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
病证名。指热邪犯胃,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炙煿以致胃中火热炽盛的证候。症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渴口臭,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口腔糜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脉数等。治宜清胃泻火。
胃怯汗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胃虚汗。详该条。
胃气虚喘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胃气痛
病名。胃脘气机失调所致胃脘部疼痛。见《春脚集》卷二。《经验奇方》卷下:“胃气痛,此症甚者,每晨吐清水,或连头痛。制香附二钱,良姜一钱五分,砂仁末八分。如病重常吐清水,加吴茱萸二钱。右药,水煎热服。亦可由肝气犯胃而致,胃气痛,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非痛非满,上吐下泻。治宜平肝和胃,方用白芍、甘草、当归、柴胡、茯苓、白芥子(《石室秘录》卷一)。参胃脘痛条。
胃气不足
证名。即胃气虚。胃气虚弱出现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胃病候》:“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治宜益气建中,选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胃病条。
王洙
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聪颖,博览强记,遍览方技、术数、阴阳、五行、音韵、训诂、书法,几无所不通。尝任翰林学士,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张仲景之《金匮玉函要略方》计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则载其方,并有疗妇人之法。后宋朝诸臣校订时,以杂病及饮食、禁忌编成今之《金匮要略》,共二十篇传世,实有功于仲景之学的功臣也。
王仲勉
明代医案。其生平履贯欠详,所著有《经验方》一书,未见行世,唯《本草纲目》引用其若干佚文。
王钟岳
清代医家。江阴龙砂镇(今属江苏)人。以医名,所著有《王钟岳先生方案》,收入于《龙砂八家医案》中,与龙砂镇其他名医戚云门、姜学山等人医案编为一帙,现有排印本行世,为姜成之所编。
王之政
清代医学家(1753-1821年)。字献廷,号九峰,江苏丹徒人。初业儒,后转而攻医,聪颖博学,终成名医,于干嘉间颇有盛名,活人无数,后征为太医院院监,人称“王征君”。书载曾为某将军女诊脉,断为孕男,此女未婚,将军闻言大怒而杀女,之政闻此大骇,遂致耳聋。编有《痘痧汇评》,其医案编由其子硕如编写《王九峰医案》,又名《王九峰临证医案》,门徒甚多,李欣园尤得其真传;蒋宝素亦有医名。王氏著作尚有《医林宝鉴》、《六气论》、《笔随医案》及《王九峰心法》,均有传本行世。
王震
明代医家。字志霖,其生平履贯欠详。据载其着有《王氏家宝伤寒证治明条备览》九卷,又有《志雨斋医书》等,现有刻本行世。
王渊
宋代医家。字季浩,庐陵(今属江西)人。其父王朝弼为当地名医,渊继承家业,亦以医知名。
王裕庆
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及其他疫症,撰有《疟痢成法》,一作《疟痢成方》、《白喉辨证》及《吊脚痧论白喉辨证合刊》,有刻本行世。
王禹
汉代医生。生平履贯不详,系济北王府太医,受王之遣,拜名医淳于意为师学医,尤精于镵石针砭之术,精于经络理论。
王与
元代法医学家(1260-1346年)。字与之,号正庵。永嘉(今属浙江)人。少学诗书,于古代律法颇多研究,尤注重与医学有关之律令。历任县吏、中书省官员,他根据提控刑事诉讼案牍,集而为《无冤录》一书,其书为我国法医学上代表作之一,对古代朝鲜与日本的检验学科发展影响颇大,并最先考证“滴骨验亲法”的历史。
王佑
宋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于太宗时任太医院副使,与王怀隐、郑奇、陈昭遇诸人合编《太平圣惠方》行世。
王幼孙
宋代官吏(1223-1298年),兼通医学。字季稚,号自现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性笃孝,并留心医药。于宋末上书,畅陈国事未被采纳。后遂著述医药,着成《简便方》、《经验方》各一卷,未见刊行。
王猷
元代医家。里贯未详,于世祖时任太医院使。王氏以医学久废,学医者从师乏人,恐日后后继无人,为害甚大,故奏疏设立医学,以培养医生。上纳其言,遂有诸路设立医学之举。
王永辅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曾着《惠济方》八卷,又名《简选袖珍方书》、《简选袖珍良方》,现有刻本。
王一仁
近现代医家(1898-1971年)。原名晋第,曾从丁甘仁学习中医,改名依仁,浙江新安人。丁甘仁当时在上海办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悬壶行医。后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农等创办中国医药学院。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并主编《上海中医杂志》,所著甚多,且曾与人合辑《神农本草经》。
王遥
后汉医生。字伯辽,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善于治病,但每以驱鬼神之法治之,颇有怪诞之例。见《神仙传》。
王燕昌
清代医学家。字皋,河南周始人。家中世代业医,燕昌得其祖传医技,并有所发展,常能起沉疴,为时医称道。曾任幕僚,议论医药之事,常加记录,积久而成帙,集成《王氏医存》十七卷,所论有医学理论、诊断及药物,于杂病之诊治,亦颇有心得。
王彦伯
唐代医生、道士。荆州(今湖北江陵)人。善医术,常以煮药散发救济贫民,服者无不瘥。尤精于脉,以之断生死,鲜有不中者。
王颜
五代时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因冒刘禹锡《传新方》之作,而辑成《续传信方》。另辑有《婴孩方》,均未见传世。
王炎
明代官吏(1138-1218年),兼通医道。婺源(今属江西),历任潭州教授,临江通判、太学博士、军器监中奉大夫等职。平时留心医药,且有著述。
王逊
清代医家。字子律,号墙东圃者,或简号东圃。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初习儒,后又习医,对本草尤感兴趣,所著有《药性纂要》一书,主要系撷取《本草纲目》中之药物五百九十七种,摘录其要,另增新药如海参等计九种。现存有刻本。
王学权
清代医学家(1728-1810年)。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徙居浙江盐官,后又迁至杭州。以医名,颇有个人独到见解,其思想对其曾孙王孟英后来于温病学之创见颇有影响。其时适值西学东渐,王氏亦受其影响。所著《医学随笔》一书,系后来由其子王国祥等数辈最后补充完成者。后更名《重庆堂随笔》行世。
《王旭高医书六种》
医学丛书。清·王泰林编撰。刊于1897年。包括《退思集类方歌诀》、《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增订医方歌诀》、《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前四种共载方五百余首,以歌诀形式介绍《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和其他常用方的运用。《湿热论歌诀》系据薛生白原作改编。《西溪书屋夜话录》概括论述肝病证治及用药大法。其中所论肝气、肝风、肝火的病机、病证与治则很有特色。现存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及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外感不得卧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不得卧之症,诸经皆有,主热者多。在外感门,有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有气分热、血分热,有余热未尽,汗下太过等多种。”详见表热不得卧、里热不得卧、半表半里热不得卧、血热不得卧、气热不得卧、余热不得卧、虚烦不得卧等条。
外感半身不遂
病证名。由风邪入络所致半身不遂。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袭踞经络,气血留绝而成。见《症因脉治》卷一。症见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肢体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或冷,二便赤涩,脉洪大者,宜祛邪涤热,用大秦艽汤;外邪抑遏,脉伏不出者,用加减续命汤,散其表邪;痰火壅闭经络,脉伏不出者,用三化汤、导痰汤清其壅滞。参见半身不遂条。
外感
病因病理学名词,系病因分类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入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故称。
外腑
人体器官名。指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即三焦。详该条。
外辅骨
解剖结构名。见《证治准绳·疡医》。指腓骨,位于(骨行)骨外侧。
外风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外来风邪,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见风条。
外耳痈
病名。《疡科心得集·辨耳痈耳菌虚实论》:“耳内有脓时,……脓不外泄,热毒即循络外达,绕耳红肿,则发外耳痈矣,必欲开刀方愈。”参见耳根痈、耳门疽条。
外丹
养生术语。与内丹相对而论的外丹,是指古代炼丹家用“五石”、“八石”等矿物原料配制后,放入炉鼎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即道教所谓的“仙丹”或“金丹”。《通幽诀》:“气能存生,内丹也;药能固形,外丹也。服饵长生,莫过于内外丹。”外丹家以“物性互化”为理论依据,认为服用“金丹”能长生成仙。外丹术源于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至秦汉时因统治阶级的狂热推奉而十分盛行,迄至隋唐,仍风行不衰,并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主要道术之一。由于炼制外丹的原料及其化合物多有较大毒副作用,盲目妄服,为害极大,故唐代以后,外丹术渐趋衰落。服用金丹以求长生,自属虚妄,既使作为养生手段,其效用与价值也远不能与内丹术相比。随着其替代手段与抗衡面的内丹学说的兴盛,外丹术更加一蹶不振。不过,丹药的养生价值虽难以确定,但其医疗价值却是无疑的。矿物药作为中药的一个基本门类,历代载述不断,而医家的丹药也一直应用至今。此外,古代外丹术对我国古化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外吹
病名。乳腺炎之发于哺乳期者。出《外科启玄》卷五。即乳痈。旧说因儿于哺乳时熟睡,其鼻孔之凉气袭入乳房,与热乳凝结而发病者。实则由于吮乳时睡熟中因咬伤等使乳头部破裂而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乳痈条。
外缠喉风
病名。即患缠喉风以颈项肿大等外症为主要表现者,又名阳毒喉风,多由火毒上冲所致。症见咽喉红肿疼痛,甚或肿连腮项,胸闷气促,目睛外突。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阳毒喉风身发热,肿连头项目睛突,气粗短促鼻扇张,主去痰涎方可治。”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可选用普济消毒饮等加减。参见缠喉风条。
吴景贤
隋代医家。生平及里籍欠详。依《隋书·经籍志》,景贤着《诸病源候论》五卷,目录一卷。据此,该书或为巢元方与吴氏合着,或吴氏别有一已佚之同名书,有待深入考证。
吴景隆
明代医学家。号梅窗居士,少习举子业不第,遂转而攻医,遂精医理。因鉴于历代对朱丹溪之学“迂而不遵”,乃取各家之长,参以己见,着《脉证传授心法》一卷。此书未见行世。
吴景澄
清代医家。号小舫、晓舫,河南潢川人。邑痒生。尝获《青囊纂要》(旧题华佗纂),依书处方治病,甚为见效,乃以之与陈士铎之《石室秘录》合纂,成《秘录青囊合纂》,今有其抄本行世。
吴兢
唐代官吏(?-749年)。知医。汴州(今属河南)人。尝任左拾遗内供奉、水部郎中、修文馆学士、光禄大夫、相州长史、邺郡太守等。尝着《五脏论应象》。未见传世。
吴建钮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有《异传稀痘经验良方》一卷,国内未见有刊本行世。现日本尚有传本。
吴简
宋代医家。一作灵简,履贯欠详。尝于庆历间(1041-1048年)任宜州推官。适逢广西儒生欧希范遭官府剖腹之刑,吴简令画工宋景依所见绘成实际图,并编成《欧西范五脏图》,惜未见传世。
吴嘉言
明代医家(1507-?1585年)。字梅坡,分水(今浙江桐庐)人。世医出身。嘉言益精于医,并被荐入太医院为吏目。尝着有《医经会元》,创制有心、脾、肾三种方,详察病机、运气、标本,有独到见解。又有《针灸原枢》、《医学统宗》等,均未见传世。其子学易,亦以医名。
吴嘉祥
清代医家(1833-?年)。字志成,号梦兰。南乡(今河南浙川)人。尝习儒务农,后因见家乡妇人产后病多,遂习女科,后及其他各科。尝着有《眼科新新集》,有刊本行世。
吴嘉德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保赤篇》,又名《保赤辑要》刊于世。
吴焕
清代医家。浙江吴兴人。履贯欠详。尝与钱守和共辑《慈惠小编》三卷,现有刻本存世。
吴箎
清代医家。字简庵,号谓泉。江苏如皋人。尝任金溪县丞、太和县令、两淮运使、山东运使。亦精于医道。所著有《临证医案笔记》,现有多种刻本行世,
吴宏定
清代医家。字静庵,安徽歙县人。生平欠详。尝撰《景岳新方八阵汤头歌括》,现有刊本行世。
吴光霁
金元间医家。字月谭,生平里贯欠详。尝着《伤寒一览方》一书,未见行世。
吴复珪
宋代医学家。里居欠详。精于医道。于淳化年间(990-994年)任太宗御医。后于开宝六年(973年)奉敕与刘翰、翟煦、张素、马志等人共同编修《开宝新详定本草》。至太平兴国七年(982),又参与编修《太平圣惠方》,其中即收有部分其所集之医方。另又撰有《金匮指微诀》,未见行世。
吴东园
明代医家。字子扬,泾上(今安徽泾县)人。尝着《小儿痘疹要诀》、《痘疹二症全书》,二书皆未见行世。
《吴东旸医案》
医案著作。清·吴达撰。刊于一八七九年。全书收作者治案四十余条,以伤寒、时症为多。遵循仲景之法注,重六经辨证。每条记述较强。现存光绪刻本,石印本。后收入《医学求是》中。
吴鼎铨
清代医家。字六长,号逸樵,浙江淳安县人。平时嗜兵书,亦工医学,尤擅治外证疮疡,言人吉凶,不差分毫,不受酬。着有《医案》二卷。国内未见传本,日本尚存有此书。
吴德汉
清代医家。字宗海、为章,湖南宜章人。尝辑有《医理辑要》,现有刊本行世。
吴得夫
宋代(?)医家。履贯不详。尝辑有《集验方》,未见行世。
吴道源
清代医家。字本立,江苏常熟县人。习举子业不售,改攻医学,行医达数十年之久,名噪乡邑。尝着有《痢症汇参》、《女科切要》,现有刊本行世。
吴楚
清代医家。字天士,号畹庵,安徽歙县人。初习举子业,后弃儒而习医。其高祖为吴正伦,吴昆是其堂祖。吴楚继承家学,为人治病,并详录病案,意在检验诊病之效验,遂撰成《吴氏医验录》。另又着有《宝命真诠》、《前贤医案》。
吴冲孺
明清间医生。字象先,歙县(今安徽)人,其曾祖吴正伦为名医,冲孺绍承祖业,精于医,深得医中三昧,为他医所推崇。
吴灿
清代医家。字云亭,江西余江人。生平欠详,尝编有《济婴撮要》,现有刊本行于世。
吴炳
①清代医家。字云峰,浙江嘉善县人。家贫勤学,习儒之余,兼房通百家,兼通医术。尝从名医张希白学,尽得其传。善治内、外诸科杂症。着有《证治心得》十二卷,行于世。
②清代医家。江苏常熟人。履贯欠详。尝辑《喉科附方》一卷,附于《锡山尤氏喉科秘本》之后。
无子
病名。出《脉经》卷九:“妇人少腹冷恶寒久,年少者得之,此为无子。”无子指不孕症。参见该条。
无音
病证名。即瘖。出《内经》。《灵枢·忧恚无言》:“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此为暴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而无音者为久瘖;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名子瘖。《素问·奇病论》认为:少阴之脉贯于肾而系舌本,胞络又系于肾,胞之络脉绝,故不能言。此病无须治疗,产后即恢复。中风舌不能转运语言而蹇涩者为舌瘖。聋哑人,其不能发音者,多系先天耳聋也。参见瘖及有关各条。
无阳证
证名。阳虚不能作汗之证。《伤寒论大全》卷四论“头痛发热,项脊强,恶寒无汗,用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乃“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证,名曰无阳证。”治宜再造散。
无虚虚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凡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虚证,忌用泻法或攻法,以免重伤元气而加重病情。
无胃则死
①推测疾病预后的纲要。《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不能饮食,表示胃气衰败,生化之源已竭,故死。
②脉学名词。指脉无胃气,表示正气衰竭,邪气独胜。《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无头疽
病名。系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肤深处的阴性疮疡。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漫肿无头之痈疽。证见患部漫肿,多无红肿,皮色晦暗,疼痛不甚,病程缠绵难愈,甚者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患者多因之而虚寒体弱。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法,方选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参照内服。外用则以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敷贴为佳。该病包括有附骨疽、流痰等骨结核、淋巴结结核等引起之寒性脓疡。
无痛进针器
针刺辅助器具。针装其中,利用弹簧的力量迅速刺入皮下,以减轻进针疼痛。适用于婴幼、妇女、年老体弱及畏痛的患者。
无嗣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孙而后继无人。参见不孕条。
无时热泪
病证名。多由阴精亏损,虚火上炎引起。即热泪无时常流。《证治准绳·杂病》对本病形成的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王肯堂云:“盖肝胆肾水耗而阴精亏涩,及劳心竭意,过虑深思动其火而伤其汁也。故血虚膏液不足人,哭泣太伤者,每每患此。”治宜滋补肝肾,养阴清热。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参见热泪条。
无时冷泪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目不赤不痛,若无别病,只是时常流出冷泪,甚则视而昏渺也,非此迎风冷泪因虚引邪病尚轻者。盖精液伤耗,肝胆气弱膏涩,肾水不足,幽隐之病已甚,久而失治,则有内障青盲、视瞻昏渺之患。精血衰败之人,以及悲伤哭泣久郁者,或者产后悲泣太过者,每多此疾。”详见冷泪条。
无时泪下
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衰如悲,泣下沾襟……,盖肾水不足,肝气渐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伤,津液不洽,虚火内逼,二也。清冷者其常,间有热而浑者,乃正为邪沴清难免浊。水得火而煎,阴必从阳,不治终无完目”。参见冷泪条。
无盛盛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邪气亢盛的实证,忌用温补药,以免加重病情。
无名肿毒
病证名。发无定处难于命名之痈疽疮疡。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辨证录》卷十三称:“无名肿毒生于思想不到之处,而其势凶恶,有生死之关,皆可以无名肿毒名之。”《外科大成》卷四则谓:“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位,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者。若因风邪内作而引起者则无头无根;若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寒而成者,则肿坚色白;因热毒而成者,则肿焮而色赤。”并以此作为辨证之依据。其治:有表证者散之,有里证者下之,外治参之以敷贴之剂。
无名穴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后正中线,当第二、三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癫狂。略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无名疬
病名。瘰疬之迅即发生红肿者。出《疬科全书》:“亦有骤然红肿,非色欲所致,即餐膳不谨,此无定名,随症皆可致此。”治宜豁痰散结,可内服消肿汤方。外用药参见流痰继发感染症。
无名疮
病名。非痈疽疥癣人不能识者之疮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由风热搏于血气所生。巢元方认为:“此疮非痈非疽,非癣非疥,状如恶疮(麻风等),或瘥或剧,人不能名,故名无名疮。”今临床不见有此病。
无魂
疾病垂危时出现的一种脉象。《难经·十四难》:“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为无魂者当死也。”
无汗
证名。当出汗时而不出汗的症候。常因邪闭、表实、津血不足等因所致。伤寒无汗,如太阳表实证,内寒外束,头痛发热,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有盛夏当出汗而无汗者。《赤水玄珠·汗门》引丹溪曰:“盛夏浴、食无汗为表实。”又有阴血耗伤无汗者,《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亦有阳虚无汗者,《伤寒明理论·无汗》:“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可根据不同病情,审因施治。
无谷道
病证名。指由于生理缺陷,小儿出生时肛门就被脂膜遮闭,无隙可通。如属脂膜遮闭所致者,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
无犯胃气
治疗学术语。指治病不宜妄用攻伐、苦寒等药物戕伤胃气。盖人以胃气为本,“纳谷者昌,绝谷者亡。”胃气足则元气易复,胃气伤则病难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无毒
中药学术语。指药物无攻邪作用,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无瘢痕灸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屋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胸前神经的胸大肌肌支,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胁胀痛,乳痈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屋漏脉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慢而无力,如屋漏残水,良久一滴。多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
巫咸
古代医生。传说为商王太戊之臣,一作巫戊。以巫祝之方法愈疾,反映当时巫术与医道结合于一身的情况。
巫彭
商代巫医。史书记载其“操不死之药”以愈病的情况。《说文》载有“巫彭初作医”的事,可见此时巫术与医道兼于一身的情况。
巫烽(1874-1938年)
近代医家。字伯荣,四川新繁县人。因病而潜心于医学,深研《内经》、《伤寒论》。医术精明,治病辄效,一时声名远播。于西医医理亦有所研究,后着《中西医略》、《伤寒论广训》。其门人洪家栋继其业。
巫妨
中古时医家。又作巫方。传为尧帝之臣,精于医道,能别生死。着有《颅囟经》,其书未见传世。
巫
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巫在殷商前就已经出现,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这是巫产生的历史根源。西周时期医、巫、祝已经分业。《周礼·春官》载:“司巫掌群巫之政令。”尽管这样,医与巫的斗争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同时,巫在春秋战国后一直未取得统治地位,现基本上消灭。
邬廷谋
清代医家。字砚亭,生平履贯欠详,尝着《医学撮要》,未见行世。
污血胁痛
病证名。因污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证见胁痛,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喘促气逆。治宜祛瘀通络,用鸡鸣散等方。参见死血胁痛、跌仆胁痛条。
污
名词。见《说文》。指月经。
乌珠
解剖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乌头类中毒
病名。服用过量乌头、附子、天雄所见中毒症状。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中毒轻者,证见口唇、四肢麻木,头晕,言语不清,视力模糊。重者心率加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突然抽搐,紫绀,昏迷,甚至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民间有用生姜、甘草、银花煎、犀角、川连、芫荽汁等解毒。《本草纲目》卷四载解乌头、附子、天雄毒药,有防风汁、远志汁、甘草汁、人参汁、黄芪、乌韭、绿豆、寒食汤、大枣肉、井华水、陈壁土等,可供参考。
乌痧胀
病名。干霍乱之俗称。《医学心悟·伤暑》:“谓干霍乱证,世俗名搅肠痧、乌痧胀。”详干霍乱条。
乌痧惊风
病证名。惊风之一。出《本草纲目》。症见遍身发乌,闷乱欲脱。多由风寒湿热之邪,阻滞经络,血行不畅所致。除在惊风内服方药中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外,民间用黄土入醋炒热,布包趁热从头颈向躯干四肢熨之,出现黑块,取黑块最显着处,用针挑破,挤出乌血少许,可使闷乱缓解。
乌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乌痧、满身胀痛,面目黧黑。身有黑斑,毒在脏腑,气滞血凝,以致疼痛难忍。”治以阿魏丸等方。《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乌痧》:“此症有二,俱系预先感冒风邪,未经发泄,又因受寒而发者,先发寒战,牙齿眼白俱发青黑色,周身四肢俱胀痛入腹者,延过周时不治则死。有因受热而发者,先身热如火,牙齿眼白皆黑,若周身四肢胀痛入腹中者,半日内不治则死。”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上拍至臂臑穴,拍出紫黑块,刺出黑血。热症用麻油四两,滑石末三钱和服,呕出臭水而愈;寒症用鹅毛向喉中搅呕,呕出粘痰而愈。
乌轮赤晕
证名。《银海精微》:“乌轮赤晕,刺痛浮肿,此肝热也。”即抱轮红。治宜清肝泻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抱轮红条。
乌龙双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乌龙摆尾。见该条。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