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药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73年。本书系《医宗必读》卷三-四。方中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人兽、禽、虫、鱼等10类,共352种药物,每药编成对偶联句,以便初学诵习,并附加按语说明。现存《医宗必读》本及1917年排印本等。
《本草正义》
药学著作。二卷。清·张德裕撰。刊于1828年。本书将361种药物分成甘温、甘凉、发散、气品、血品、苦凉、苦温、苦寒、辛热、毒攻、固涩、杂列共12类,并简要叙述其功用主治,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初刻本。
本池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本而标之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一般先治其先发病(本),后治续发病(标)。王冰注:“本而标之,谓有先病,复有后病也。以其有余,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也。”
本节
骨骼部位名。指掌关节或趾跖关节的圆形突起部。《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本经便读》
药学著作。四卷。清·黄钰撰。刊于1869年。作者因陈修圆《本草经读》一书所辑《本经》的原文词旨简奥,语句参差,难于诵记,乃据此编成对偶谐韵的联句,删去原注,以便初学之用。便于诵读,故名“便读”。于韵语中已能提纲挈领,虽删去原注,亦足资三反。
《本经逢原》
药学著作。四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参照《本草纲目》将药物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32部,收集药物约700余种。每种先记其性味、产地、炮制,然后记述《本经》原文,非《本经》药物则直接阐述其功治,即所谓发明。且杂引各家之说及附方。论述中颇多个人见解与经验心得。现存多种清刻本、日本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经疏证》
药学著作。十二卷。附《本草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从而注释并论证《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治。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疏》载药142种,共315种。而《本经序疏要》系将《神农本草经》等书中的“序例”文字,参照古医方的具体应用,以注解、说明的方式编写而成。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经选穴法
针灸取穴法之一。即循经选穴法。见该条。
本末
①即标本。详该条。
②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本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布有额神经外侧支,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及眶上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本事方释义》
方剂著作。十卷。旧题清·叶桂释义。撰于1745年。作者注释《本事方》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原系稿本,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现存多种清刻本,及1920年祥记书局刻本和千顷堂书局刻本。
《本事方续集》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本书为补充《本事方》而作。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治诸积热等疾22类,收方300余首,间附治验及论述。现存《三三医书》本及抄本。
本元
出《素问·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本脏自病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即肝血亏虚所致的痉证。又名虚热痉。《温病条辨·解儿难》:“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多为温病后期,汗多亡血所致。治宜育阴柔肝,选用六味地黄丸、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
崩
①病证名。即血崩,妇女下部大出血。《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王冰注:“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而血流下。”
②破溃。指某些机能的瓦解、破坏。《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
③死。《医学读书志·徐之才》:“后疾大渐,之才驰到,先一日已崩。”《礼记 ·曲礼》:“天子死曰崩。”
崩漏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参见血崩、漏下条。
崩沙
病名。指患牙疳而见有上下唇破,鼻穿且牙落者。《幼幼集成》卷四:“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证治可参见走马牙疳、牙疳等条。
崩砂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崩砂风
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参见大水风条。
崩砂甘口风
病名。系指舌下、牙龈赤肿烂痛的疾病。《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崩砂甘口风,自舌下、牙龈上下肿赤,口内作臖如汤热,牙龈渐甚烂者,亦能脱齿。”即崩砂疳口风。详见该条。
崩砂疳口风
病名。系指牙龈肿胀溃烂脱齿的疾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多由心脾热蕴,胃之腐气熏蒸所致,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方用清胃散等加减,可参见崩砂口疳风条。
崩砂口疳风
病名。系指舌下、牙龈上下肿赤甚则溃烂脱齿的疾病。见《喉科泄秘》卷上,即崩砂疳口风。详见该条。
崩中
病证名。简称崩(见《素问·阴阳别论》),又名血崩(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阴道忽然大量流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者,脏腑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腑脏,若无伤则腑脏平和而气调,适经下以时,若劳动过度,致腑脏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参见血崩条。
崩中漏下
病证名。即崩漏。《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中漏下。”
崩中五色俱下
病证名。指阴道流出之血杂有五色。《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临床少见。
逼牙风
病名。系指满口牙齿动摇,牙缝出血、龈肉红紫的病证。见《喉危治异》。其病因为阳明邪热上冲或肾水亏虚,虚火上炎而致。治疗时,属邪热上冲者,宜清热泻火,方用清胃散;属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
鼻(鼻息)
病名。系指鼻中长有息肉的病证。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即鼻息肉。详见该条。
鼻(匿^虫)疮
病名。系指发生于鼻孔周围的一种湿疮。出《医宗金鉴》卷六五。本病多因风热客于肺经,或经常流涕刺激鼻及其周围皮肤所致。症见鼻孔周围皮肤色紫溃烂,脓汁浸淫,痒而不痛。小儿多见。治宜清热除湿。内服泽泻散,外敷青蛤散。也即鼻孔口湿疹。
鼻
人体解剖名称。与解剖学同名器官相同。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天牝、玄门、元门、神庐。鼻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额外名頞,前下端隆起之顶部名鼻准,頞至鼻准部分名鼻柱,前下两孔名鼻孔,孔内有鼻毛,鼻孔深处名鼻隧。《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鼻赤
病证名。系指鼻准红赤,经久难愈的病证。见《平治会萃》卷三。即酒齄鼻。详见该条。
鼻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鼻臭
病证名。即鼻出臭气,多伴有流出脓样黄浊涕。临床常见属风火热毒郁蒸鼻窍的鼻渊症。如恶臭难闻,鼻涕带血丝,颈部有肿块者,可能为晚期鼻渊癌。
鼻穿
经外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
鼻疮
病名。系指鼻窍中生疮,状中粟粒,干燥疼痛,甚则鼻外色红痛似火炙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二九。本病之病因,《医宗金鉴》卷六五认为:“由肺经雍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成此疮。”治宜清热解毒,可服黄连解毒汤加紫花地丁等。反复发作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也可外涂黄连膏、美蓉膏。
鼻大衄
病证名。或名大衄。指鼻腔衄血,兼见口、耳出血。《诸病源候论》:“鼻大衄者,是因鼻衄而口、耳、鼻皆出血,故云鼻大衄也。”《圣济总录》载述此证由劳伤过度,府脏生热,热乘血气所致。用远志汤、苦参汤、牡蛎散等方治疗。参见鼻衄、大衄条。
鼻道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医学入门》,也即鼻隧。详见该条。
鼻疔
病名。系指鼻内生有疔疮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医宗金鉴》卷六五:“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俱作浮肿。”本病多由肺经火毒凝结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止痛排脓。参见疔疮条。
鼻洞
同“鼻孔”。《灵枢·忧恚无言》:“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顽颡不开,分气失也。”
鼻风
病证名。出《幼科金针》。指新生儿因鼻塞不能吃奶。多为感受风寒所致。治宜解表理气,用《幼科金针》消风散(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
鼻干
证名。系指鼻内干燥无涕的病证。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引起鼻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热所致。症见头痛发热,鼻干脉浮。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二是由肺燥引起,症见鼻干无涕,伴有干咳、咳血等症,宜养阴清肺,用清燥救肺汤加减;三是由肾阴亏损所致,症见鼻干、潮热、舌红少津等,宜养阴润燥,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玄参。四是由阴虚肺燥所致者,症见口燥鼻干,咽痛口糜,五心烦热,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鼻疳
病证名。疳疾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又名疳(匿^虫)、鼻(匿^虫)疮。症见鼻塞赤痒,连唇生疮,涕多而黄,皮肤枯焦,肌肤枯瘦,手足潮热。由乳食不调,上焦积热,壅滞肺中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五福化毒丹。若有湿热,鼻下两旁色紫微烂,痒而不痛,脓汁浸淫,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栀子、泽泻。外搽青蛤散。
鼻疳疮
病名。系指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渗液浸淫、糜烂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又名鼻疳、鼻疳蚀、鼻(匿^虫)疮、疳鼻等。小儿多患此病。本病多因肺胃积热,或由风湿之气壅成内热所致。治宜清肺胃湿热。外敷黄连粉或青蛤散等。参见鼻疮条。
鼻疳蚀
病名。系指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糜烂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疳疮。详见该条。
鼻槀
病证名。系指鼻中少涕,干燥枯槁的病证。《难经·五十八难》:“毛发焦,鼻槀,不得汗。”本病多因外感热病或肺阴亏虚以致鼻失荣润引起。治宜润肺生津。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本病类似今之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鼻隔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医学入门》,指鼻中隔。
鼻骨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鼻汗
证名。指鼻上多汗。《医林绳墨·汗》:“或有鼻汗者,凡遇食饮汤饭,则鼻上多汗,此肺虚乘热也。宜以益肺凉血,可用人参固本丸。”参见汗证条。
鼻洪
病证名。系指鼻衄严重的病证。《大明诸家本草》:“茜草,……止鼻洪。”参见鼻大衄条。
鼻环
经外穴名。据《刺疔捷法》载述:此穴“在鼻两旁环笑缝中。”即鼻翼向外隆突最高点与面相接之处。主治疔疮,酒齄鼻等。沿皮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鼻环疔
病名。系指鼻翼两旁生疔的病证。《疔疮要诀》:“此疔生在笑缝中。”参见鼻疔、迎香毒条。
鼻交
经外穴别名。即鼻交頞中。见该条。
鼻交頞中
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无具体位置记述。《中国针灸学》改称鼻交,定位于鼻骨最高处微上陷中。沿皮刺0.3-0.5寸。
鼻隧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鼻前孔到鼻后孔整个鼻道而言。出《灵枢·师传》。
鼻涕
人体分泌物之名称。见《诸病源候论》卷二九。即涕。详见该条。
鼻梃
病名。
①系指鼻中息肉。详见鼻息肉条。
②系指鼻腔内恶性肿瘤。
鼻通
经外穴别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即上迎香。见该条。
鼻痛
证名。指鼻腔内疼痛。《诸病源候论·鼻痛候》:“肺气通于鼻,风邪随气入于鼻中,搏于血气,邪正相击,气道不宣,故鼻痛。”亦可由痰火郁阻清窍而发。临床除鼻痛(多为隐痛)外,常兼有口舌干燥等证。宜宣肺通窍,用藿香正气散、祛风通气散;痰火盛者,宜二陈丸加黄芩、桔梗、栀子、麦冬;鼻痛、鼻干、咽燥、微咳,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如因醇酒厚味所致,方用甘露消毒丹。
鼻頺
病名。系指鼻涕下流的病证。頺,《正字通》:“颓字之伪。”其病因,《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治宜用防风通圣散加减。参见鼻渊条。
鼻齆
证名。
①系指鼻塞、嗅觉失灵的病证。又名齆鼻。《诸病源候论》卷二九:“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齆也。”
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如《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有“王谟齆鼻,言不清畅”的记载。
鼻齆息肉
病名。系指鼻中生息肉、阻塞鼻道,呼吸不利的病证。见《景岳全书》卷二七。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加黄芩等。也即鼻息肉。详见该条。
鼻息
病名。系指鼻孔内生肉塞满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卷七。即鼻息肉。详见该条。
鼻息肉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参见肉蝼蛄条。
鼻掀胸挺
证名。指呼吸困难时所呈现的鼻翼煽张、胸部挺满的症候。喘息之甚者始见此症。参见喘促、喘满等条。
鼻蕈
病名。
①系鼻息肉之别称。详见该条。
②系指鼻腔内恶性肿瘤。
鼻痒
病名。系指鼻中有痒感的病证。《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
鼻渊
病名。指鼻腔时流浊涕的病证。俗名脑漏。《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沈金鳌谓此病:“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而成。或饮酒多而热炽,风邪乘之,风热郁不散而成。”(《杂病源流犀烛·鼻病》)。临床可分之为急性、慢性。急性除鼻流浊涕外,多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表证。宜清散风热,用苍耳散、辛夷散、防风通圣散等方;慢性则病期较长,症现鼻塞,频流浊涕而气臭,嗅觉明显减退,头额胀痛等。宜清泄肺热,用辛夷清肺散、取渊散等方。鼻渊多见于急慢性副鼻窦炎,亦可见于重症慢性鼻膜炎。
鼻齄
病名。即酒齄鼻。又名赤鼻。指鼻呈红色或紫红、紫黑色。前人认为肺热体质及阳明血热者,易患此病。或谓嗜酒者,较易发病。《嵩崖尊生全书》卷六:“鼻齄,阳明血热,大半得之好酒,肺受热郁,得热愈红;亦或热红遇寒,污浊凝结,见紫黑。治宜化滞血、生新血,兼祛风热,用丹参、生地、当归、红花、山栀、桑皮、防风、荷叶煎服。若素不饮酒,肺风也,加荆芥;亦或脏中有虫,加去虫药。”《证治准绳·杂病》:“鼻赤,亦名酒齄鼻,乃血热入肺也。肺气通于鼻,鼻为清气出入之道路,多饮酒人,邪热熏蒸肺叶,伏留不散,故见于鼻,或肺毒有风热,虽不饮酒,其鼻亦赤,谓之酒齇,盖俗名也。”治疗可用枇杷叶拭去毛,不须涂炙、锉细煎浓汤,候冷,调服消风散;亦可选用升麻防风散、泻青丸等方。参见酒齇鼻条。
鼻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以针刺鼻部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1960年始见报道。该疗法认为鼻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其穴位以《灵枢·五色》中的记载为依据,与面针定位有异。身体各部疾患均可取相应穴位治疗,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鼻痔
病名。系指鼻内息肉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的病证。其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认为:“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治宜内服辛荑清肺饮,外以硇砂散逐日点鼻。详见鼻息肉及取鼻痔秘法条。
鼻中息肉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即鼻息肉、鼻菌、鼻痔,详见各该条。
鼻肿
病证名。系指鼻部肿大、疼痛异常的病证。其病因,《石室秘录》卷一认为:“鼻肿者,乃肺金火盛也。”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用仙方活命饮或凉膈散加减;后期可养阴清热,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鼻柱
人体部位名。指鼻的中央隆起部分,又称鼻茎、鼻梁、齃。俗称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诊察肝及三焦病变。《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医宗金鉴》:“两孔之界骨,名曰鼻柱。”
鼻柱内
指鼻中隔。由鼻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三骨组成。
鼻赘
病名。
①系指鼻息肉。《冯氏锦囊秘录》卷六:“湿热之气,……得以上炎,为鼻生赘。”参见鼻痔条。
②酒皶鼻而进入肥大期者,称鼻赘。证治同酒皶鼻。
鼻准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又名准头、鼻尖、面王。《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也即现代解剖学所谓鼻尖。
鼻准红赤
病证名。系指鼻尖红赤,经久不愈的病证。见《医学集成》卷二。也即酒齄鼻。详见该条。
笔管癣
病名。指圆癣之形小者,因其外形小如笔管故而得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详见圆癣条。
《笔花医镜》
医学门径书。四卷。清·江涵暾(笔花)撰于1824年。卷一总论四诊八纲、伤寒、时疫诸症;卷二内科诸证;卷三儿科;卷四妇科。均先论后方,内容简要,流传较广。现存数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毕拱辰(?-1644年)
明代人。一作拱宸,字星伯,号提孱居士,山东掖县人。工诗文,善读书,博览诸书,后由传教士汤若望处获邓玉函之《人身说概》一书,颇为西医之脏腑图说所折服,遂将该书刊刻于世。对于西洋医学在我国之传布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毕荩臣
明代医生。1595-1642年,字致吾,新城(今属山东,一说河北)人。初习儒,后以家贫而改习医,拜名医刘南川为师,尽得其传。以医术高明,尤善治痘疹及伤寒见长,而入太医院,授太医院吏目,其医德高尚,不计贫富,一视同仁,颇得好评,后殁于战乱。
闭
①病证名。指中风闭证。《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最要分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
②病证名。指大便或小便闭而不通。《素问·举痛论》:“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
③病证名。意指阻塞。《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灵枢·九针十二原》:“闭虽久,犹可决也。”
闭藏
冬季生机闭塞伏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
闭环
针灸学术语。指针刺拔针后,用指扪闭针孔,使经气正常运行。《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经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闭口疔
病名。出《治疗大全》。参见人中疔条。
闭癃
病名。《灵枢·本输》:“实则闭癃。闭癃则泻之。”详癃闭条。
闭气
气功术语。行气的一种。参见“行气”条。
闭暑
病名。内有暑气郁伏,外为风寒之气所闭的病证。《医学心悟》卷三:“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闭之也。”证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为风寒;口渴,烦心,为暑。治宜祛暑,兼发散风寒,用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参见暑病条。
闭证
病证名。以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或昏迷不省,身热肢厥为特征,多属中风或热病邪入营血内闭所致。《证治汇补》:“闭者,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然在内,但与开关利气,则邪自散。”《冷庐医话》:“闭证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气壅塞,语言蹇涩,宜用开窍通络,清火豁痰之剂。如稀涎散、至宝丹之类。”
痹
①病名。临床以关节、肌肉痛和肢体(以上下肢为主)拘急,甚则影响屈伸为主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筋、骨、气血痹阻所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症因脉治》卷三:“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需斟酌风、寒、湿邪之轻重和具体症情予以施治。亦有属于热痹,宜清热祛邪,宣痹止痛;瘀血痹者,用《医林改错》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参见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等条。
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多种疾病(包括风、寒、湿痹等在内)。《中藏经》:“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除前述诸痹外,包括周痹、众痹、气痹、血痹、肌痹、筋痹、脉痹、心痹、肝痹、脾痹、肾痹、肺痹、顽痹、胞痹、肠痹、痛风、走注、十二经筋病等。参见有关各条。
痹气
古病名。出《灵枢·官针》。泛指气血痹阻所致的病证。多因阴气盛、阳气虚、气血滞涩、痹阻不通而发病。其症以身冷、身痛为主。《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圣济总录·痹气》:“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内经》主张用针灸治疗,世用温补鹿茸丸、补益黄芪丸等方治疗。参见痹条。
痹热
犹言热痹。《素问·痹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蓖麻子拔毒法
外治法之一。主治痈肿使毒外泄之方法。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其方法步骤系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按患处大小剪取绢,于绢上匀铺蓖麻泥(如膏药状),敷贴患处,用布扎好,痛止即取下。孕妇忌用。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