘀,祛毒活血,外治可用平安饼外贴,再以阳和解凝膏盖之,一日一换。或用煅研极细之铜绿掺之外用膏盖之。贴饼时亦可内服托毒散之类助疗。
毒火喉
病名。指梅毒性咽炎、喉炎。参见天空条。
毒痢
病名。因热毒所致的痢疾。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多由饮服冷热酒醴酰醢,纵性恣欲,房室劳逸,致损精血,肠胃枯涩,久积冷热,遂成毒痢。其证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或如豚肝,心烦,腹痛如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茜根丸、三黄熟艾汤加忍冬藤、白头翁、马齿苋等(《世医得效方》卷六)。本病见于重症中毒性菌痢、急性肠道阿米巴痢疾、坏死性肠炎、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等疾患。参见痢疾、热毒痢条。
毒聋
病名。系指耳聋之因于脓毒瘀血壅塞耳窍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毒气攻心
病证名。疔毒、痈疽之走黄、内陷而引致神昏痉症者。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多因疮毒邪盛正虚,或患疮疡后失于调治,致使毒邪内攻,扰及心营所致。证见心中烦乱,寒热、神昏,或恶心欲呕,严重者口噤抽搐而痉者等。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治法参见疔疮走黄、内陷等条。
毒药
中药学名词。泛指药物。《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王冰注:“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毒的含义有三:
①指药物的偏性。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提气,苏子降气。即用药物之偏性,调整阴阳偏盛。
②指药物副作用。如常山治疗疟疾,兼有呕吐的副作用。
③指药物的毒性。有些药物含有毒性,服用过量则导致中毒。如水银、轻粉、钩吻、细辛等。
毒注
病名。注病之一。《诸病源候论·毒注候》:“毒者是鬼毒之气,因饮食入人腹内,或上至喉间,状如有物,吞吐不出,或游走身体,痛如锥刀所刺,连滞停久,故谓之毒注。”参见疰条。
《读过伤寒论》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读书损目
病证名。见《医说》卷四。指使用目力不当,如姿式不正,或在光线不适当的情况下,长时间读书视物,可因目视过劳,精气损耗而致眼疾。症状以远视模糊不清为主。治疗宜补益精血,益气明目。
《读素问钞》
医经著作。三卷。元·滑寿注,明·汪机续注。续注本刊于1519年。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汇萃12类,予以简要注释。续注部分又作了若干补充,又名《续素问钞》。现有多种明刻本及《汪氏医学丛书》本。
《读医随笔》
笔记性著作。六卷。清·周学海编于1891年。本书系作者汇集读书、临证之笔记而成。卷一证治总论;卷二形气、脉法类;卷三-四证治类,列各种病证证治;卷五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六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渎
①沟渠,水道。《灵枢·邪客》:“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又比璧三焦为体液气化之器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营卫生会》:“下焦如渎。”张景岳注:“渎者,水所注泄。”
②皮肉消瘦软弱。《灵枢·根经》:“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
犊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犊黄,舌两边先从后起,次生向前,两傍有赤脉,状如蚯蚓。宜急烙断,毒气贯舌,其状紫色;次灸两口角,及人中并承浆。”参见三十六黄条。
独骨疮
病名。指生于下颏部的湿疮。出《洞天奥旨》卷十三。多见于小儿,由于口津下流、浸渍日久、患处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燥湿疏风佐以清热,主选燥津丹以控津流,外用制津丹搽之。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口周围湿疹。
独肾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生下后一侧睾丸未降入阴囊,为单侧隐睾。绝大多数可在周岁以内自然下降。如至两岁以上则较少能自然下降,但一般不影响日后的发育及生育功能。
独行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即针对疾病主要矛盾,或治本,或治标,集中药力的治疗方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甚者独行。”
独阴
①病因病理学名词。有阴而无阳。《内经》:“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②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灸法,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灸足大指次指内横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愈。”《奇效良方》作奇穴,名独阴。位于足第二趾掌侧,趾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主治腹痛,呕吐,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小肠疝气,心痛等。直刺0.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杜本
元代医家(1276-1350年)。字伯原、原父,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博学善文并精通医学。时有敖氏舌法十二首,杜本又增二十四图,列彩图方药,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为我国最早之舌诊专着。另《万应方》(孙天仁撰)后附有杜本序,疑为伪托者。
杜大章
明代医家。字子华,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习举子业,后改攻医学,凡医书上自歧黄,下迄金元四家,无所不读。医术高明,治者辄效,名噪京师。尝任职为太医院吏目。着《医学钩玄》八卷,详述疾病之源,方脉之概及方药,现有刻本行世。另着《医经纂萃》,未见行世。
杜度
东汉医生。其里居欠详。为名医张仲景之弟子,器宇深重,获其师之传,亦成名医,人称上手。
杜公
五代时医生。佚其真名,江左(今江苏、安徽一带)人,善治眼疾,每奏奇效。人呼为“神灵翁”,年百余尚健在。
杜光庭
唐末五代间医家。字圣宾,号东瀛子、广成先生。道士,托苍(今浙江丽水)人。早年习儒,屡试不第,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兼通医理,尝着《玉函经》(一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书后有崔嘉彦之《注广成先生玉函经》及黎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此书乃脉学专着。另为《了证歌》,一说系他人伪托。已佚。
杜鸿渐
(709-769年)唐代医生。字之巽,里居欠详。与崔沔同学医于萧亮,尽得师传,后果为名医。
杜荍
宋代医家。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生平欠详。其部分之学术经验,附益于《产育宝庆集》内。
杜任
明代医生。安徽汶县人。精于幼科,其疗病偏用温法,有治验。
杜思敬
(1234-1320年)元代医家。号宝善老人,铜鞮(今山西沁县)人,研习医理甚勤,尝取医籍中之切于实用者,由古至金元,取其医论、方药,编辑成帙,后附个人自辑之《杂类名方》,取名《济生拔萃》,其中不乏医理之名言,甚切于理。
杜晓村
元代医生。里居欠详。世医出身,精于医,有名于时。其外孙项昕,从之学医,后亦为名医。
杜信
西汉医生。系名医淳于意之弟子,原为高永候之家丞,其性温恭,因有病而专心医药,历时二载与淳于意学,得其所授之《上经》、《下经》及五诊之法,后果以医术有名于世。
杜自明
(1877-1961年)现代医家。满族,成都人。幼习武,随父习正骨。1905年起,即悬壶问世。愈跌打损伤患者甚众。后应聘至成渝铁路工地、成都铁路医院及四川医学院任职。1956年应中医研究院之聘进京,于广安门医院任骨科医生。其疗骨伤有独特经验,有手法八种“卡抵(扌崩)碰忍摁闪凝”,另有弹筋拨络,分筋理筋等多种独特手法,尚用点穴按摩、滚摆升降等种种手法,最善于治疗软组织损伤证及骨关节病,除提倡“筋骨并治”外,尚以功能锻炼以促使愈合。其经验由门人整理成《杜自明正骨经验概说》、《扭挫伤治疗常规》等问世。
肚
人体部位名。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肚带
产科学名词。出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论。即脐带。详该条。
肚角
推拿穴位名。位于脐下两旁。治腹痛,止泄泻。《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肚角在脐之旁,用后掌心按之,治腹痛,亦止泄泻。”
肚胀
证名。即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详腹满条。
妬乳
病名。乳汁郁积之病证。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凡乳汁不得泄,《内经》名妬乳,乃急于痈”。多指乳痈早期,但见乳汁郁结而未成痈之证候。《妇人良方》:“夫妬(妒)乳者,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乳不泄,或乳胀,捏其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结,与血气相抟,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是也。初觉便以手助捏去汁,更令旁人助吮引之,不尔或作疮有脓,其热势盛,必成痈也。”治取葵茎及子,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或用瓜蒌、甘草、生姜适量,酒煎服,顿去败乳,再服即愈。若乳头部生浸淫者,可外敷黄连胡粉膏。
蠹疽
病名。指生于锁骨上窝处之痈。出《外科启玄》卷六。亦名缺盆疽、锁骨疽,发历疽、石疽、历疮。该病因肝胆二经积热而成。生于缺盆穴(锁骨上窝处)。症见初起患部肿大如豆,渐大如李,色紫,坚硬疼痛,可兼见寒热往来,筋脉拘急,不思饮食、胸腹膨胀,小便短涩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可先内服夺命丹;次服六一散通利小便;脓将成,宜服内托黄芪散;气血虚甚者,服十全大补汤托补之。外治初宜艾炷隔蒜灸。余内、外治法同外痈。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