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注洗冤录集证》
法医学著作。五卷。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辑,阮其新补注。本书是《洗冤集录》增补注释本的一种,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参见洗冤集录条。
哺露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
①指哺露疳,多因胃弱所致。《幼科发挥》:“有胃热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治宜补益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减。同时应注意调护,改进喂养方法。
②即哯乳。详该条。
哺露疳
病证名。又称乳痨,《诸病源候论》名为哺露。指小儿因乳积成疳,面黄肌瘦,筋骨显露,时有低热。由脾胃虚弱,乳食不消,而致气血亏损所致。亦属脾疳的范围。治宜调理脾胃,并改进乳食。
哺乳疳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指哺乳失宜而致疳证。症见形体消瘦,毛发痿黄易脱,面色黄黯,腹部胀大,时有潮热,皮肤松弛,囟门低凹,头骨不合等症。由于小儿长期缺乏营养,或乳食伤脾,以致脾胃积热,灼损津液而成。治宜健脾磨积调气,用养脾消积丸。
不辨三光
古代眼科名词术语。系指患眼视力丧失,已无光感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头旋犹如热病相似,俗称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多,冲入眼内,致令失明,……眼前昏黑,不辨三光,初觉有患,宜服泻肝汤、磁石丸立效。”参见犹见三光条。
不赤而痛
证名。出《银海精微》卷三。指内、外障眼疾不红赤而疼痛的证候。参见白眼痛及痛如神祟条。
不传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感伤寒,正气充足、邪势轻微时,可不向里传变;或病程不论长短,主证主脉不变者,为病邪仍在一经,均称不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不得眠
证名。即不寐症。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不得前后
证名。前指小便,后指大便。
①二便不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灵枢集注》:“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
②大小便失常。《类经·厥逆》:“不得前后者,或闭结不通,或遗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谓也。”
不得卧
证名。
①不寐症。出《灵枢·大惑论》详见不寐、不得眠条。
②不能平卧之症。《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详见喘条。
不得偃卧
证名。不得仰天平卧。又称不能正偃。多因肺气壅盛或胃中不和,逆气迫肺所致。见《素问·病能论》:“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能偃卧。”常见于风水、水肿、哮喘等疾患。参见有关各条。
不定穴
穴位分类名。即阿是穴。又名天应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参见阿是穴条。
不伏水土痢
病证名。易地生活,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当地水土而致下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即水谷痢是也。”
不伏水土肿
病证名。因水土不习惯而发生的水肿、下利、食减、烦满等症。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谓人乍离原来的生活环境,气候既殊,水土亦别,因而生病,故云不伏水土。其病状为身体虚肿,或下利不能食,烦满气上也。治宜胃苓汤。
不更衣
指不大便。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古人登厕前须更衣。不更衣者,即不大便之意。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
不护场
证名。论述痈疽疮疡基底部肌肤反应不能局限而向外扩延之证候。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不护场是与护场证候相对应的。参见护场条。
不精
病理生理学名词。精气不足,指老年人而言。《素问·评热病论》:“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不寐
病证名。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出《难经·第四十六难》。《内经》有夜不瞑(见《灵枢·营卫生会》)、目不瞑(见《灵枢·大惑论》)等名称。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失眠等。应辨别虚实。虚症多因阴血亏损、中气不足或心脾两虚所致。因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者,常兼虚火偏亢,证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甚则五心烦热,多汗、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为主,火亢则兼降心火,方用酸枣仁汤、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中气虚弱者,证见失眠,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以补气为主,方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心脾两虚者,证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寿脾煎等。因胆虚所致者,详见胆虚不眠条。实证不寐,有外感时邪和内邪滞逆之不同。外感时邪者,有表热不得卧、里热不得卧、半表半里热不得卧、血热不得卧、气热不得卧、余热不得卧、虚烦不得卧等。各详该条。内邪滞逆者,有痰浊内浊、水气凌心、肝火、胆火、胃中不和数种。痰浊内阻者,症见不寐,呕恶胸闷,苔腻脉滑,治以化痰为主,用温胆汤加减。水气凌心者,症见不寐而心下动悸,胸中漉漉有声,治宜逐饮祛湿,用平胃散、控涎丹等方。肝火、胆火、胃中不和者,详见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等条。
不寐多困
病证名。指失眠而困倦。《幼科铁镜》:“婴儿不睡有二:一心虚,二胆虚。睡中不闻人声,忽醒而不寐者,此心血不足。宜人参安神丸(麦冬、人参、当归、黄连、枣仁、生地、茯神)。有睡中稍闻人声响动,即惊而不寐者,此胆虚之极。宜用参竹汤(麦冬、人参、竹叶、甘草、半夏、小麦、粳米、陈皮、生姜)。亦有因胃热而卧不安者,宜清胃,用竹叶石膏汤。”
不内外因
病因学术语。指一类病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圻,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实际上亦属致病外因的范围。
不能近视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不能食
证名。食欲减退,甚则不进饮食。出《素问·评热病论》。不能食,一般为脾胃俱虚之病。治当补益脾胃,宜补中益气汤。脾胃中或有积滞,或有实火,或有寒痰,或有湿饮,而元气未衰,邪气方甚者,可稍用消导,而仍以补益为主,宜异功散、香砂枳术丸。其有挟郁者开之,宜育气丸;动气者平之,宜异功散加木香、沉香;上焦湿热阻气者开提之,宜枇杷叶、苏子、杏仁、黄芩、降香、土栝楼皮;胃伤恶食,络虚风动浮肿者和解之,宜人参、檀香泥、新会皮、炒荷叶蒂、炒粳米;心营热入,胃汁全亏,不饥不食,假寐惊跳者调摄之,宜鲜生地、竹叶心、金银花、火麻仁、麦门冬、生知母;脾胃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膨胀,连年累月,食减嗜卧,口无味者通快之,宜消谷丸;腹中虚冷,不能食,食辄不消,羸弱生病者温暖之,宜苍术丸;时病后,胃气未和,知饥不纳者调养之,宜茯神、枣仁、川石斛、知母、鲜莲子、鲜省头草。
不能正偃
证名。不能仰卧。《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于肺也。”
不迁正
运气术语。司天之六气不得应时而至,多因前一司气太过(不退位),引致下一司气衍迟,因而气候失常。《素问·刺法论》:“司天不得其迁正者,即前司天以过交司之日。即遇司天太过有余日也,即仍旧治天数,新司天未得迁正也。”
不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在上管两旁各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纳呆,噫酸,以及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胆绞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不胜毒者以薄药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虚弱,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针灸治疗的原则。出《灵枢·经脉》等篇。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只须按经取穴治疗,而不必分补泻,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并列。《类经》:“言本无虚实之可据,而或有邪正之不调者,但求所在之经以取其病也。”
不时泪溢
病证名。多因泪点外翻、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阻塞等引起。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并不时溢出睑缘,流淌面颊。一般泪液清稀,泪下无热感,眼部不红不痛,属冷泪。泪道阻塞者,可酌情搽冲及手术治疗。肝肾阴虚而见冷泪者,宜补益肝肾,可用左归丸或菊睛丸加减。详见冷泪条。
不识人
证名。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或见于中风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或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或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或为温病热盛,邪陷心包,神昏谵语。或为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
不食
证名。食欲减退,甚则不进饮食。见《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参见不能食条。
不嗜食
证名。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上逆,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不死药
古代传说可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物。《韩非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这类传说从养生的角度体现了人类要努力把握自我命运的一种早期尝试,含有一定积极因素。
不退位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不谢方》
方书。又名《世补斋不谢方》。一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不锈钢针
针具名。现代一般多采用铬镍合成的不锈钢制成针具。具有硬度强、质地韧、富有弹性和不易锈蚀等优点,为临床所常用。
不月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指经闭,或月经不按月来潮。参见经闭条。
不月水
病证名。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不孕
病名。出《素问·骨空论》:“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又名无子、全不产、绝产、断绪。凡生育年龄的妇女,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未避孕而未怀孕者;或曾有孕育,而又两年以上未怀孕者,称为不孕。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在女子方面,有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者,如五不女;有因后天性病理变化者,常见肝郁、血虚、痰湿、肾虚、胞寒、血瘀等引起冲任失调,难以摄精受孕。在男子方面,“更当察其男子之形气虚实何如。有肾虚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有禀赋微弱,气血虚损者;有嗜欲无度,阴精衰惫者。各当求其源而治之”(《妇人大全良方》)。治疗详见肝气郁结不孕、血虚不孕、痰湿不孕、肾虚不孕、胞寒不孕、血瘀不孕等条。
不粘膝
证名。髋关节前脱臼之证候。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即因该关节脱臼引致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延长之畸形,因患肢膝关节外展不能与健侧膝相关,故称之为不粘膝,是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证候的重要依据之一。参见胯骨出条。
《不知医必要》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梁廉夫撰。刊于1880年。作者鉴于不少医生抄用医方歌诀治病,往往不能切中病情,造成误治。故参酌前人方书,撮要论述临床诸病辨证及其治疗方剂,以供不知医或初学医者参考运用。卷首简述诊法;卷一-三分述内科杂病、儿科;卷四妇科、外科。每科又分病记述,有论有方,内容简要。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不子
病名。即不孕。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详该条。
布巾兜提法
医疗技术名。整复颈椎脱位之上骱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此法适用于颈椎之半脱位整复。其法:令患者正坐于桌旁之低凳上,头约与桌面平,术者坐于桌面上,以双脚踏于患者之双肩上,并用布巾以兜住患者下颌及枕骨后部位作结,交于左右两耳部,然后系于术者之颈部,术者用双手向上提拉,用双脚向下踏,作拔伸牵引,借以徐徐用力使半脱位之颈椎复归原位。
布气
气功术语。即现代所说的向他人发放外气以治病。系道教气功疗病法之一。据《抱朴子内篇》载,发外气治病,早在汉魏时代就流传于民间方士、道士中。隋唐以来气功服气类道书中,把发气、采气为他人治病称为“布气法”,把远距离发气治病称为“遥禁法”。这类功法的具体施行,在《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胎息秘要歌诀》、《摄养枕中方》、《服气十事》、《神仙传》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内丹家一般不讲布气治病。宋以后道书中即很少见到言此类功法者,只有一些游行于民间的道士尚有行此道者,散见于文人笔记中。如《东坡志林》卷二:“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与气。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谓之布气。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座,为布气,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
布针
针具之一。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类证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布指
脉学术语。指切脉的指法。切脉者手指布置的方法。一般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先以中指端按定病人寸口脉的关部(以掌后高骨处为准),继以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根据患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距离,高大者,指距稍宽,矮小者,指距稍密。
步
①行走。《素问·五脏生成》:“足受血而能步。”《灵枢·天年》:“三十岁,五脏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②散步,缓行。《灵枢·经脉》:“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
③指跨出一步的距离。《灵枢·五色》:“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
④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一年分六步(即客气、间气)。平均每步各主四个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素问·至真要大论》:“间气者,纪步也。”
步郎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步廊。参见该条。
步廊
经穴名。见《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步郎。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及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和第五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步引
导引术语。指以立式与走式姿势为主的一类导引方法。《汉书·艺文志》中载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
钚铫
经穴别名。即环跳。见该条。
部
①指脉诊的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
②指色部。脏腑之气呈现于面的区域分部。如左颊属肝,颏属心,鼻属脾,右颊属肺,颐属肾等。《素问·举痛论》:“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部骨陷
病状名。指五脏所分属面部的各个部位出现的病色深陷入骨的征象。《灵枢·五色》:“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
部主
①六气运行的主气与客气之间的主宰与从属关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明其气数。”
②指所属部位。《灵枢·决气》:“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白虎候
出《诸病源候论》。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
白虎历节风
病名。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简称白虎历节、历节。又名痛风。《丹溪心法》:“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张氏医通·痿痹门》:“按痛风一证,……《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详见痛风、历节风条。
白虎摇头
针刺手法名。又名赤凤摇头。《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指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同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去瘀的作用。
白虎证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出《幼科发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作白虎候:“其状身微热,有时啼唤,有时小冷,屈指如数,似风痫,但手足不瘈疭耳。”
白滑半边舌
诊断学名词。见《伤寒舌鉴》。指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由痰饮壅郁于肺或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病所致。前者治宜温肺散寒,后者治宜和解少阳。
白滑腻苔
诊断学名词。苔白厚腻,苔上津液较多,如稠厚豆腐浆敷在舌上。多因脾阳不振,寒湿痰饮停聚所致。治宜温中健脾,化湿祛痰。
白环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玉环俞、玉房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布有臀下皮神经,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下神经和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主治遗精,疝气,白带,血崩,大小便不利,腰髋痛,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白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出《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症见颜色干枯,目下赤,口干舌缩,心中恍惚,四肢烦重。内服地黄当归汤,外用灸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白茧唇
病名。本症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神志症状明显又兼痰涎壅盛者,可清热涤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白芥子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即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斜和关节寒痹等。也有加用它药物专治冷哮的。如《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共为末,入麝香1.5克,杵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二炷香足去之,十日后涂一次。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学著作。北京、沈阳、兰州、新疆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合编。本书选录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余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为18类,每种草药有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北山黄公
隋代医生。原名已佚,昌宁(今属山西)人,生平欠详。治病每令患者先安寝适饮食,以针药治之,每有奇效。
备化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土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如何而名?……土曰备化。”张景岳注:“土含万物,无所不备;土生万物,无所不化。”
《备急灸法》
灸法专书。一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初)闻人耆年编。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图说。有一定临床价值。《骑竹马灸法》介绍了痈疽发背的一种灸法,其取穴法十分独特。《竹阁经验方》记录了30多个验方亦多为有效。现有《三三医书》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医方著作。三十卷。又名《千金要方》。(《道藏》作九十三卷本,内容同)。唐·孙思邈撰于七世纪中期。作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一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二-四妇科病;卷五儿科病;卷六为七窍病;卷七-十诸风、脚气、伤寒;卷十一-二十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二十一消渴、淋闭等症;卷二十二疔肿痈疽;卷二十三痔漏;卷二十四解毒并杂治;卷二十五备急;卷二十六食治;卷二十七养性;卷二十八平脉;卷二十九-三十针灸孔穴主治。“总篇二百三十三门,后方论五千三百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此书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成就、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尤其可贵的是孙氏的医德足为万世法。现存元刻本、多种明刻本、二十余种清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日本藏宋本。
背(月吕)
人体部位名。(月吕),同膂,指脊骨部。背(月吕)。即背脊部。《素问·标本病传论》:“脾病身痛体……三日背(月吕)筋痛。”
背(月吕)筋痛
证名。背脊椎骨两侧的膂筋肌肉疼痛。(月吕),同膂。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由脾、肾疾病邪侵膀胱经脉所致。
背
①身体后面,颈以下,腰以上的部位。
②背部、腰部、骶部的总称。
背包生
病证名。指产儿脐带绕颈。《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转身时,偶然脐肠盘于项上,牵系不能即下者,俗名背包生。亦宜推入,轻轻拔去,然后用力。”详碍产条。
背第二侧线
经穴定位线。距背正中线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过处。分布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噫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各穴。
鼻疽
病名。系指鼻柱壅肿,两窍不通,焮痛等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银花甘草汤加减。因忧思内伤而致者,应固护肺脾。参见痈疽条。
鼻菌
病名。
①系鼻息肉之别称。见该条。
②系指鼻道恶性肿瘤。
鼻孔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师传》。系指今之鼻前孔,为呼吸出入之门户。
鼻孔煽张
证名。见《医学心悟·鼻》。即鼻扇。参见该条。
鼻沥血
病名。系指鼻中衄血的病证。出《兰台轨范》卷五。即鼻衄。详见该条。
鼻梁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也即鼻柱。详见该条。
鼻流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涕出不止,灸两鼻孔与柱齐七壮。”《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鼻流。在鼻孔口,禾髎穴上方,正鼻孔口之中间处。主治中风,面瘫,鼻塞,流涕,及嗅觉减退,鼻炎,三叉神经痛,咀嚼肌痉挛等。斜刺0.3-0.5寸。
鼻流清涕
证名。又名鼻鼽。指鼻腔内不断流出清涕,或可兼见打嚏等证。《灵枢·忧恚无言》:“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鼽嚏。”《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致也。”临床上常突然发病,鼻流清涕,鼻腔作痒,喷嚏频作,或鼻塞流清涕,或兼有头痛、发热等症。宜宣肺疏散,用清肺止流丹、苍耳散、细辛膏等。慢性发作、体虚者,宜加黄芪、白术等药。参见鼻鼽条。
鼻流浊涕
证名。指鼻腔流出稠浊液体。一作鼻渊。见《医学入门》。《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鼻渊其症,鼻流浊涕或稠涕。”可见于重感冒、鼻炎、副鼻窦炎等病。参见鼻渊条。
鼻聋
病名。泛指鼻不闻香臭的病证。此乃鼻病中一种常见症状。《外科大成》卷三:“鼻聋者,为不闻香臭也。”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鼻毛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生长于鼻孔内之毫毛,有屏蔽尘埃的作用,见《疡医大全》卷十二。若随意剪拔鼻毛常可诱发鼻内疖。
鼻苗
人痘接种法之水苗法、旱苗法、痘浆法,均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即鼻苗。参见人痘接种法。
鼻衄
证名。指鼻出血。《内经》对此有丰富的论述。《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千金要方》卷六。《证治准绳·杂病》:“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动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所致者,属内所因。饮酒过多,啖炙煿辛热,或坠车马伤损致者,皆非内、非外因也。”鼻衄,食少体倦,而赤,神情恍惚者,宜茜草丸、伏龙肝汤施治;鼻衄量多者,宜茅花汤。外治可用十散塞鼻,山栀炭吹鼻,白矾末吹鼻等法,又可用温水浸足法。阴虚衄血者,宜用大剂量生地煎服。此证可见于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参见衄、衄血条。
鼻鼽
证名。指鼻流清涕。《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鼽、嚏。”《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鼽兼见鼻痒、喷嚏,呈急性、间歇性发作,甚则头痛,耳鸣者,可用温肺止流汤。鼻鼽可见于感冒、鼻炎等病。参见鼻流清涕条。
鼻茸
病名。系指鼻中长有息肉的病证。详见鼻息肉条。
鼻如烟煤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烟煤状。戴天章谓:“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见陆懋修《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多见于重证温热、温疫、温毒病。
鼻塞
证名。鼻腔阻塞,多兼呼吸不利,并可影响嗅觉。《类证治裁·鼻口症论治》:“肺感风寒,则鼻塞声重,参苏饮、羌活汤;若风热壅肺,亦致嚏涕声重,宜疏散,菊花茶调散;肺火盛鼻,宜清解,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闻香臭,毕澄茄丸。”鼻塞多属外感所致,故一般在解表、驱寒、祛风、清肺等治法后,均可缓解。参见感冒、伤风等条。
鼻扇
证名。即鼻孔煽张。指两鼻翼张合煽动。《医述》引林慎庵:“鼻扇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为肺绝。初病鼻扇,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实热居多;久病鼻扇喘汗,是为肺绝不治。”
鼻生红线
病名。系指鼻中生红线,动则痛剧的病证。见《石室秘录》。即鼻祟,详见该条。
鼻酸
病名。系指鼻内有酸楚感。《古今医统》:“鼻酸,乃痰火所为。”宜凉膈散加减治疗。
鼻祟
病名。系指鼻中生红线,少动则剧痛的病证。本病是因饮酒所致的一种怪病,故云祟。又名鼻中红线。治法:用人乳调冰硼散末轻点红线中间。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