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风
病名。
①指中暑后手足挛搐,甚则不知人。《伤寒指掌》卷四:“暑月病久,忽然手足挛搐者,暑风也。香薷饮加羌、防;呕恶加藿香、陈皮;小便不利加二苓(茯苓、猪苓)、泽泻、滑石;有痰加半夏;渴宜栝楼;泻不止,加苍术;转筋加木瓜。”《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先病热,服表散药后,渐成风病,谵语,狂呼乱走,气力百倍,此亦暑风……宜解散化痰,不可汗下,宜竹叶石膏汤去参、术加黄连、知母。”可见于中暑重证或感染性疾病因高热而波及中枢神经者。
②指暑月有身痒刺痛,甚则赤肿的病证。戴思恭认为上述证候“亦名暑风。末子六和汤和消风散,酒调服。暑风而加以吐泻兼作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贴,加全蝎三个。”
③即中暑。见《医碥》卷一。何梦瑶谓:“中暑,或名暑风,以与中风相似也。”参见中暑条。
暑喘
病证名。指夏季中暑热之邪,肺热失于清肃,引发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症见喘促憋闷,身热发汗,烦躁,或静则多言。治宜清暑益气、退热定喘。用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益元散等方。
暑产
见《产科心法》下集。即热产。详该条。
暑搏血崩
病证名。多因暑邪客于冲任胞宫,血难停留而妄行,以致突然经血崩下。症见血色深红,质稀,量多如注,面赤或垢,身热口渴喜凉饮。治宜清热祛暑,凉血止血。方用单芩心丸,或益气散加百草霜。
暑病
病名。
①多指炎夏感受暑邪所致之热性病证。古称中暍(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杂证会心录》:“今夫夏日炎炎,为太阳之亢气,人触之者,则生暑病。”《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人受暑邪,当时即发谓之暑病。”后世将暑病分为暑迷、中暑、伤暑、阳暑、阴暑、另有暑风、暑瘵、暑厥、疰夏、伏暑等病。各详本条。
②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病。《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
①炎热。《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②“六淫”之一,暑邪。《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③病名。即暑病。《素问·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冰注》:“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
输穴
①同腧穴。泛指全身穴位。输,古与俞、腧通。故亦称俞穴或腧穴。详见腧穴条。
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输于深处。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阴经的输穴是本经的原穴,阳经的则不是。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说明输穴适用病情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和肢体重着,骨节酸痛者。
输泻
运转排泻。《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夭,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输泄
通漏外泄。《灵枢·禁服》:“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
输脉
指足太阳之脉。《灵枢·百病始生》:“或着于孙脉,或着于络脉,或着于经脉,或着于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夏,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输卵管积水
现代医学病名。今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常用。为慢性输卵管炎症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在输卵管炎后,或因粘连闭锁,粘膜细胞的分泌液积存于管腔内,或因输卵管炎症发生峡部及伞端粘连,阻塞后形成输卵管积脓,当管腔内的脓细胞被吸收后,最终成为水样液体。可归入于中医症瘕、肠覃一类病证。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水。可用当归、赤芍、牛膝、防己、川芎、元胡、桃仁、肉桂、木通、香附、甘草煎服;腹部外敷甘遂、麝香面(见《中医杂志》1965年6期)。
输刺
刺法名。
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指取用四肢的荥穴和背部的脏俞穴进行治疗的方法。亦有指取用五输穴和脏俞穴者。
②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指治疗实热病证,以取穴少,直入直出的提插深刺法,③五刺之一。《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指直刺深入至骨以治骨痹的方法,与十二刺的输刺相仿,但归类不同。
输
①运输:灌注。《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②同“腧”,泛指穴位。《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③指“五输穴”。即“井、荥、俞、经、合”。《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
④特指“腧穴”即“五输穴”的一种。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腧穴”。意思是经脉流注,好象水流汇集输注一样。《灵枢·本输》:“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⑤指气血输注的重要腧穴。《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舒诏
清代医家。字驰远,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少年时即喜好医方,得名医喻嘉言弟子罗子尚传,医术有很大提高。擅长脉诊,着有《辨脉篇》一卷(1739年),倡以浮、沉、迟、数为纲分列诸脉,并批评“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论。其治学崇尚喻嘉言《尚论篇》,故对《伤寒论》研究甚深,曾参考百家,征以证治,予以补订集注,并述本人及弟子之学术见解,撰成《伤寒集注》十卷(1750年)十年后又复加订正,名曰《再重订伤寒集注》。此外尚着有《伤寒六经定法》一卷、《痘疹真诠》一卷、《女科要诀》一卷等。
舒张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又称撑开押手法。是将左手拇、食二指平放于穴位上,然后分开两指,使穴位处皮肤绷紧以便进针的押手方法。主要使用于皮肤松弛或皱折处的穴位。
《舒氏伤寒集注》
伤寒著作。简称《伤寒集注》。十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补订集注。除融汇前贤论述之精要以外并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本收还补充《伤寒论》113方方论,将原方列于条文之下,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及药物性能。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本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舒舌
病状名。指舌头伸长。是舌的筋肌弛纵,肌张力减弱所致。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有痰热;若舌舒宽而麻木不仁,是气虚证。参吐弄舌条。
舒筋法
理筋手法之一。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用于脚腕部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筋肉挛缩,关节强直。方法为:以大酒杯粗之竹管,长尺余,用时先坐定,竹管放地上,患足踏于其上,向前后搓滚,日久则见效。
疏郁理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与宽胸、宽中、解郁、开郁等义同。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药用香附、佛手、乌药、砂仁之类。方如柴胡疏肝散。
疏理
指腠理粗疏。《素问·异法方异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疏肝理气
即疏肝。详该条。
疏肝解郁
即疏肝。详该条。
疏肝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也称疏肝解郁、疏肝理气。是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症见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如有外感,可见寒热往来,舌苔薄,脉弦等。方如柴胡疏肝散、七气汤。
疏风泄热
治疗学术语。即解表清热。治疗温病初起,风温之邪在于肺卫者。症见头痛发热、鼻塞咳嗽。方如桑菊饮、银翘散之属。
疏风
治法之一。指用祛风解表药疏散风邪的治法。风为外感病证的先导,故解表必须疏风。临床常见有风寒、风热、风湿三种挟有风邪的表证。风寒表证用防风、桂枝、藁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表证用羌活、白芷等。
疏法
推拿手法名。即梳法。见该条。
疏涤
疏通荡涤郁积。《素问·汤液醪醴论》:“五脏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
疏表化湿
治法之一。系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痛而胀、或头重如裹、肢体酸疼、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药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羌活、独活等。
疏表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小儿发热,不拘风寒食饮,时行痘疹,并宜用之。以葱一握,握烂取汁,少加麻油在内,和匀。指蘸葱油,摩运儿之五心、头面、项背诸处。每处摩擦十数下。运完以厚衣裹之,蒙其头,略疏微汗,但不可令其大汗。此法最能疏通腠理,宣行经络,使邪气外出,不致久羁荣卫,而又不伤正气。”
疏表
疏解表邪。同解表法。详该条。
疏
①稀疏。引伸为很少。《素问·着至教论》:“雷公曰:臣治疏愈。”
②指生疏者,与“亲”相对。《素问·阳明脉解》:“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
③疏通。《素问·痹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痛)。”
④粗疏。《灵枢·五变》:“内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⑤“躁”字之误。指脉躁动不安。《灵枢·终始》:“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据《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及杨上善注,“疏”当作“躁”。)⑥迟,慢,指脉搏跳动缓慢。《灵枢·根结》:“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⑦疏导,疏通。《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⑧(shù)分条陈述。如《素问·疏五过论》。
梳法
推拿手法名。见《理瀹骈文》。又称疏法。五指展开,以指面和掌面为接触面,如梳发状在体表作轻轻的滑动。有疏通积滞的作用。
枢儒
生理学名词。指少阴经脉络具有柔顺转枢之机的作用。《素问·皮部论》:“少阴之阴,名曰枢儒。”王冰注:“儒,顺也。守要而顺阴阳开合之用也。”张景岳注:“儒,《说文》柔也,王氏曰顺也。少阴为三阴开阖之枢,而阴气柔顺,故名曰枢儒。”
枢机
解剖部位名。指活动自如的大关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环跳者,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名曰机,又名髀枢。”此谓髋关节之枢机。
枢持
生理学名词。指少阳经脉络具有主持转枢出入之机的作用。《素问·皮部论》:“少阳之阳,名曰枢持。”王冰注:“枢,谓枢要;持,谓执持。”张景岳注:“枢,枢机也;持,主持也。少阳居三阳表里之间,如枢之运,而持其出入之机,故曰枢持。”
枢
①门的转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
②喻表里之间。《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瘦人经水来少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身体瘦弱而月经量少。多因女子气血俱虚,故形体消瘦,精血不足,血海不满或满溢不多,故经水来少。治宜气血并补,方用四物汤加人参汤。参见月经过少条。
瘦冷疳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瘦
①肌肉不丰满,与“肥”相对。《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
②指沉细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命曰逆四时也。”(王冰注:“春夏脉瘦,谓沉细也。……大法,春夏当浮大而反沉细,秋冬当沉细而反浮大,故曰不应时也。”)
受盛之官
人体器官名。即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王冰注:“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参受盛之腑条。
受盛之腑
人体器官名。指小肠。小肠为六腑之一。主受盛和化物,具有承受胃腐熟的食糜并进一步消化以泌别清浊的功能,故称之。《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受气
①受纳水谷精微之气。《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②吸收天空之清气。《灵枢·阴阳清浊》:“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受谷
指受纳饮食水谷精微。《灵枢·经水》:“五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六府者,受谷而行之。”
受肚泻
病证名。见《幼科折衷》。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症见饮食饱满则泻,泻尽乃止,如此反复。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所致。治宜补脾益胃,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
《寿芝医案》
医案著作。清·王廷俊(字寿芝)撰,刊于1867年。本书辑录王氏个人治案十余则,均详述病程经过,辨析因、症、脉、治,处方附有方解,并介绍历代医家对此病证的一些分析和治验等。对临床医生颇多启发,唯记述过于繁琐。现存初刻本等。
寿征
清代医生。字骥起,履贯欠详,尝供职于太医院,任太医院恩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寿台骨伤
病名。颅骨乳突部之骨外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寿台骨又名完骨,即乳突骨。多因跌打坠堕所致,证见局部肿胀、疼痛等,若伤及外耳、内耳者,可见耳内向外渗流血水。证治参见脑骨伤条。如震伤耳内,可用导气通瘀锭,用棉裹塞耳内止血镇痛。
寿台骨
解剖结构名。即完骨。指颞骨的乳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寿台骨,即完骨,在耳后。”
《寿世医窍》
经络专着。二卷。清代作品。撰人不详。刊于1838年。本书根据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分节论述该经脉的循行、主病、经脉循行图,及各经所用药物。论述简明。现存初刊本。
《寿世青编》
养生著作。二卷。又名《寿世编》。清·尤乘辑。刊于1667年。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方法。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法》一卷。现存多种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寿世编》
①医学丛书名。不着撰人。刊于1797年。包括《达生篇》、《保婴篇》、《救急篇》三种。
②即《寿世青编》,详该条。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并石印本。
《寿世保元》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龚廷贤撰。约成书于17世纪初期。卷一总体介绍有关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卷二-十分述各科病症的辨证论治,搜集了较多的方药和治法,取材广泛,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并附医案。以启后学。本书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刊本达数十种之多。1949年后有排印本。
《寿人经》
气功导引专着。清·汪昂辑。全书分为理脾土诀、理肺金诀、理肾水诀、理肝木诀、理心火诀、坐功诀、长揖诀、导引诀等八章。所收功法简明易学,“久而无间,功效自生。”
《寿人法》
气功著作。一卷。清·汪昂撰。撰年不详。书中记述导引坐功等8种方法,简便易行,不受条件限制。后收入《颐生集》中。
《寿亲养老新书》
养生学著作。四卷。宋·陈直原撰,元·邹铉续增。刊于1307年。本书是陈真《养老奉亲书》一书的增补本。卷一即《养老奉亲书》原文;卷二-四属新增部分,邹氏从其他各种著作中收集并阐述有关养生、老年保健与食治诸方。所收资料较为广泛,切于实用。有重要参考价值。唯编排较零乱,体例不一。现存元、明、清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寿
①寿命。《素问·评热病论》:“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②长久,年岁长久。《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身则寿。”
③镌刻。《医史·李杲传》:“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寿之于木。”
首如裹
证名。指头如物裹,头面胀壅昏重的症象。因湿邪壅遏清阳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类经》卷十三:“湿在上则首如裹,谓若以物蒙裹然也。”参见头重条。
首窍阴
经穴别名。见《圣济总录》。即头窍阴。参见该条。
首铅
出《本草原始》。指初次月经。
首疽
病名。此病由热毒郁滞于少阳三焦经所致。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该疽生于瘈脉(在颞骨乳突根部稍前耳后肌中)、翳风(在腮腺后沿乳突和下颌角之间)二穴。初起多见憎寒壮热,口渴等症。如疽破后溃黄色脓者为顺,预后为佳,出黑色稀水者为逆,预后较差。治法可参见痈、疽条。
首甲
运气术语。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以甲子年为起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王冰注:“首甲,谓六甲之初,则甲子年也。”张景岳注:“首甲定运,谓六十年以甲子为始,而定其运也。”
首风
病名。新浴之后感受风邪,证见头痛恶风,头面多汗,或眩晕,或偏头痛的病患。《素问·风论》:“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圣济总录·首风》:“新沐之人,发腠既疏,肤发濡渍,不慎于风,风邪得以乘之,故客于首而为病,其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增补内经拾遗方论·首风》:“新沐之人……风若中之,则为首风,遇风则头痛是也。”《宣明论方》卷二:“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蜷。”《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首风,风伤于卫病也,盖沐则腠理皆开……邪遂袭而入,则卫受之,故成首风,其症头面多汗,必恶风。”治用大川芎丸、芎?散、防风饮、前胡汤、白僵蚕丸、天麻丸、茶调散、羌活散、白芷丸等条。
首
①头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参头条。
②最先,排列第一。参首甲条。
守真一
气功术语。字一功法的一种。又称守玄一。参见“守一”条。
守一
气功术语。谓收心守神,形神合一,其源出于《老子》的“抱一”、《庄子》的“守其一”。汉魏六朝时代,成为道教最为重要的气功功法。《太平经》:“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其方法,或本道家虚无之旨,身心双志,不起思念,不为声色利害所动心,如此常行,心则“清静”,以求长生。《太平圣君秘旨》:“守一之法,当念本无形,凑液相合,一乃从生,去老反稚,可得长生。”或专守丹田之神,葛洪又称为“守真一”、“守玄一”。
手足心热
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见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手足小指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指头……。”后《类经图翼》列为经外奇穴,名手足小指穴,在手、足小指(趾)尖端处。近世以在手者称小指尖,在足者称足小趾尖。主治食注,消渴,小便频数,(疒颓)疝。手小指尖并治黄疸,百日咳;足小趾尖并治难产。直刺0.1寸。艾炷灸3-5壮。
手足髓孔
经外穴名。《千金翼方》:“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先灸天窗,次大门,……次手髓孔,腕后尖骨头宛宛中;……次脚髓孔,足外踝后一寸。……各灸百壮。”手髓孔疑即经穴腕骨或阴谷;足髓孔疑即经穴昆仑。
手足软
五软之一。四肢为脾所主。小儿胎禀不足,乳食失调,以致肝肾脾胃虚弱,而见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治以补益为主。先用六味地黄丸益肾,继用归脾汤补脾。
手足逆胪
病名。系手足甲际处皮肤剥起之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说文》称“胪,皮也。”《诸病源候论》:“手足爪甲际皮剥起,谓之逆胪。”多因风邪入于腠理,血气不和所致。
手足逆冷
证名。又称四肢逆冷、手足厥冷。《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详见手足厥冷条。
手足麻木
证名。四肢麻木的别称。《丹溪心法》卷四:“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详四肢麻木条。
手足皲裂
病名。手足皮肤粗糙而裂口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皲裂者,肌肉破也。言冬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甚者由裂口溢血外出。治宜温经散寒生肌,用皲裂欲脱方(川椒、芎?、白芷、防风、干姜)捣碎,水煎取汁,温涂患部。或参见皲裂疮条。
手足厥逆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
手足厥冷
证名。手足冷至肘膝。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又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四逆等。有寒热之分。寒证由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脉沉微等,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大乌头煎等方;热证多因热邪郁遏,阳气不能通达四肢,伴有胸腹烦热,口渴等证,治宜宣透郁热,方用四逆散、白虎汤、承气汤等。
手足缓弱
证名。手足弛缓软弱无力。多由风、寒、湿、邪阻遏经脉所致。见《千金要方·诸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可用羌活汤、五痹汤等方。本证可见于中风、痹证等。
手足汗
证名。即手足之多汗证。见《伤寒明理论》卷一。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其证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若手足心热者则属阴血虚;手足心发凉者则为中阳不足。阴血虚者治宜内服麦味地黄汤;中阳不足者治宜内服理中汤加乌梅。若久不愈者,多有气血俱伤之表现,治宜选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之类服用。外治法以选用黄芪、葛根、荆芥、防风等煎汤温洗以治手多汗之证而获效;足多汗者,则宜选用白矾、葛根等煎汤泡洗之为妙。
手足寒
证名。手足有寒冷感觉。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多因脾胃虚寒所致。《伤寒论大全·厥分寒热辨》:“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凡脾胃有热,手足必热,脾胃有寒,手足必冷,理之常也。”
手足烦热
证名。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八。见于骨蒸、虚劳病。详手心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手足发胝
病名。手足部之皮肤粗厚变硬尤如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手足忽然皮厚涩而圆短如茧者谓之胼胝。此由血气沉行,不荣其表,故皮涩厚而成胝。”相当于掌跖角化类疾病。
手足亸曳
证名。手足筋脉弛缓无力,类似四肢不收。多由风邪乘袭经脉所致。见《备急千金要方·诸风》:“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治宜独活汤。《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治中风虽能言。口不?斜而手足亸曳,用星附散。《奇效良方》卷二治风邪所攻,肌肤虚弱,手足亸曳,筋脉不利,用赤亸丸。多见于中风、偏瘫等疾患。
手足大指爪甲穴
经外穴别名。即鬼眼。见该条。
手足抽掣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婴儿手足抽掣,多因妊母被风邪所袭;儿出生后,邪留脏腑,不得宣通,复感风邪,因而发病。临床多伴见壮热呕吐,睡时多惊,心神不安。身体强直,戴眼等症。治宜祛风解痉。用羚羊钩藤汤。
手足不仁
证名。手足不知痛痒,不觉寒热的症象。出《素问·本病论》。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气闭状,郁而不发,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所致。《金匮要略心典·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阳痹于外也,此为寒邪兼伤表里,故当表里并治。”可见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疾患。
手拽法
正骨手法。整复髋关节脱臼之手法。髋关节脱臼整复手法已见于《理伤续断方》、《永类钤方》等书。《伤科汇纂》载述:令患者坐下,助手立于患者背后,用双手由患者腋下绕胸前紧紧抱住,术者双手紧握患肢腿膝部用力拔伸牵引,若觉髋关节处有滑动声者,即为已复位之征候。
手肿痛
证名。又名手气。见《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肘腕俱痛,为手气也。”详手气条。
手指脱骱
病名。即手指关节之脱臼者。见《伤科大成》。多因跌仆、扭打而引致。证见手指脱臼处肿胀、疼痛,局部明显凸出畸形,关节功能障碍。治宜手法复位固定。一般手法为术者两手紧握脱臼指之远端,向外拔伸牵引,并用力缓缓将突出之骨端捏正以复其位,然后予以固定数日肿消者即愈。治宜内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以活血化瘀止痛。局部处理则可选用栀乳散外敷,若消肿痛减后,可用海桐皮汤外洗,尚需进行关节部位之屈伸锻炼以防僵直之并发症。
手指平推扣拨法
推拿方法之一。简称指拨法。见该条。
手指麻木
证名。亦称十指麻木。手指不觉痛痒,麻木不适。多因风湿入络,或气虚兼有湿痰,瘀血阻滞所致。常为中风先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谓中风先兆,可见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治宜益气活血、祛风化湿涤痰。如补中益气汤加红花、姜黄,导痰汤加乌药、苍术,二陈汤加二术、桃仁、附子等。预防之法,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手指补泻法
针刺操作过程的各种手法总称。见《针经指南》。《难经·七十八难》有:“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纳)针也”的论述,强调左手按压等动作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窦默因将有关针刺的各种辅助手法总称为手指补泻法,其十四条。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等书中均有不同记载。参见十四法条。
手支法
正骨手法,肩关节脱臼整复手法。其法:令患者端坐,一助手立于患者健侧,以两手环抱患者腋下,术者外展患臂与助手作对抗牵引拔伸,待收缩之肌肉拉展,肱骨头拉至肩胛盂下时,然后屈患肘成直角,术者再转向患者背后,但肘部仍继续在牵引中,一手拇指伸至腋窝,向外支肱骨头。同时,牵引肘部之手可配合内收肘部,即可感到肱骨头滑动之声响。脱臼之肩关节即已复位。
手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针刺手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为远道取穴法的应用。临床操作时,用短毫针在选定部位快速进针,但不可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后,留针5-15分钟,并可加用电针。本法可用于全身各部的病症,但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疾患的治疗如关节扭伤,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等。
手掌后臂间穴
经外穴别名。见《类经图翼》。即臂间。见该条。
手掌后白肉际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转筋在两臂及胸中者,灸手掌白肉际七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手掌后白肉际穴。在掌后腕横纹中点稍前赤白肉际。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手掌根出臼
病名。即桡腕关节之脱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手腕失落,手睁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仆、扭转过猛之外力所致。证见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部凸向一侧,功能障碍。治宜首先进行捏腕骨入髎之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药可选活血化瘀,止疼消肿之剂,如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即可。外敷则以栀乳散为佳。若肿消痛减者,则可用海桐皮煎汤温洗,并配合自动或被动之功能锻炼。
手鱼
人体部位名。又单称鱼。即大鱼际部。在手腕前大指本节后,有肌肉隆起,形如鱼,故名。《灵枢·本输》:“鱼际者,手鱼也。”
手阳明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手阳明经别。见该条。
手阳明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手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该络脉从腕上3寸的偏历穴处分出,走入手太阴肺经;其支络沿臂膊经肩髎,到达下颌角,遍布于齿;另一支络从下颌角处进入耳部,与宗脉会合。该络脉发生病变,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冷,胸部痹闭膈塞不畅。
手阳明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孟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