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足太阳正经于郄中出血,春无见血。
足太阳脉自头下项,挟脊抵腰,贯臀过髀枢,下合腘中,故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太阳正经于郄中出血,即委中也。春无见血,水衰于春也。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足少阳脉自头下颈,由胸膈循胁里,下髀厌出膝外廉下,抵绝骨之端,故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如针刺皮中循循然者,经气之郁冲也。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阳关穴也。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即(骨行)骨之上节,别名成骨。夏无见血,木衰于夏也。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阳明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膈挟脐,下气街,循胫外廉,下足跗,故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则如有所见者,阳败而神虚也。善悲者,戊土衰而庚金旺也。金燥则善悲。刺阳明于(骨行)骨之前三痏,三里穴也。上下和之而出其血,谓上下巨虚也。秋无见血,土衰于秋也。
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病,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足少阴脉循内踝之后,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故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复溜穴也。春无见血,水衰于春也。
厥阴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刺厥阴在腨踵鱼腹之外三痏,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足厥阴脉循足跗,上腘内廉,过阴器抵小腹,贯膈布胁肋,故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肝主筋,筋急而腰直也。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肝藏魂,魂神惑乱而不明也。刺厥阴在腨踵鱼腹之外三痏,蠡沟穴也。腨,足肚也。腨下踵上,鱼腹之外,足肚之形如鱼腹也。循之累累然,经脉行动之象也。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疒皇)。
同阴之脉,足少阳之别络也,并少阳上行足外踝上,别走厥阴,并经下络足跗,故曰同阴。王冰注。此脉令人腰痛,如有小锤居其腰中,怫然肿起。怫然,肿貌。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足少阳之阳辅穴也。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阳维之脉,八奇经之一也,发于足太阳之金门穴,循外踝而上行,其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作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足太阳之承山穴也。阳维脉别于金门上行,与足太阳合于腨肠下间,正当承山之穴也。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衡络之脉,足太阳之外络也,衡,横也,自腰中横入髀外后廉而下合于腘中。此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断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两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足太阳之委阳、殷门也。郄阳即委阳,与殷门相并,故曰衡居。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跷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会阴之脉,督任冲三脉之会,故曰会阴,穴名,在大小二便中。督脉行脊背而会此穴。其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阳郁而表泄也。督为诸阳之纲。汗干令人欲饮,津亡而肺燥也。饮已欲走,湿旺而脾郁也。刺直阳之脉上三痏,足太阳之承筋也。太阳之脉挟脊贯臀,下至腘中,循腨肠而入外踝,其脉直行,故曰直阳。王冰注。跷,阳跷,即申脉也,郄,委中也,在跷之上,郄之下,相去五寸,横居其间,正承筋所在。视其经脉之盛者,出其血也。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飞阳之脉,足太阳之别络也。穴名,《灵枢·经别》: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其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气郁而不行也。甚则悲以恐,气连于肺肾也。其脉别走少阴,恐者,少阴肾之志也。肾脉贯膈入肺,悲者,太阴肺之志也。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足少阴之筑宾穴也。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甚则反折,目(目荒)(目荒)然,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昌阳之脉,足少阴之别络,即阴跷之脉也。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循股阴而行腹,上胸膈而入缺盆。此脉令人腰痛,痛引胸膺,甚则脊背反折,目(目荒)(目荒)然,舌卷不能言,火虚而光散,水寒而筋急也。刺内筋为二痏,即阴跷之郄,足少阴之交信穴也。在内踝之上,大筋之前,太阴之后,上踝二寸所,即其处也。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肉里之脉,即足少阳之阳辅,穴名。阳维之所发也。此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少阳胆木主筋,筋脉挛拘,咳则气升而筋急也。刺肉里之脉为二痏,足少阳之分肉穴也。即阳辅。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即其处也。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散脉,足太阴之别,散行而上,故名。循股内,入腹中,与少阴少阳结于腰下骨空中。王冰注。其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少阳相火之郁也。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少阳甲木之郁也。甚则遗溺,甲木逆而乙木陷也。刺散脉,在膝前内侧,辅骨之下,腨肉之上,骨肉分间。太阴之络,色青而见。其络之外廉,有大筋撷束膝(骨行)之骨,令其连属,取此大筋系束之脉,为三痏,即是太阴之地机穴也。王冰注。
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目荒)(目荒)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足太阳之别,散行而下,故名。循肩髆而下脊背,下属膀胱,从髀后而合(月囷)中。其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目荒)(目荒)然,时遗溲溺,筋脉紧急而膀胱不藏也。刺解脉,在膝后筋分肉间,(月囷)中横文胬肉高起之处,是太阳之郄也。即委中。于郄之外廉,血络横见紫黑而盛满者,刺出其血。候其血己黑变而赤,然后止针也。王冰注。
解脉令人腰痛,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解脉之病,其状不同,故复述此证。其脉令人腰痛,痛如引带束腰,其身常如折腰之状,善生恐惧,水寒而筋急也。刺解脉,在郄中即委中。结络大如黍米者。刺之黑血远射而出,黑血尽去,候见赤血而已。
腰痛,挟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目荒)(目荒)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几几,强直之意,足太阳自头走足,挟脊下行,经气不舒,故挟脊而痛,至于头上。几几不柔。脉起目内眦,故目视(目荒)(目荒),身欲僵仆。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郄中出血,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
腰痛上寒,此足太阳寒水之上逆,阳明胃土之不降,刺足太阳之郄中,足阳明之阴市。上寒而不可回顾,此阳明上逆,经脉壅塞,颈项失柔也,刺足阳明之三里。上热,此脾土湿而胃土逆,肝木陷而胆火升也,刺足太阴之地机,足厥阴之太冲。若不可以俯仰,此相火升炎而筋膜强直也,刺足少阳之阳关。中热而喘,此心火之刑肺金也,刺足少阴之郄中出血,手足少阴同经,刺足少阴之涌泉、太溪,以泄心火之上炎也。若大便难,此火旺而水衰也,刺足少阴。若少腹满,此土郁而木陷也,刺足厥阴。如上法。
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以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俯仰,刺腰股交者,两髁胂上,左取右,右取左,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
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以举,太阳之筋急而不舒也。如折,刺足太阳之束骨。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之京骨、昆仑。不可以举,刺足太阳之申脉、仆参。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俯仰,此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也。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即此义也。以厥阴肝脉自少腹而行胁肋,土陷木郁,故腰痛前引少腹而旁控(月少)肋也。控,牵也,(月少)肋,季协也,(月少)与杪同,胁,尽度也。刺腰股交者,两髁胂上,足太阳之下髎穴也。腰股相交之处,乃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之所交结。两髁胂上,谓腰髁骨下坚肉也。髁骨,即腰脊两旁起骨。挟脊两旁,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陇起,斜趋髁后,故曰两髁胂上,非胂之上巅也。膝髁胂下,尻骨两旁,各有四骨空,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八穴,谓之八髎。八穴悉主腰痛,惟下髎一穴,正当太阴厥阴少阳三脉交结之所,故但刺此穴。左取右,右取左,缪刺之法也。以月死生为痏数,缪刺论: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是其法也。王冰注。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