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梦泄精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梦泄
病名。见《外台秘要·虚劳》即梦遗。详该条。
梦失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梦生
病证名。即初生不啼。《济阴纲目·保婴经验方》:“初生不能发声,谓之梦生。”详见闷气生条。
梦
做梦,梦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爇。”又:“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孟有章
清代医家。靖江(今属江苏)人。生活于18世纪。精医术,与叶天士、何澹庵齐名。尤长外科疮疡。尝有人患足痛不愈,诊之知有脓在骨间,令先服麻醉药,再破其皮肉,于骨上取孔插入麦秆,吸脓、敷药,脓净而愈。又以意念转移法治愈心火上攻之目疾。所著医案及《刀圭图式》,已佚。弟子羊敬安,得其传,亦有医名。
孟夏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四月之时,故名之曰孟夏痹也。”农历四月为孟夏。详见手阳明经筋病条。
孟文瑞
清代医家。字荇洲。洵阳(今河北三河)人。痒山。嗜岐黄术,凡遇得心应手之方必录,或系家传,或采群书,历三十余年,累积成册,复采谢金声新录《回生录》、《经验集》两书之精粹,合辑为《春脚集》四卷(1846年),按人身部位类列方,并附内、外、妇、幼科选方。
孟诜(621-713年)
唐代医学家。汝州染(今河南临汝)人。少好医药及炼丹术,尝师事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举进士,睿宗在藩时,召为侍读。长安(701-704年)中为同州刺史,故世称孟同州。神龙初(约705年),致仕归伊阳之山,日以药饵为事。撰《补养方》三卷,经张鼎增补,改名《食疗本草》三卷,现存敦煌莫高窟发现之古抄本残卷及近人辑佚本。又撰有《必效方》三卷,今佚,在《外台秘要》、《证类本草》等书中多有引录。尝创用白帛浸于黄疸患者尿中,凉干并按日推列对比,以观察黄疸病疗效。另着《家祭礼》一卷、《丧服正要》一卷、《锦带书》等,均佚。
孟秋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太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七月之时,故名之曰孟秋痹也。”农历七月为孟秋。详见足太阴经病候条。
孟继孔
明代儿科医家。字春沂。祖籍山东,系孟子后裔。因先世自宋南渡后,以医知名,世居吴门(今江苏苏州)。幼颖悟,先习儒,游于焦澹园之门。父病垂危之际,命习医业。研习有年,医术日进,尤精儿科,以善治小儿痘疹闻名。尝任南京太医院吏目。性通脱不羁,好施予,所得金钱,悉予济贫,卒时囊无余物。后据其专研先贤儿科医书心得,参合临证体会,编成《幼幼集》四卷(1593年)。书中包括《孟春沂治痘详说》、《孟氏杂证良方》、《钱氏经验良方》、《上用方》各一卷。重视小儿虎口指纹诊法,注意配合四时用药,对疳证治疗颇有心得。子三人,皆承家学。次子景沂,以大方脉著名。
孟河
清代医家。字介石。江宁(今属江苏)人。长于儿科证治。撰《幼科直言》六卷(1725年)。首论痘症,次述痧症,并列儿科杂证及方药。
孟冬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心主即手厥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月之时,故名之曰孟冬痹也。”农历十月为孟冬。详见手心主经筋病候条。
孟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正月之时,故名之曰孟春痹也。”农历正月为孟春。详见足少阳经筋病条。
孟承意
清代医家。字覃怀。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论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论,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
孟昶(919-965年)
五代后蜀皇帝。初名仁赞,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好方药,母有病,屡更太医不效,自制方饵进之,遂愈。群臣有疾,亲召诊视,医官钦服。曾令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新修本草》并《图经》参校删定,稍增注释,成《蜀本草》(即《重广英公本草》)二十卷,已佚,其佚文收入《证类本草》等。
孟笨
明代养生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福兆,号伯山。世业医。家藏方书甚多,因而披阅,尤留心养生。谓人之生赖饮食以滋养,方能保天和而无疾,然饮食亦有宜忌,遂取与人最为关切之饮食,着成《养生要括》(一名《食物本草》,1634年),以介绍水、土、谷、果、蔬菜、鳞介类之功用、主治。其中不少内容采自《本草纲目》。
蒙头
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为痘毒上攻头部所致。治宜疏解败毒,用《医宗金鉴》松肌通圣散。
蒙昧
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参见该条。
猛疽
病名。系指咽喉焮红,浸肿疼痛甚则化脓塞咽的疾病。《外证医案汇编》卷一描述该病“其来势太猛,倘猛不可遏”,故曰猛疽。其原因多由肺肝二经蕴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等加减。该病类似今之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等。参见喉痈条。
蒙
证名。系指眼珠外观无异常而目盲的病证。见《素问·五脏生成篇》。
朦昧
证名。指神志昏昧,意识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状。《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民病胸中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
闷痧
病证名。痧证病发晕闷倒地者。《痧胀玉衡·闷痧》:“痧毒中心,发晕闷倒地,一似中暑、中风,人不知觉,即时而毙。此痧之急者。”治法,如略有苏醒,扶起放痧;不愈,则审脉服药施治。如发晕不醒,扶之不能起,审脉辨证,先用药数剂灌醒,然后扶起放痧,渐为调治。刮痧取紫宫、膻中、中脘、中庭,并刺间使、大陵穴。方用金花散、薄荷汤、藿香汤等。参见痧条。
闷气生
病证名。出《养儿宝》。又名闷肠生、闷脐生、梦生、生后不啼、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闷脐生
病证名。
①出《幼科全书》。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②指新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先天性畸形。《验方新编》卷五:“有闷脐生者,儿粪门有一膜,闭住其气,故不能出声。”详见无谷道条。
闷瞀
证名。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证。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
闷瘄(cù醋)
病证名。指麻疹闭表,疹难透出。《麻疹阐注》:“闷瘄之症,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隐者;有头面微出而身上俱无者;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有皮肤隐隐紫赤者;有红紫遍身紫黑成块者。”临床分风闭、火闭、食闭、痰闭四证。详见各条。
闷肠生
出《大生要旨》。即婴儿生下不啼哭。详闷气生条。
扪法
①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出针后,以手指扪按穴位,掩闭针孔,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补法多用之。《针经指南》:“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
②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两手擦热后迅速地将一手按放在某一穴位上。有散寒通络等作用。
扪
循摸。
①诊查方法之一。《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王冰注:“扪,摸也,以手循摸也。”
②治疗方法之一。《素问·离合真邪论》:“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王冰注:“扪循,谓手摸。切,谓指按也。扪而循之,欲舒缓。切而散之,使经脉宜散。”
门牙
人体结构名。又名门齿、前板牙。居于牙列中间的切齿,上下各有四个。主要具有切断食物及辅助发音的作用。是望诊中判断牙齿的润泽或枯槁的主要部位。
门闩疬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门户
①人体部位名。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望诊遵经》:“所谓门户者,阙庭:(印堂)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脉经》:“病人首部,耳目口鼻有里气起,入于口者,为入门户。”
②指经气出入道路。《灵枢·卫气》:“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
门齿伤
病证名。又名齿伤。指因外伤牙齿摇动。治宜化瘀止血、药用云南白药。
门
①建筑物的出入口处作为开关的设备。《灵枢·玉版》:“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
②指气穴、俞穴,经气循环而出入之处。《灵枢·小针解》:“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③指针刺的针孔。《素问·离合真邪论》:“推阖其门,令神气存。”
④门径;境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痗舌症
病名。系指舌粗硬如石结核或不结核但口舌日见短小的病证。《喉舌备要》认为本病之病因为内伤心经所致。参见舌疳条。
美须
生理学名词。指须色华美而修长浓密。《灵枢·五音五味》:“美须者阳明多血。”
美眉
生理学名词。指眉毛秀美而修长浓密。《灵枢·五音五味》:“美眉者太阳多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美眉。”
美骨
生理学名词。指骨骼强壮。《灵枢·论痛》:“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而火焫。”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病证名。系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规律的病证。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
霉菌性阴道炎
病名。因感染霉菌导致的阴道炎。其中约80-90%的霉菌性阴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症见外阴奇痒,甚至溃烂疼痛,阴道灼痛,排尿时更为明显,或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带下粘稠,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阴道壁有白色伪膜覆盖,擦拭后可见粘膜发红等症。治疗以阴道局部冲洗、上药为主,如用细叶香薷蒸馏液,或一枝黄红(《中草药通汛》1957年6期)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盆浴洗澡,以减少传染和被传染。患者并应避免性交,夫妇同时治疗。治疗尚可参带下、阴痒各条。
《霉疮秘录》
梅毒专着。二卷。明·陈司成撰。刊于1632年。内容分总例、或问、治验、方法及宜忌等五部分。书中对于梅毒的证治叙述较详。尤以砷剂治梅毒,为最早之记录。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腜(mei媒)
指妇女初怀孕。《说文》:“妇始孕,腜兆也。”《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四:“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月为腜。”
脢
背部脊柱两旁的肌肉群。
梅衣秃
病名。指一种皮肤疾患,其症状为头发突然成片脱落。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风。详见该条。
《梅氏验方新编》
医方著作。八卷。清·梅启照辑。刊于1878年。本书原为梅氏对其所刊行《验方新编》十六卷本的续补的八卷,其后刊印单行本,改为此名。书中仿《验方新编》体例,新辑了临床各科民间验方,还辑入了“叶天士眼科”及《痧症全书》等内容,现有清刻本及近代铅印本。
梅深师
隋代僧人、医家。号文梅。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精医,善治瘴疠、杂病,治多奇中。撰《深师脚气论》、《梅师集验方》、《僧深集方》三十卷,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
梅花症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发来满喉俱有,红黄白点似梅花,痰涎壅盛,舌硬面红,潮热作渴……”治宜清热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梅花针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见该条。
梅花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梅花翳
病证名。见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其症见黑睛生翳成片,状如梅花瓣。参见翳条。
梅花碎地
证名。《眼科全集》载:此证之病因属肝虚。肝虚受克而泪横溢出,点滴如梅花碎地之状。参见流泪症条。
梅核气
病名。咽喉部有异物感。以其发如梅核窒碍咽喉,故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载述咽中如有炙脔”;当属此病。《赤水玄珠·咽喉门》:“梅咳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古今医鉴·梅核气》:“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因情志郁结,痰气凝滞所致。治宜理气解郁化痰,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四七汤、噙化丸等方。本证见于慢性咽喉炎、神经官能症等疾患。
梅核膈
病名。膈症之一。喉间似为梅核所梗,膈间疼痛或堵闷之证。因气郁痰结或瘀血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噎塞反胃关格源流》:“梅核膈者,喉中如有物,膈间痛,死血居多,宜昆布、当归、桃仁、韭汁、童便、甚加大便;亦或因痰结,宜涤痰丸。《医鉴》谓,或结于咽喉,时觉有所妨碍,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由气郁痰结而然者,正指此也。”参见噎膈、梅核气条。
梅光鼎
清代医家。字东阁。四川泸县人。光绪乙酉(1885年)拔贡,后中举人。主讲川南书院,兼通医学,晚年医术益精。着《内经精华》、《辨证要诀》、《梅氏药物》等,未梓。年79岁卒。
梅毒咽疮
病名。杨梅疮毒未尽,漫延上冲于咽喉而发此病。参见杨梅喉癣条。
梅得元
明代医家。字符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初至平溪,值疫疠流行,施药救之,全活无数。万历甲午(1594年)入棘闱供事,分试刘司理疾笃,微息垂绝,群医视之,却步而走。元制方进剂,起死回生,十余日康复如初,人皆誉之为医神药神。着《药性会元》三卷。陈性学为之序,谓:“词简而详,理约而明,指实而核,族类以部而分,方所以产而别,性味以品而殊,燮之以阴阳,别之以经络,济之以水火,参之以君臣佐使,附之以畏恶忌反,析明验于方施,识成功于己试。不必远稽古籍,近搜旁门。”甚得好评。
梅崇献
唐代道士。知医,撰《梅崇献方》五卷,《医门秘录》五卷。均佚。
梅彪
唐代僧人、炼丹家。蜀州江源(今四川松潘)人。攻丹术,知医。撰《石药尔雅》一卷,已佚。
梅安德
清代医家。生平未详。辑有《妇科秘方》四卷(1829年刊行)。
眉心疽
病名。即眉心疔。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详参眉心疔条。
眉心疔
病名。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风毒、印堂疽。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指疔疮生于两眉中心印堂穴。证见:色黑木痛、麻痒甚、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其治同疔疮。切忌挤压碰撞,以免走黄。
眉头
①眉毛的内侧端。
②经穴名。指攒竹穴。属膀胱经。位于眉毛的内侧端。《素问·骨空论》:“从风憎风,刺眉头。”王冰注:“谓攒竹穴也。”
《眉寿堂方案选存》
医案著作。二卷。清·叶桂撰,郭维浚编。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温、时疠、暑、燥、寒、冬温、疟疾等各类时症;下卷记述妇、儿、痘疹、外科。每类病证之医案均重点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辨析疑似之证,掌握各类疾病治法。其中妇科治案记述尤详。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
眉炼
病证名。出《卫生宝鉴》。指眉间生疮。证见胃间生疮如癣,流脂成片,瘙痒不已。由小儿胎热上蒸而生。治宜内服清热解毒、消风止痒之剂,外用五倍子、生白矾研细,麻油调敷。
眉棱骨痛
病名。眼眶上缘额骨作痛。见《丹溪心法》卷四。又名眉框痛、眼眶骨痛。《杂病源流犀烛·眉棱骨痛》:“眉棱骨痛,风痰湿火,俱有病也。”同风痰眉骨痛连于目,不可开,昼静夜剧者,宜芎辛导痰汤;由痰火眉心并眉梁骨痛者,宜二陈汤送青州白丸子;由风热挟痰而痛者,宜芷苓散;由中风寒而痛者,宜羌乌散;由湿痰眉眶骨痛,身重者,宜芎辛导痰汤加川乌、白术。选奇汤、上清散二方为总治眉棱骨痛之剂。戴复庵分二证:一为肝经伤,头痛,眼不可开,昼静夜剧,用导痰汤加川乌、细辛;一为肝虚而痛,方见光明即发,用生地黄丸、熟地黄丸。参见眉眶痛、眼眶骨痛等条。
眉棱骨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眉眶痛
证名。即眉棱骨痛。见《丹溪心法》卷四。详参眉棱骨痛条。
眉疽
病名。又名发眉疽、眉发、发眉、眉发疽、凤眉疽。证见疽生眉骨上,形长如瓜,坚硬,疼痛引脑,色赤焮红、二目兼肿。多因内蕴湿热火毒、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治宜清热消肿,化毒止痛。方选仙方活命饮加减。外用冲和膏等。
眉骨痛
证名。又名眉眶痛。多种疾病可出现眉骨疼痛。由于鼻渊引起者证见:眉棱骨疼痛,头昏闷胀、鼻涕多而黄稠。多因风热上攻,蒙蔽清窍所致。宜祛风清热、芳香醒脑,涤浊开窍。方选辛夷苍耳子散。其它感受风热、火毒上攻、湿热熏蒸、寒湿痹阻均可出现伴有眉骨疼痛的病证,宜结合全身情况,分别施治。
眉骨
骨名。眉棱骨的简称。详该条。
眉风癣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指眉中瘙痒,破溃流滋、蔓延额上、眼胞等处的疾病。似今之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多因外受风湿、内有肝血不足所致。治宜疏风祛湿养血和血。内服消风散、或羌活胜湿汤加减,外以青黛膏、无极膏搽之。
眉发
病名。即眉疽。出《疡科心得集》卷上。详参眉疽条。
眉疔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指出于眉部之疔疮。其治参疔疮条。
眉刀
眼科手术器械。钢铁制作。用以剔除外障之膜翳等。见《审视瑶函》。
眉丛
聚集的眉毛。
眉冲
经穴名。出《脉经》。别名小竹。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赤,鼻塞,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
眉本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参见攒竹条。
眉
眉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枚
中药学名词。指一种药物计量的估量性单位。多用以计算果实或根块类药物。如大枣、枳实、附子等。《新修本草》卷一:“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毕,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以半两准一枚。枳实若干枚者,去核毕,双一分准二枚。橘皮一分准三枚。”后世方剂中除个别药(如大枣)外,绝大部分药物已改用重量单位计量,以保证药量精确。
瞀重
郁热沉重。《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肩背瞀重。”
瞀郁
昏冒郁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瞀热
证名。指闷乱烦热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
瞀闷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多指昏昧兼烦闷的症状。《医学纲目》卷十六:“盖瞀者,昏也;闷者,烦也。凡瞀而不闷者,名曰昏迷。闷而不瞀者,名曰虚烦。今曰瞀闷者,谓昏迷虚烦并病。”
瞀昧
昏蒙迷惑,精神错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瞀
①眩晕、昏闷。《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灵枢·经水》:“是动则病肺胀,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
②郁闷,烦闷,见“瞀闷”。
③郁热,闷热。见“瞀热”、“瞀重”。
④昏迷,精神错乱。见“瞀昧”。
冒阳
经穴别名。即复溜。参见该条。
冒眩
证名。即眩晕。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医学入门》卷五:“头眩……或云眩晕,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一也。”详眩冒条。
冒心
证名。两手交叉按于心下之证。因胸阳不足,病人自觉心正是空虚而悸动不宁,故喜以手按心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成无己注:“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参见心悸条。
冒暑眩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又称中暑眩晕。该详该条。
冒暑
病名。感受暑热,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为暑病轻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医林绳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气有余,但不辞劳苦,暑热冒于肌表,而复传入于里,以成暑病也。”病在胃与大肠,证见腹痛水泻,口渴欲饮,心烦躁热。治宜清热祛湿,用黄连香薷饮、天水散或六和汤。《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寻常感受暑气,致腹痛水泻者,乃胃与大肠感邪之故,或恶心呕吐者,乃胃口有痰饮,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是暑病之轻且小者。”治用清暑十全饮、解暑三白汤和香薷饮等方。参见暑病条。
冒家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冒寒
病名。感冒之一种。见《丹溪心法附余·伤寒》。为寒邪罩冒体表,证见遍体酸疼,头亦微痛,畏寒发热而乏汗,脉浮。治宜辛温解表法(见《时病论·冒寒》)。详见风寒感冒条。
冒风
病名。感受风邪所致的感冒轻症。《医学入门·风》卷五:“冒风恶风,多属肺。”《时病论》卷二:“冒风者,风邪冒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也。汪讱庵曰:轻为冒,重为伤,又重则为中。可见冒风之病,较伤风为轻浅耳。”证见恶风、微热、鼻塞、声重,头痛、咳嗽,脉来濡滑。宜微辛轻解法。参见感冒、伤风等条。
冒
①覆盖,遮盖。《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叉手自冒心。”
②恍恍惚惚。《素问·气交变大论》:“郁冒蒙昧,心痛暴喑。”
③眩晕,昏瞀。《素问·五脏生成》:“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茂化
运气术语。系运气中六气变化之一。指万物向繁茂方向发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茂化。”张景岳注:“物茂而繁,热化布也。”
卯酉主金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卯酉主燥金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卯酉之上,阳明主之。”所指即为阳明燥金。
卯南酉北
针刺补泻法用语。语出《千金要方》用针略例:“欲补从卯南,欲泻从酉北。”十二支配合方位:卯是东方,午是南方;酉是西方,子是北方。卯南指的是午,酉北指的是子。后世补泻法中以左转从午,属补,右转从子,属泻。与此说相类。
卯南卯北
针刺补泻法用语。《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前(左转)为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后(右转)为泻。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参见该条。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