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

浏览 159

近年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初步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尿素酶快速诊断Ho感染,对临治疗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500例小结如下。

1 原理与方法

Hp具有产生大量尿素的特性,寄生于胃粘膜内,能分解胃内的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碱性的氨NH4+浓度升高。0=NH2CNH2=0+H2O+H2→2NH4+HCO3-基于此原理,NH4+使反应试剂值上升,当pH值超过6.8以后,指示剂酚酞转为阳性反应,反应阳性即可诊断Hp感染。

检测时取胃粘膜活检组织一块,直接加入0.1ML反应试剂中,试剂原为黄色变为粉红色,组织学炎症愈重,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愈高,Hp数愈多,反应时间就愈快,颜色变化愈明显。经抗菌治疗Hp消失,尿素酶试验也转为阴性。应用1min,10min,30min观察尿素酶试验结果,病人在离开胃镜室时即可得知检查结果。一般说来在25℃下搁置6h试剂变红色为阳性反应。

2 临床资料

检测500例病人,年龄在20岁~70岁,男340例、160例。慢性胃炎400人,消化性溃疡70人,正常者30例。慢性胃炎400例中,其中280例是B型胃炎,炎症主要在胃窦部,胃镜下粘膜红白相间,可有斑片状萎缩,Hp检出率达97.5%。其余120例A型胃炎和胆汁返流性胃炎Hp检出率为66%。消化性溃疡70例,60例阳性反应。Hp检出率为85.7%,30例胃粘膜正常者,尿素酶快速诊断Hp 感染均为阴性。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来看,提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特别是B型胃炎(炎症主要在胃窦部,可有斑片状萎缩)的主要病因之一。胃粘膜中Hp的存在与慢性胃炎病变的分布一致,与胃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尿素酶试验诊断Hp感染快速、灵敏、是较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指导病人的治疗。已知庆大霉素、呋喃唑酮、黄莲素、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铋剂、头孢菌素类等对Hp敏感,因此溃疡病的治疗应打破以往墨宁成规的治疗。以往治疗消化性溃疡用制酸药物或H2受体拮抗剂,虽也取得明显疗效,但其缺点不可避免停药后的复发。H2受体拮抗剂加Hp感染的抗菌素治疗,疗程要足,Hp根除,可避免停药后的复发,或者复发率低。我们临床还观察慢性胃炎,特别是B型胃炎,应用Hp敏感的抗菌素,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都取得良好的效果,Hp转阴,炎症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