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疮
病名。出《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见该条。
热气
①六气之一,夏令主气,也是自然界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
②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因气机不宜,阳气郁积而变化为可导致疾病的邪气。《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③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热迫大肠
病证名。指急性、热性的腹泻病变。由热邪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所致。症见腹痛,暴注下泻,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干,脉滑数等。
热呕
证名。因胃热、胃热伏暑、伤寒伏热、湿热内蕴所致的呕吐。其证食入即吐,呕吐不止,心烦喜冷。《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挟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伴见口干面赤,二便不畅,脉洪数等。方用小柴胡汤、竹茹汤、大黄甘草汤等。参见胃火呕吐条。本证见于肝胆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
热逆
热邪冲逆于上。《素问·水热穴论》:“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
热秘
病名。由热积大肠所致的便秘。又名阳结。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证见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身热面赤,唇焦口燥,肠胃胀闷,喜冷等。《万病回春·大便闭》:“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证治要诀·大便秘》:“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大肠热积,宜四顺清凉饮,吞润肠丸或木香槟榔丸。”《金匮翼·便秘统论》:“热秘者,热搏津液,肠胃燥结,伤寒热邪传里,及肠胃素有积热者,多有此疾。”用大黄饮子。《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苔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宜用清热攻下之法,三黄枳术丸主之。”参见大便秘结、阳明腑病、阳结各条。
热论
①《素问》第三十一篇篇名。本篇对热病的概念、分类、成因、症候、传变规律、治疗大法、预后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是学习和研究热病的重要文献。
②古医籍,现已亡佚。《素问·评热病论》:“且夫《热论》: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热漏
病名。指漏症合并有明显下血者。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证治可参见血漏条。
热淋
病名,因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的淋证。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主证为小便短数,热赤涩痛,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腹痛,烦渴等证,甚至尿中有血。治宜清热利湿,用矍麦汤、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方。本病见于急性泌尿系感染。以诸淋多属于热,故或有将诸淋总称为热淋者(见《医学心悟·热淋》)。参见淋条。
热痢
病名。由肠胃酝热所致的痢疾。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时病论》卷三:“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证见里急后重,身热腹痛,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小便热赤,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而秽,脉滑数而有力,舌苔黄腻等。治宜清热解毒,消荡积滞,用白头翁汤、芩连芍药汤、香连丸等方,益以楂肉、槟榔、川军等药。参见痢疾、燥热痢、湿热痢等条。本证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爇
灸灼,与焫同。《周礼·春官》:“凡卜,以明火爇燋。”《千金要方》:“众蛇毒……灸螫处三七壮,无艾,以火头称疮孔大小爇之。”
焫(ruò,音若)
①同“爇”。焚烧,热灼。《素问·气交变大论》:“火燔焫,水泉涸。”
②指一种利用燃烧草药熏灼治病的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弱证喉癣
病名。实为喉癣之虚证。其发病原因,《咽喉脉证通论》认为是因酒色过度,或劳碌忧郁所成;而《喉科杓指》卷二则认为是虚火上炎,攻喉发癣。症状为喉间红筋红瘰蔓延而生,吞咽不利,喉干声哑,夜间发热,六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选四物汤、知柏地黄汤等,可选加元参、麦冬、女贞子、何首乌、阿胶等。外用吹喉药。参见喉癣条。
弱脉
脉象名。脉来细软而沉,柔弱无力。常见于气血不足。
弱风
八风之一,指来自东南方的虚风,参“八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弱刺激
针灸术语。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针刺时用细短针具,低频率,小幅度,短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灸治则以小炷,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适用于体质较弱,耐受性较差,或情绪紧张,易于晕针晕灸的患者。
弱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又名膈虫病。《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状如瓜瓣。”“弱虫又名膈虫,令人多唾。”参见九虫病条。
弱
①虚弱,不强壮。《灵枢·五变》:“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
②柔软,松弛。《灵枢·五变》:“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③脉象名。脉搏软而无力。《灵枢·禁服》:“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素问·平人气象论》:“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
④指人的婴幼时期。《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⑤指卑湿。《素问·异法方宜论》:“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挼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用手掌轻压在治疗部位上作短促的揉搓。《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
润燥化痰
即润肺化痰。详该条。
润燥
治法之一。即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证分内燥、外燥两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治疗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故润燥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大类,具体又有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等。详各条。
润下
治疗学术语。又称缓下。泻下法之一。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等。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如麻子仁、杏仁、郁李仁、蜂蜜等。如因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大肠燥结者,宜润燥与泄热通便相结合,代表方如麻子仁丸。
润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治疗燥痰的方法。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声音嘶哑,舌红苔黄而干等。常用贝母、栝蒌、沙参、麦冬、梨皮之类。
闰以太息
生理学术语。指正常呼吸中,时有一次较长的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张景岳注:“闰,余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谓闰以太息。”
《瑞竹堂经验方》
医方著作。十五卷。元·沙图穆苏撰。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采方310余首。选方较为精要,或选自各家方书,或采录见闻中经验效方。现尚存1795年日本复刻的十五卷本。但国内在清初时本书曾一度失传,故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改编为五卷本,分为调补、消导、劳伤、遗浊、喘嗽等24门,另附补遗一卷,共180余方。现存日刊活字本、清光绪当归草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锐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锐针
锐利的针。或释作镵针。《灵枢·四时气》:“疠风者,素(索)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类经》张介宾注:“刺而肿不退者,复刺之。当用锐针,即镵针也。”
锐疽
病名。疽发于尾骶骨尖端、即尻的部位者。《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古代认为此为一种恶疽,常危及生命。即鹳口疽。详见该条。
锐骨
手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即“尺骨小头”。《灵枢·本输》:“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
锐发
指耳前曲周部下的头发。禾髎穴在此发尖处,《素问·气府论》:“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锐发下各一……”
锐毒
病名。系指右耳后高骨处所患之有头疽。见《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后发、耳后疽、耳后毒等。其证同夭疽,治法参见有头疽条。
软懒症
证名。四肢倦怠软懒之证。见《理虚元鉴》。因伤食劳倦,思虑过度或房室不节,致脏腑内伤,复感外邪而成。证见四肢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思饮食,或见恶寒发热、脉沉迟软弱。迁延日久,则见黄肿、痰嗽、潮热等症。治宜先去病邪,再益气养血。起于忧惊思虑者,以交固心肾药善后。参见虚劳、虚损条。
软脚瘟
病名。瘟疫见两足痿软者。一名湿温症。《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软脚瘟,即湿瘟症,便清泄白,足肿难移是也。”治宜清热祛湿,用苍术白虎汤、增损双解散。升降散等方。参见瘟疫、湿温条。
软坚散结
治疗学术语。指用软坚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有形病证的方法。软坚药物味多咸。《素问·脏气法时论》:“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如痰浊凝聚的瘰疬、瘿气,宜消痰软坚散结,用浙贝、海藻、昆布、牡蛎等。久疟而脾大,宜软坚破结,用醋泡鳖甲、三棱、莪术等。此外,热结胃肠的便秘,用芒硝等咸寒软坚泻下,亦属本法范围。
软坚除满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下法。坚,指干燥的粪便。用润下通便的药物治疗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的治法。常用药物有玄参、大黄、芒硝等。
软痹
病名。因湿热相火,肝肾不足所致痹厥不仁,软缓无力之证。《医学入门》卷五:“软痹者,乃膏粱火乘肝肾,以致血气涩,则痹厥不仁,虚则软缓无力,或麻木不举。”治宜滋补肝肾,驱风祛湿,选用虎潜丸、肾气丸、大补阴丸加减、养真丹、三妙丸,搜风顺气丸等方。
软
①脉象名。指柔软弱而无力的脉象。《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②柔软,不坚实。《灵枢·经脉》:“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
阮侃
晋代医家。字德如,陈留郡(今属河南)人。幼而聪慧好学,尝官至河内太守,尤对本草有所研究。着有《摄生论》二卷,未见传世。
蓐劳
病名。又名产后痨。《经效产宝》卷下:“产后虚弱,喘乏作,寒热状如疟,名曰蓐痨。”因产后气血耗伤,摄生不慎,感受风寒或忧劳思虑等所致。症见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气逆,胸中痞,腹绞痛或刺痛。治宜扶正益气为主,方用六君子汤加当归。
蓐风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李师圣《产育宝庆集》:“产后为风邪所中,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名曰蓐风,用药不得大发其汗。并忌转泻吐利,用华佗愈风散最妙。”治参破伤风条。
溽蒸
湿热熏蒸。《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
溽暑
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入月
①指临近产期。《千金要方》卷二:“……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宜服滑胎药,入月即服。”
②月经的别称。《妆楼记》:“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入魔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在练功中产生幻景,并对其信以为真,执着追求,以致失去正常理智,行为越轨,甚至成为精神病患者。这是练功中最严重的偏差,甚为少见,入魔的主要原因是在杂念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入静,以致这些杂念在入静之中又反映出来,化为各种幻景,并无力摆脱。《钟吕传道集》、《大丹直指》等将其归纳为十魔,其杂念来源于六欲七情、富贵恩爱、灾难刀兵、圣贤鬼神、妓乐女色等。纠正入魔现象的方法,首先应在练功时专注正念,洗心涤虑,不令杂念扰乱;若幻景产生,应逆而行之,置之不信、不理。《听心斋问答》:“凡有所象,皆是虚妄,乃自己识神所化。心若不乱,见如不见,自然消灭,无境可魔也。”即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灵宝毕法》、《大丹直指》、《慧命经》、《定观经注》等还载有所谓“降魔”功夫。
入静
气功术语。谓练功者静处一室,摈除杂念,静心宁神。《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胡三省注:“入静者,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无私无营。”又可分为渐法和顿法两种。
乳子伤寒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婴幼儿感受寒邪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初起寒邪在表,恶寒,身热,无汗,沉迷,治宜辛温解表,用葱豉汤。如表寒化热,热势增高,心烦,口渴,治宜辛凉清解,用银翘散加减。如表里俱热,便秘,小便黄涩,治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散。
乳子
①指婴儿。《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
②指哺乳。《张氏医通》:“乳子言产后以哺乳时,非婴儿也。”
③指生子。《说文解字》:“人与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乳肿
病名。乳房部之肿胀或生块状肿物。《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于乳。因劳动则足腠理虚,受风邪,入于荣卫,荣卫否涩,血气不流,热结于乳,故令乳肿。其结肿不散,则成痈。”或谓“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是乳痈的始发证候。治宜疏肝风清胃热,活血消肿之剂。速下乳汁,导其壅塞,是消肿预防成痈的重要方法。内服药宜选逍遥散,或用小柴胡汤加减。外治可用热敷之品或熨、或贴均可,促其肿胀之消散。
乳中
名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①《脉经》中“乳”字作产字解释。《辑义》:“乳中盖在草蓐之谓。”指妇女正在分娩期间。
②泛指哺乳期。
③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不针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
乳汁自涌
病名。见《金匮要略·妇科心法要诀》。指产后乳汁暴涌不止,质清稀。多因气血大虚,收摄无权所致。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大全大补汤倍人参、黄芪。
乳汁溢
病名。指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溢流不止。《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其产虽血水俱下,其经血盛者,则津液有余,故乳汁多而溢出也。”此症多因经血津液有余,遇情志抑郁化火或怒气引动肝火,均令肝之疏泄太过而迫乳溢出,量多质稠,乳房或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舒郁清肝敛乳,方用舒郁清肝汤加夏枯草、生牡蛎,或归芍甘麦汤(当归、杭芍、白术、甘草、大枣、柴胡、小麦、茯神)。
乳汁不行
病名。又名乳汁不通、乳脉不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常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炼成钟乳粉、猪蹄、鲫鱼之属”。详可参见缺乳条。
乳汁不通
病证名。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乳蒸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汁壅遏不通而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
乳晕
位于乳房中央,乳头的外围,呈淡红色或褐色的部分。怀孕时,乳晕色素沉着,色泽加深,可作妊娠诊断的参考。
乳痈
病名。痈肿之发于乳房者。出《肘后救卒方》卷五。又名(疒乇)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等。多因肝气郁滞,胃热壅塞,乳汁瘀积,兼感风寒之邪结聚而发。《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亦有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者”。初起者,证见乳房部出现大小不等之硬结,始觉胀痛,乳汁吮吸不畅而郁滞,渐感全身恶寒发烧,或头痛,肢节不适。继则肿块增大,焮红痛加,寒热不退,甚则疼痛加剧,全身酸痛乏力,局部肿块由硬而软变,有波动感,为脓已成。该病之早期,治宜舒肝理气,活血清热,通乳散结。内服可选栝楼牛蒡汤,或橘叶散,或和乳汤加减;外治法当用吸吮乳汁,配合如意金黄散,或蒲公英捣烂敷贴,或用隔蒜灸,或以交替湿热外敷,或热熨疗之。若脓已成,则应尽快手术切开引流,脓出身热、剧痛立止。或脓尚未成者,则可选托里解毒之剂,方选托里透脓汤之类。亦可按辨证情况而施治。
乳医
名词。出《汉书》。
①指接生员。俗称稳婆、看产。
②古代医官名。系指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医生。见《汉书·霍光金日殚传第38》。
乳洋
病名。出宋·陈选《妇科秘兰》。亦名乳胎、鬼泣。《妇科秘兰》:“妊娠乳自流出者,谓之乳泣。”多因孕妇平素气血虚弱,孕后更虚,不能统摄而致乳汁自出。如乳汁流出过多则气血更虚甚或不足以养胎,导致胎儿发育受到影响。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八珍汤。
乳癣
见《幼科金针》。即奶癣。详该条。
乳悬
病名。妇女产后两乳房下垂过长之病证。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二,多因孕妇产后瘀血上攻,或胃虚血燥所致。证见两乳房逐渐下垂,甚至伸长过腹,且伴疼痛,或疼痛难忍。治宜活血化瘀,可用当归、川芎各125克,煎汤内服。又取同方各750克,慢火煎熬熏蒸,令患者吸其蒸气。或以煎汤热洗乳房,可促其垂长之乳房恢复正常。
乳卸
病名。见晟叔来《增订达生篇》。指乳头下垂过长的病证。多因肝经风热发泄所致。宜疏肝解郁,方用小柴胡汤内服,外用羌活、防风、白敛烧烟熏之,并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同研烂,涂顶心,俟乳收上,急洗去。
乳下婴儿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乳下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吐逆方,灸乳下一寸,七壮即愈。”又《千金要方》:“小儿癖,灸两乳下一寸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乳下。在乳头直下一寸处。主治腹痛腹胀,胸胁疼痛,乳肿少乳,小儿癖疾,久嗽,反胃,干呕,吐逆,胃脘痛,闭经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乳无汁
病名。指产后无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乳无汁候: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即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治疗参见缺乳条。
乳头风
病名。指哺乳期妇女之乳头部裂口者。《疡科心得集》卷中:“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产后俱有之。”证见:乳头、乳晕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感染而发乳痈。该证常迁延不断,于哺乳期后方能愈合。治宜清肝泻火,其始宜内服加味逍遥散,继则可服龙胆泻肝汤。外敷生肌玉红膏,或以白芷研末乳汁调敷。
乳头
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其病变多与肝经有关。
乳痛
病证名。两乳作痛不时之病证。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带脉风邪流滞而成。《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妇人内热,胁胀,两旁不时作痛,口内不时辛辣,若卧而急起,则脐下牵痛,此带脉为患。”治宜用小柴胡加青皮、黄连、山栀之品内服。
乳痰
病名。乳房内结肿块溃破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多因肝经气滞而成,或由胃经痰气郁蒸所致。该书指出:“有乳中结核,始不作痛,继遂隐隐疼痛,或身发寒热,渐渐成脓,溃破者,此名乳痰。”治宜疏肝祛痰之剂,方选逍遥散加半夏、贝母、栝楼等祛痰之品,或可消于未成脓者。
乳胎
病名。见《郑氏女科真传·胎前杂症》。指妊娠期间即有乳自流出。即乳泣。详该条。
乳缩症
病名。见晟叔来《增订达生篇》。指乳头收缩内陷之症。多因乳头属肝,肝经受寒,气敛不舒,故至乳头收缩肉里。治宜温经暖肝。方用暖肝煎。
乳嗽
出《婴童百问》。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乳食积滞
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
①单纯饮乳积滞。又名乳滞、乳积、伤乳食。多因啼叫未已,急于哺乳;或患儿脾胃虚弱,哺乳不当所致。症见烦啼,睡眠不安,口中气热,口腔常有乳酸或馊臭气味,或吐出未消化的奶片,泄泻,或大便干结。治宜消乳和胃,用保和汤。
②乳食俱伤积滞,兼见食不知味,胃纳欠佳,脘痞腹胀,或有潮热,低热等症,日久失治,则形成虚羸。治宜消积导滞以治标,调理脾胃以治本。先用保和丸、平胃散加减;后用启脾丸、参苓白术散。本病可结合针灸、按摩捏脊等疗法。
乳食不消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食积。详该条。
乳少
病名。指产后分泌乳汁少。见清·许廷哲《保产要旨》。即缺乳。详该条。
乳上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妬乳,以蒲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如乳上。在乳头直上1寸处。主治乳痈,少乳,及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乳癖
病名。乳中生核结肿之病证。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又名乳栗,或名奶栗。多因肝气不舒,郁积而成,若以为痰气郁结非也。”证见:乳中结核可随喜怒而消长为其特点,结核大小不等,形如丸卵,或呈结节状,质较硬而无疼痛,不发寒热,皮色如常,其核推之可移,不与皮肉粘连,不易溃破。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消结。内服可选逍遥散加味,或和乳汤加温通之品,或用化圣通滞汤主治。外用可选艾灸热敷,或用丁香末敷贴。或将乳癖、乳痞混为一者。类似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
乳膨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一。因失儿或断奶,无子饮乳汁,致乳汁蓄积,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俗名乳膨。可用炒麦芽一两,水煎频饮。乳退后,胀热自除。
乳旁
推拿穴位名。即奶旁。见该条。
乳衄
病证名。乳窍不时有鲜血渗流而出者。《疡医大全》卷二十:“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多因忧思盛怒过度,肝脾受伤,血伤统藏所以成衄。治宜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内服宜用加味逍遥散。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确诊后宜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乳难
病名。
①出《神农本草经》滑石、贝母、泽泻等条。据《脉经》乳作产解,则乳难当为产难、难产之意。
②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
乳漏
病名。乳房痈疽失治而成窦道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乳痈久不瘥,因变为瘘,”“因发痈疮而脓汁未尽,其疮暴瘥,则恶汁内食,后成发,则成瘘者也。”乳痈、乳发、乳疽、乳痨、乳痰、乳栗等失治均可形成乳漏。证见于乳晕或乳房生成窦道,单一或多孔,时时脓汁外流,或见乳汁溢出。治宜托里提脓祛腐之剂。内服可选托里散,外用提脓祛腐之五五丹药线插入窦道。或扩创处理形成较大疮面,渐以去腐生肌之药敷贴,或腐肉尽则敷以生肌膏之属。
乳栗
病名。乳房内结坚核之病证。《疡医大全》卷二十二引胡公弼曰:“乳岩乃性情多多疑忌,……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者名曰乳栗。”即现代医学所称乳房纤维瘤,或乳房肿瘤。治应早期手术摘除。另参乳岩条。
乳疬
病名。乳疬之名所指有两种不同之疾病。
①出《疮疡经验全书》。古名奶疬。乃乳中结核肿块之一种。其特点为女子月经初潮前后,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多因冲任失调,肾气不充所致。治宜调理冲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剂,可选用消遥调经汤,或逍遥散加减,或小柴胡汤加减。
②婴幼儿童所患瘰疬。出《疬科全书》,名童子疬。详该条。
乳利如血
病证名。《颅囟经》:“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治宜清除滞热,用荷叶蒂、黄连煎服。
乳痨
病名。乳房痈疽缠绵不愈而成痨者。出《秘传外科仙方》。多因肝气郁结,胃经痰浊凝滞不去而成,复因肝肾虚而疮疡不愈。证见初起结核如豆如李梅,硬而不痛,肤色如常,渐见其肿块增大,且与肌肤粘连,隐隐作痛,皮色亦转微红,其肿块逐渐变软而化脓,脓溃后色灰白而稀,疮面腐肉难脱,疮面周围皮色暗红,或呈紫色者。疮口难敛。重者,溃疡面渐见扩大而延及胸胁、腋窝者,此时患者全身多呈现阴虚火旺之症。治疗:早期可内服神效栝楼散,或蒌贝散。外可用隔蒜灸法,或选绀珠膏敷贴。脓已成者,可兼用八珍汤加味,补其气血,促其排脓生肌。若晚期已见阴虚火旺之证,则宜滋阴凉血培本之剂,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味,或服十全大补。
乳菌
病证名。指婴儿口中有肉肿起,高如菌状。肿甚妨碍吮乳而啼哭。多由胎中火旺或胃有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选用凉膈散、清胃散。外用薄荷、甘草煎汤洗拭口腔。肿甚者,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菌头,如有出血,以消毒纱布拭净,再以冰硼散涂之。
乳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乳房部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肿而皮强,上如牛领之皮,谓之疽也。足阳明之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脉虚则腠理开,寒气客之,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故结肿而气又归之,热气洪盛,故成疽也。热久不散,则肉败为脓也。”《外科启玄》则称“初发即有头曰乳疽”。《校正外科大成》认为“乳痈、乳疽生于乳房,红肿热痛者为痈,坚硬木痛者为疽。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也。”当辨证论治。乳痈偏于阳、实证,乳疽偏于阴、虚证。
乳结核
病证名。乳房生有硬质肿块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经虚,风冷乘之,冷折于血,则结肿,夫肿热则变,败血为脓,冷则核不消。又重疲劳动气而生热,亦焮烊。”又名乳核,乳中结核。或为乳疬、乳癖、乳痨、乳岩等病,乳中所生结块状肿物在早期的总称。病因证治详见各条。
乳积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乳食积滞。详该条。
乳根痈
病名。痈疽之生于乳根穴部位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因该痈疽发于乳根穴而得名。证治参见乳痈条。
乳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第5肋间神经分支及肋间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条灸5-10分钟。
乳疳
病名。乳房部痈疽经久不愈之病证。出《外科启玄》卷五。证见乳房部生有疮肿,经治多难愈,缠绵岁月。或乳头破溃肿烂,漫延周围;或疮面腐肉不去,肉芽不长,甚至破似莲蓬,疼痛难忍。本证包括有乳腺结核、乳腺癌等,证治按辨证而参见有关条。
乳房
人体器官名。为乳腺集结处。《素问·刺禁论》:“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王冰注:“乳之上下,皆足阳明之脉也。乳房之中,乳液渗泄,胸中气血,皆外凑之。”
乳蛾核
病名。系指喉边肿起,形似乳头,饮食呼吸不利,日久蛾下起黄皮或白皮,长入喉底的病证。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本病多由劳神气恼郁结不伸,遇阴天而发。相当于今之慢性扁桃体炎。参见石蛾条。
乳蛾
病名。系指喉核(即扁桃体)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表面可见有黄白色脓点,其状如蚕蛾的病证。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蛾子、喉蛾、乳蛾。发病急骤者,相当于今之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缓慢者,相当于今之慢性扁桃体炎。本病多由肺胃热壅,火毒熏蒸于咽喉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另外,气滞痰凝老痰肝火互结,感邪后也可导致本病,治宜清热涤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熏灼咽喉也可致本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乳鹅
病名。系指喉核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表面见有黄白色脓点的病证。相当于今之扁桃体炎。《张氏医通》卷八:“……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肿于一边者,为单鹅。”详见乳蛾条。
乳妬
病名。见刘斋甫《妇科三字经》。指两乳胀硬疼痛或有块,憎寒发热的病证。亦名妬乳。详妬乳条。
乳齿
又称乳牙。指小儿尚未脱换过的牙齿。共二十枚。六七岁时乳齿开始逐渐脱落,换生恒齿。
乳哺
小儿人乳喂养的方法。婴儿初生一周,消化能力较弱,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千金要方》:“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婴儿逐渐长成,乳量逐渐增多,使婴儿胃口逐渐适应于食物,但乳哺不可太过。《古今医统》:“忍三分饥,吃七分饱。”《寿世保元》:“小儿四五个月,只与乳吃。”《小儿药证直诀》:“半年以后宜煎陈米粥,取粥面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稀饭,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8-12个月为断乳的适当时间。人乳喂养太久的婴儿,尤其是不增加辅食的,可致食欲异常或消失,导致元气虚弱,易于感染疾病。
乳瓣
①指乳腺体。妇女发育成熟后乳房内组织成瓣状,故名。
②指吃奶小儿呕出的乳积,成细碎块状,故名。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