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名。北宋熙宁期间,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此职要求熟悉医药知识者充任,共设2人。
太医局令
宋代医官名。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医官,主管该局工作。北宋熙宁年间曾一度设置太医局提举1人,其职权与太医局令相同。
太医局局生
宋代医生名。太医局中的学生,最初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称为太医局局生。
太医局九科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所设立的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这实际上是宋代元丰改制后的医学分科制度。见九科条。
太医局教授
宋代医生职称。此职最早设于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其职责是掌管医学教育,九科之下,每科设有教授1名。“选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为之。”
太医局丞
宋代医官名。位在太医局令之下,协助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太医局
中国古代医事机构名。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元)该机构是在沿革隋唐太医署之基础上创设的。太医局初设并未开展医学教育。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在太常寺设立太医局,开始选拔医官传授医学知识。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即定学生名额为120人,并分九科(参见九科条),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太医局设提举、判局等官加强管理,科置教授加强教学工作。在医学分科上曾一度实行十三科制(见十三科条)。元丰改制后又改作九科(见九科条),学生限额增至300人。入太医局学习的学生必须先报名、投家状、医官和学生作保,试读一年后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学生。太医局中的考试分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理论考试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临床考核则根据医学生为三学学生及诸营将士治疗情况为上、中、下三等。理论考试中于《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补,临床考核时过失太多者还令退局。此时,地方医学教育也仿照太医局的制度。太医局自创立以来,除北宋元祐期间和南京乾道期间停办40多年外,整个宋代的大部分时间都独立开展了工作。辽代也设有太医局,但其功能主要是医政管理,与宋代太医局以医学教育功能为主有所区别。
太医监
古代医官名。系指宫廷中管理监督太医处方用药的医官。见《资治通鉴》卷二十三。西汉时宫廷中曾设此医官,隶属少府。
太医博士
古代医学教学职称。此职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官阶从七品下,专门负责传授医学知识。隋唐时期医学进一步分科,各种逐步增设了博士如针博士、按摩博士等。博士立职,后世都有沿袭。
太医
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封建社会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医生。“太医”一职最早诞生于何代?据秦有太医令一职而推断,既有太医令一种管理职务的设置,就应该有被太医令管理的太医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
太阳中风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太阳经感受风邪,证见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治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太阳阴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太阳阳明合病
病名。太阳阳明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证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谓太阳之发热恶寒无汗,与阳明之烦热不得眠等证同见。表里之气升降失常,故不下利则上呕。治法先解太阳之表,表解而阳明之里自和。若利则宜葛根汤表而升之,利自可止;呕则加半夏,表而降之,呕自可除。
太阳为开
生理学名词。系经脉之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太阳头痛
①病证名。伤寒太阳病而见头痛,兼见恶风、脉浮紧。治用川芎、羌活、独活、麻黄等药。
②证名。头痛在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冷庐医话·头痛》:“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
太阳少阳合病
病名。太阳少阳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证候,如头痛、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论太阳与少阳合病,若里热盛,少阳邪热移于肠胃而下利,治以黄芩汤,以清里热。若胃气上逆而呕,则应再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
太阳少阳并病
病名。指太阳病证未解,而已见少阳病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本病头项强痛为太阳证,又见头眩昏冒,胸胁痞满之少阳证。邪在太阳则当汗,邪在少阳则禁汗。太阳与少阳并病,亦不可汗。既不可汗。则两经郁经之邪无可解之法,故治当刺大椎第一间及肺俞、肝俞。亦可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散表邪。慎不可峻汗或攻下。
太阳伤寒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太阳经感受寒邪,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治以辛温发汗之法。
太阳衄
病证名。鼻衄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巢氏将鼻“衄发从春至夏,为太阳衄。”证治参见鼻衄条。
太阳厥
六经厥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证见头重,足弱,发为瞑仆。
太阳痉
病证名。太阳病出现痉症者。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而致痉。证见身热足寒,项强恶寒,头热,面肿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
太阳经证
即太阳经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见该条。
太阳经脚气
病名。脚气病之一。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膀胱经所致的脚气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证见头痛,目脱,项强,腰脊连体枢、循髀外出外踝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皆痛。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者重着肿满。治宜发散,用麻黄左经汤等方。
太阳经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经证。证见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夹督脉而行。故风寒客之则头项强痛,风寒在表则恶寒、发热、脉浮。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太阳经病,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中风。若太阳经病,见恶寒、体痛、无汗,脉浮紧者,为伤寒。
太阳腑证
即太阳腑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该条。
《太平御览·养生》
养生著作。宋·李昉等编。是《太平御览》中有关养生的部分,共两卷,分列在“道部十”卷六百六十八与“方术部一”卷七百二十。所收养生论着,前者摘自道家诸书,后者摘自儒家、诸子、博物等书。所收资料,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古代养生文献。还反映出道家养生学说对编者有较深影响。
《太平圣惠方》
方书。简称《圣惠方》。一百卷。刊于922年。本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王佑、郑彦、陈昭遇等人依据医局所藏北宋以前各种方书、名家验方并宋太宗亲验医方,又广泛收集民间效方集体编写而成。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历时14年。卷一-二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三-七分论五脏诸病;卷八-十四伤寒;卷十五-五十九论述内科杂病(包括眼目、口齿、咽喉);卷六十-六十八外科病;卷六十九-八十一妇人病;卷八十二-九十三小儿病;卷九十四-九十五服食及丹药;卷九十六-九十八食疗及补益方;卷九十九针经十二人形图;卷一百明堂灸经及小儿灸经。全书共1670门,载方16834首。涉及临床所有各科病证。每一病证,皆冠以《诸病源候论》的有关论述。其中外科的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等,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记录。此外,还保存了一些古典医籍的佚文。本书系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不仅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参考价值。但本书卷帙浩繁,流传很少,且受时代局限,书中也杂有某些糟粕。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太平惠民局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太平惠民局之名称是渐次改易而成的。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将药物也列入国家专卖。适应这一形势成立了合卖药所,又名熟药所,负责制造和出售成药。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时,熟药所中制药和卖药业务已明确划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卖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南渡后,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又将朝贡熟药所依在京制度改作太平惠民局。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各州军熟药所都改称太平惠民局。太平惠民局不仅卖药而且治病,每遇疫病流行时施散药物。后于元、明两代均采用推行。称惠民药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太陵
经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即大陵。见该条。
《太极拳》
我国著名传统拳术名。原为技击,后逐渐演变为以健身为主的拳法。传为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一说来自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据民间拳术总结的拳经三十二式。其拳法宗太极阴阳之旨,手法以掤、(扌履)、挤、按、捋、挒、肘、靠八势为八卦之式,架势与步法以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五势为五行之式,计十三式。以绵、软、劲、柔中有刚为行拳要领。清初以来,太极拳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传习最盛,其后逐渐演变出陈氏、杨氏、吴氏、武氏与孙氏等五大太极拳流派,在架式与劲力上各具特点。近数十年来,国家体委改编有24式简化太极拳、48式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等,具有动作圆活均衡、柔软放松的特点,对防病健身有较好功效,尤其适合于老弱者的健身,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养生活动之一,并且在世界各地也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太极磨子手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即将肩关节作左右旋转滚动的动作。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太刺
刺法名。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太冲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输(土)、原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布有腓深神经的分支,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动脉。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目赤肿痛,胁肋胀痛,黄疸,疝气,遗溺,尿闭,遗精,崩漏,闭经,滞产,小儿惊风,脚软无力,以及肝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太仓
①人体器官名。指胃。《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以其容纳水谷,故名。
②《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③中脘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太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苔润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湿润。苔润为正常舌象。温热病如见舌苔湿润,说明津液未伤。但热入营血时,阳邪入阴,蒸动阴气,则舌苔反润,宜详察。
苔滑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润滑。是津液充盛之舌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解。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苔垢
①即舌苔。
②诊断学名词。即垢苔。舌苔垢浊胶结。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胎自堕
病证名。指自然流产。见《丹溪心法》。多因孕妇气血虚损,胎失所养;或血热燔灼,胎有所伤;或肾虚不摄,胎失所系,冲任不固,以致胎自堕。参见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条。
胎肿
病名。郑玉峰《济阴要旨》:“女人胎肿,乃有孕而手足或头面、通身浮肿是也。”参见子肿、子满、胎水肿满条。
胎蒸
病名。《女科秘旨》:“面肿色赤,口苦咽干,日晡寒热,日渐羸瘦,胎气不见升动。用银柴胡、胡黄连各一钱,煎服。”
胎元
①胎的别称。
②指母体中培育胎儿生长发育的元气。
③指胎盘。《证治准绳·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焙干为末,加麝香少许,治痘疮气血俱虚不起发。”
《胎瘐》
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
胎瘖
病名。孕妇之不语证。见《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即子瘖。证治详见该条。
胎衣不下
病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胎衣不出
病名。见《经效产宝》。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胎衣
生理名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胞衣。详该条。
胎养
见明·万全《婴儿家秘》。即养胎。详该条。
胎癣
病名。婴幼儿头面部之湿疹。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奶癣。详见该条。
胎虚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素体虚弱,孕后气血益虚而出现胎虚不安证候,宜补脾益气,养血安胎,以胎元饮为主方治之。若症见烦躁、心悸、失眠等,为心脾血亏,宜归脾汤;若症见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者,为肝肾阴虚,治以左归饮或固阴煎;若症见腹胀,肠鸣泄泻,倦怠畏寒,带下清稀,肢冷等症,为脾肾阳虚,宜温阳健脾,养血安胎,方用秘元煎或菟丝煎;若气血惧虚者,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胎痫
病证名。见《活幼心书》。又名胎搐。症见患儿百日内频发抽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腰直身僵,睛斜目闭,多啼不乳。治宜先服至宝锭以清热止痉,再根据兼症辨证治疗。
胎息
气功术语与功法名。谓习练气功时呼吸有如婴儿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内呼吸的高深境界。《后汉书·王真传》:“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五十者,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养真集》:“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胎息。”此时神气合一,内气潜行,鼻息若无,似胎之息。道教依据“逆修返源”的理论,认为返于胎息即能断后天生死之路而掌长生成仙之要。返于胎息之法,有行炁、服气、存思、守窍、存神炼气、内丹等多种。而其中通过闭息服气一类调制呼吸以达胎息境界的功法,也称为胎息法。如《胎息经·胎息铭》介绍其功法说:“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决定延年。”首两名是指闭息时鼓气咽服,从一咽开始,渐增至一闭息三十六咽。又有以丹田呼吸法释胎息者。如《脉望》:“丹田内有神龟,呼吸真气,非口鼻之呼吸也。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原,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这种呼吸法习练时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再意想气自丹田呼出。稍停再作重复。呼吸要绵细、缓慢、均匀,意守要在若有若无之间。
胎痛
病证名。指妊娠腹痛。《资生集》引薛立斋:“妊娠腹中不时作痛,或小腹重坠,名胎痛。用内补丸。”
胎溻皮疮
病名。指新生儿有肉无皮的一种病症。见《外科启玄》卷八,又名溻皮疮。该病可因父母患梅毒传染胎儿所致,或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引起。证见患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迅速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或遍体无皮。治宜清热解毒。内服可用三黄散加减,外以玉粉散搽涂。本病类似先天性梅毒。现已罕见。
胎死腹中
病名。见《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
胎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胎水肿满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亦名胎水、胎间水气。指妇女妊娠五六个月后出现遍身肿满之症候。多因孕妇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湿下注,胞中蓄水,泛溢周身,以致遍体浮肿,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喘不得卧的病证。相当于羊水过多症。治宜健脾行水。方用茯苓导水汤。腹大异常者,用千金鲤鱼汤。应中西医结合诊治。如胎儿发育正常,则按前述治疗,症状严重,无法忍受子宫内张力,可行羊膜腔穿刺放水,1-2周后可重复穿刺减压,以延长妊娠时间,如已近37周,可作人工破膜,终止妊娠。若胎儿畸形,则应及早终止妊娠。
胎水不利
病证名。单南山《胎产指南》:“孕妇胸腹满胀便秘,遍身浮肿,名曰胎水不利,宜服鲤鱼汤。”参胎水肿满条。
胎水
①指养胎之水。即羊水。
②病名。指胎水肿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妊娠亦有身肿满,心腹急胀者,名曰胎水。”
胎食
气功术语。谓漱咽舌下津液。《汉武内传》:“(王真)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肉色光美,力并数人。”《摄生纂录》:“漱其舌下泉咽之,数十息之间一相继,名之曰胎食。”
胎实不安
病名。指因邪气盛实引起的胎动不安。《叶氏女科证治》卷二:“胎实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虚,而或多郁滞者有之,治宜开之导之。若呕吐不止者,参橘汤,停痰加枳壳、半夏;食滞胀满者,小和中饮;呕吐加半夏,胀加砂仁;肝气滞逆胀满者,解肝煎;怒动肝火者,化肝煎;脾肺气滞上攻作痛者,紫苏饮;气滞兼痰者,四七汤;气滞兼火者,枳壳汤,气滞加陈皮、茯苓。”
胎生青记
指婴儿出生时的骶骨部、臀部、四肢或头部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青色斑块,俗名青记,或胎记。可于儿童期渐渐消失,但亦有终身遗留者,不需治疗。
胎生
生理学名词。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
胎上逼心
病名。见《女科辑要》。即子悬。详该条。
胎疝
病名。先天性阴囊肿胀证。见《医宗金鉴》卷五十四。该病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症见婴儿出生后阴囊即见肿大,甚或肿硬疼痛。治宜服十味苍白散、或金铃子散之类。严重者应于确诊适于手术治疗者及时行手术治疗。
胎弱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胎怯。详该条。
胎热伏心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即热烦啼。详该条。
胎热丹毒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见《外科大成》卷四。又称胎毒发丹、赤游风。小儿丹毒之一。该病多因胎毒内伏,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或常穿烘衣,或母乳内热助邪所致。初发时表现为赤肿光亮。多发于头面、四肢,或延及胸腹,或游走不定。由腹背传四肢者顺,若由四肢传至腹、背及阴囊者逆。治宜祛风解毒,活血化瘀,若初起者,可用升麻葛根汤表之,次用驱风散清之,重者服大连翘饮。如婴儿腹胀不乳,为毒气入里,应用紫雪散。外治可参见丹毒条。
胎热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胎动不安因热所致。多因孕妇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复因孕后血聚养胎,阴血更虚,阳热更盛,热扰冲任。其症或热、或烦、或渴、或躁、或漏血尿赤,以致胎动不安。治宜养阴清热安胎。方用保阴煎。若小便赤热,或怒火动血者,加栀子;潮热加地骨皮;肺热多汗加麦门冬、枣仁;血热甚加黄连。
胎热
病名。
①指临产两目失明。《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将临月,两目失明,不见灯火,头痛眩晕,腮颔肿不能转侧,此肝经热毒上攻,由过食炙煿、火酒、辛辣等物,名曰胎热。”治宜天冬饮。
②指婴儿出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之症。此因小儿在母胎时感热所致,故名。一般认为是因孕母恣食辛热炙煿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以致胞宫积热,影响及胎儿。
胎前诸症
出《医宗金鉴·女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指妊娠后出现的各种疾病的总称。有恶阻、胞阻、子肿、子满、子烦、子悬、子痫、子嗽、转胞、子淋、激经、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胎、子死腹中、胎萎不长、子瘖、脏躁等证。其他如兼患伤寒、伤食、疟、痢、霍乱、泄泻、中恶、中暑、妊娠疹等。虽均为妊娠诸病,应随症治疗,但须注意保护胎元。
胎前怔忡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胎前恍惚。此证多因孕妇平素血虚气弱,孕后聚血养胎而益虚,以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而致心神恍惚,惊悸怔忡,心烦失眠等。治宜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若惊悸不安,夜卧不宁者,宜大圣散;若血少神虚,心神不宁者,宜养荣汤;若心气虚而神不安者。宜定志丸;若大盛者,宜安神丸。
胎前用药三禁
治疗学术语。古人对妊娠期妇女用药提出的三项禁忌:不可过于发汗、攻下、利小便,以免损伤胃气及胎元。因为过汗会亡阳伤气,过下则亡阴伤血,过利小便损伤津液。临床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胎前阴门肿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阴肿。此症多发生在妊娠后半期。因孕妇脾肾阳虚,脾主运,肾主水,脾失健运,水湿下注,而致外阴浮肿。治宜温阳健脾,用安胎顺血散(诃子,水煎温服);外用地肤子、艾叶、防风、透骨草、荆芥、川椒、黄瓜皮,熏洗。参见子肿条。
胎前吞酸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多因孕妇脾虚或肝郁,复伤于饮食所致。脾虚者,由于脾虚不运,伤食太过,症见胃脘填塞,不得传化而致吞酸。治宜温养脾胃,方用六君子汤加吴萸;肝郁者,由于肝气郁滞,化热犯胃,症见嗳腐吞酸、脘闷胁胀等。宜泻肝清热,用左金丸。
胎前头痛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多因孕后阳气虚衰,感受风邪;或因孕后聚血养胎,阴虚阳亢,及血虚血不上承而致头痛。感受风邪者,兼见发热恶风,头痛连及项背,宜疏风止痛,用川芎茶调散;阴虚阳亢者,兼见头胀而热,烦躁易怒,甚则耳鸣,宜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若无外感风邪,或阴虚阳亢而常苦头痛者,为血虚不能上承,症见头痛,午后痛甚,伴头晕乏力,心烦不宁,面色无华,治宜养血熄风止痛,用四物汤加蔓荆子、菊花、甘草治之。
胎前头风痛
病证名。指怀孕后孕妇患头痛时发时止,常突然触发。多因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所致。《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头风痛,不可服药,恐伤其胎,宜用雄黄散吹入鼻内少许,其痛可止。”
胎前损身
病证名。出《女科秘宝》。指因伤胎而腹痛,阴道流血,应按胎动不安治疗。如见面赤,口唇焦,指甲色黑者,为胎儿已死,可用兰石散(滑石粉适量,蜜半盅,麻油半盅,开水调服)下之。
胎前手足麻木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手足麻木,此属血少,宜养血安胎,以八珍汤为主。”
胎前食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指怀孕后饮食过多而泻下。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脾不健运,胃不能腐熟水谷,于是腹满嗳气,泻下酸臭。治宜健脾消食导滞。用养胃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或用保和丸治之。
胎前十字真言
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指古人对孕妇提出的应注意事项。一需节“嗜欲”,二宜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此即胎前十字真言。
胎前乳肿
病证名。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妊娠乳肿。详该条。
胎前气急不得卧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此乃过食生冷,兼有风寒中胃肺经,因而生痰气急”。宜紫苏安胎散。”
胎前漏红
病证名。
①指激经。《女科秘要》卷二:“有孕,红来如行经,应期每月一至,此是漏也。”
②泛指妊娠期间阴道流血,称胎前漏红。参见胎动不安、胎前动红条。
胎前节养六条
指妊娠期间应注意的六个方面。出清·唐桐园《大生要旨》。即:一除恼怒,二禁房劳,三戒生冷,四慎寒温,五服药饵,六宜静养。
胎前脚肿
病证名。见清·曾鼎《妇科指归》。孕后气血虚弱,下元不足,湿气下注,症见两足微肿不痛。宜顺气养血汤(党参、陈皮、当归、首乌、川芎、炒白芍、桑皮、乌药、阿胶、炙草)治之。
胎前脚痛
病证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下元气血虚弱,又兼风邪,宜行气行血,服乌药顺气散。”
胎前脚气
病证名。指妊娠期间患脚气病。清·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妊娠下元虚怯,寒气所淫,因寒从足起,故两脚胫肿痛,名曰脚气。宜鸡鸣散治之。”
胎前焦渴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胎前霍乱
病证名。见《邯郸遗稿》。即妊娠霍乱。详该条。
胎前昏迷
病证名。因孕妇素体虚弱,孕后血聚养胎,以致血不能上荣头目,而发为头晕眼花,重者于发病后可卒然昏倒。治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或结合针灸治疗。《女科秘要》卷二:“胎前昏迷,忽然倒地,乃血去养胎,母无精神,承儿不住,故眼花头晕。”
胎前恍惚
病证名。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胎前寒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多因孕后脾肾阳虚,或外受风寒,或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肾,以致肾阳不能上蒸脾土,运化失职,传导失司所致。脾肾阳虚者,症见脐下作痛,喜暖喜按,肠鸣即泻,腹胀畏寒肢冷。治宜温阳健脾止泻,用四神丸,或理中汤;外感风寒者,症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或肢体酸痛,或畏寒发热。治宜祛风散寒止痛,用胃苓汤;饮食生冷者,症见腹痛泻下酸臭,腹胀痞满,嗳气腐臭,治宜消食导滞止泻。用保和丸,或养胃汤加山楂、神曲、麦芽。
胎前动红
病证名。指胎动不安,阴道流血。《女科秘要》卷二:“此因失跌动伤,恶血破来,如水流不止,急用胶艾汤,以止其血;再服安胎散以护其胎。然此症孕妇形盛,而在三五日内可治,或弱而久者难治。”
胎前赤带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又过食辛辣,积热内伤血络,带脉不约,发为带下色红。治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
胎前赤白痢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胎前白带
病名。见《女科秘要》,即妊娠白带。详该条。
胎前
指受孕至分娩前的整个怀孕时期。
胎气蕴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婴儿烦热,食即呕吐,眠不安席,神情躁扰,闻声即掣。由于儿在胎中时,孕母多忧怒郁闷,复因胎气燥热,儿生艰难,母生惊悸而致乳汁不和,小儿吮乳得之。治宜调气解蕴。
全部讨论(0)
请在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