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第三篇

浏览 167

头临泣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外眦痛,目翳,鼻塞,鼻渊,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头冷

证名。头部感觉寒冷,或伴头痛的病症。多因阴阳气血不足或风气偏胜所致。《罗氏会约医镜》卷六:“头上冷而畏风,或痛或不痛,属后天气血之不足也。”治用加味十全大补汤等方。风气侵袭者,宜用祛风方药。

头角

人体部位名。亦称额角。指前发际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

头汗

证名。头面局部多汗。多因邪热内郁,热蒸于上。《伤寒明理论·头汗》:“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如热不得越而上达者也。又热入血室,与其虚烦,或阳明被火,及水结胸,皆但头汗出也,俱是热郁于内,而不得越者也。”治宜栀子豉汤、茵陈蒿汤、大陷胸汤等方。有因水亏火旺而致者,头顶出汗,乃肾火有余而肾水不足。治宜滋肾清肺,可用桑叶、熟地、北五味、麦冬等;或滋阴降火,用当归六黄汤(见《石室秘录·敛治法》)。有因胃火上腾者,每当饮食时,即头汗淋漓。治以泻胃火为主,方用收汗丹(《辨证录·汗症门》)。有因湿胜所致者,亦汗出头额,用胜湿汤(《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瘀血内蓄而致者,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证治汇补》卷三、《类证治裁·汗症》)。若关格不通或重病阳脱而见头汗,属危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

头骨

解剖结构名。又名(壬页)颅。即颅,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头风眩晕

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头风眩运

病证名。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眩运。《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风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散吐之。”吐讫,用清上辛凉之药,如防风通圣散加半夏等。参见风痰眩晕条。

头风旋

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头风屑

证名。头皮燥痒,搔落白屑的病证。见《医碥·头痛》。若风热上攻,兼见头目眩痛,大便实者,用泻青丸。亦可用万病紫菀丸。虚者用人参消风散。若止有白屑,无何兼症,用白芷、零陵香等药外治(见《证治准绳·头痛》)。

头风

病证名。经久难愈之头痛。《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也;头风作止不常,愈后触感复发也。”因素有痰火,风寒袭入则热郁而头痛经久难愈。其症自颈以上,耳目口鼻眉棱之间,有麻痹不仁之处,或头重,或头晕,或头皮顽厚,不自觉知,或口舌不仁,不知食味,或耳聋,或目痛,或眉棱上下掣痛,或鼻闻香极香,闻臭极臭,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状(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热者消风散,冷者追风散。头风发时闷痛,必欲棉裹者,为热郁,用二陈汤加酒芩,荆芥、川芎、薄荷、石膏、细辛。头风痛在一侧者,名偏头风。两太阳连脑痛者,名夹脑风。头风而见头面多汗,恶寒者,名首风。详见各条。

头第一侧线

经穴定位线。为曲差至天柱间连线,足太阳膀胱经经过处。分布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各穴。

头第二侧线

经穴定位线,为头临泣至风池间连线,足少阳胆经经过处。分布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等各穴。

头冲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作颈冲,并曰:“一名臂臑。”后世将此穴作为臂臑穴之又名。详该条。

头不生发

病证名。见《普济方》。小儿头不生发,或因病后秃落。因气血亏损不能养发所致。治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汤加巨胜子。

脑部。《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偷针眼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见该条。

偷针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也即针眼。《证治准绳·杂病》:“祝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详见针眼条。

痛胎

病证名。《邯郸遗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叶氏女科证治》:“妊娠初受妊时,即常患腹痛者,此由热之故,名曰痛胎。一时不能速愈,宜服栀芩汤(山栀、黄芩、当归、玄参、枳壳、苏梗、陈皮、白芍、杜仲)数剂”。

痛如针刺

证名。系指眼珠疼痛如针刺的证候。见《银海精微》。本证之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经实火所致,目赤热刺痛,持续无间;二是体疲目劳,荣气不上溯于目所致。目多不赤,疼痛时作时止。实证以泻火解毒为主。方用五味消毒饮加赤芍等;虚证宜益气养荣,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

痛如神祟

证名。系指眼外观无红赤肿胀,突然疼痛,如针刺火灼,时作时止的证候。又名神祟疼痛。《银海精微》:“痛如神祟……痛甚怪异……当有神祟为祸而害眼,孰知阴阳偏胜,动静气血攻击使然。”临床上应结合全身症状辨证论治。参见痛如针刺条。

痛经

病名。亦名经前腹痛、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指在每次月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是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如仅感小腹或腰部轻微胀痛不适,则是常有的现象,不作痛经论。临床常见的痛经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痛经等。详气滞痛经、血瘀痛经等条。

痛风肿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水肿》。即痛风身肿,或名风肿。参见各该条。

痛风身肿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水肿章》。即痛风肿,或名风肿。参见各该条。

痛风

病名。古籍另有历节、白虎历节、白虎风等名,或认为痛风属痹证范畴,与痛痹、风痹关系密切。关于此病病因。《明医指掌》卷六:“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或涉冷受湿取凉,热血得寒则污浊凝泣,不得运行,所以作痛。”或因内伤、气血亏损、外感风寒或湿痰阴火流滞经络。症见四肢,或腰背剧痛,又以指趾关节肿痛、畸形为多见。《张氏医通》:“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医略六书·痛风》阐述此病证治谓:“轻则骨节疼痛,走注四肢,难以转侧,肢节或红或肿;甚则遍体瘰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昼静夜剧。……主以四物汤加秦艽、威灵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湿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红花;湿热加苍术、黄柏;气虚加人参、黄芪;血虚加阿胶、黄明胶;阴虚加生地、龟板;阳虚加虎骨、鹿茸。”寒甚者,用乌头汤、仓公当归汤;化热者,可用《千金》犀角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或清热定痛汤(林开燧《杂症会心录》方)。参见历节风、白虎历节风、风痹、寒痹等条。

痛痹

病名。

①指以关节疼痛为主证的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故痛痹又称寒痹。《金匮翼·痹证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参见痹、寒痹条。

②指痛风。虞抟谓:“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参见痛风条。

筩(走斥)(tǒng-shuò)

医疗技术名。出《五十二病方》,阴囊积水等病证以穿刺放水手术名筩(走斥)。筩,为中空如筩之针。《灵枢·四时气》:“徒(疒水)……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是用铍针刺过后,再用中空之筩针刺以泄水。《医学纲目》之“刺灸水肿有五法”中原注有“筩针,针中有空窍,如筩出水也。”(走斥),读搠,刺也。筩(走斥),类似现代之穿刺。

筒灸

灸法的一种。见《备急千金要方》。利用细竹管(箭竿)或苇管塞入耳中,在另一端施灸。主治口眼歪斜、耳病等。

瞳子散大

病证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证候。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二。参见瞳子散大条。

瞳子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后曲、鱼尾、太阳、前关。属足少阳胆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布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及颧眶动、静脉。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青盲,视力减退,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等。沿皮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瞳子

黑睛中央的圆孔,又称瞳孔。《灵枢·寒热》:“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灵枢·大惑论》:“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

瞳神欹侧

病证名。系指瞳神歪斜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仁不正、瞳神偏射、瞳神不正、瞳欹。相当于今之瞳孔变位。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或外伤引起。常由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迸出或嵌贴于破口处引起失治,日久粘定而成。若黑睛无破损而瞳神欹侧者,多由先天畸形或某些内眼手术所致。治疗时应针对病因辨证施治,必要时可采取手术。

瞳神细小

病证名。见《眼科约编》。也即瞳神缩小。参见该条。

瞳神缩小

病证名。系指瞳神渐渐缩小,甚则如针,展缩失灵,视力下降的病证。见《审视瑶函》。本病相当于今之虹膜睫状体炎。又名瞳神紧小、瞳人锁紧、瞳神细小、瞳神焦小、瞳缩。本病的病因:

①肝胆火炽,风湿热邪,肝肾阴亏致虚火上炎等上犯清窍引起。

②由外伤或某些白睛、黑睛疾病所致。由肝胆火炽引起者,宜泻肝胆实火,方用龙胆泻肝汤。由火热深入引起黄液上冲或血灌瞳神者,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由风湿热邪引起者,宜祛风清热除湿,用抑阳酒连散加减。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者,宜滋阴清热泻火,用清肾抑阳丸加减。由外伤等其他原因引起者,宜针对病因处理。

瞳神散大

病证名。系指瞳孔扩大而不缩回复的病证。又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由风热、郁怒、肝胆实火所致者,其发病迅速、头眼胀痛、风轮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眼珠变硬、视力下降。证治参见绿风内障条。

②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者,常外眼无特殊改变而视物昏渺。治宜滋阴益气。方用益阴肾气丸加减。

③因外伤引起者,常有气滞血瘀之症状。治宜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瞳神缺陷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人干缺。参见该条。

瞳神偏射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欹侧。参见该条。

瞳神阔大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也即瞳神散大。详见该条。

瞳神紧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也即瞳神缩小。详见该条。

瞳神干缺

病证名。见《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见该条。

瞳神

人体解剖名称。

①仅指黄仁中央之圆孔,即今之瞳孔。《银海精微》:“瞳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黄仁展则瞳人小,黄仁缩则瞳人大。”

②泛指瞳孔及目珠内各种组织。如神水、黄精、神膏、视衣等。瞳神一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眸等。瞳神内应于肾,为五轮中之水轮,肝肾同源,故瞳神病常与肝肾有关。

瞳仁焦小

病证名。系指瞳神缩小的病证。见《一草亭目科全书》。详见瞳神缩小证条。

瞳仁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瞳神。《眼科龙木论》:“水轮在四轮之内,为四轮之内。能以克明视万物,故乃呼为瞳仁。”详见瞳神条。

瞳人散杳

病证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证候。见《医学入门》。详见瞳神散大条。

瞳人开大

病证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证候。见《眼科捷径》。即瞳神散大。详见该条。

瞳人紧锁

病证名。系指瞳神渐渐缩小甚则如针的病证。出《银海精微》。也即瞳神缩小。详见该条。

瞳人干缺

病证名。系指瞳神缩小、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或如梅花。甚或瞳神被膜障内遮、视力锐减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本病多由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主用补肾明目丸加减。

瞳人反视

病证名。系指瞳人偏倾一侧之病证。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见该条。

瞳人反背

病证名。系指瞳人偏倾一侧之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人反视。《审视瑶函》:‘珠斜翻倒转,白向外而黑向内也。’”本病属目偏视之重症。参见该条。

瞳人淡白内障

病证名。系指瞳人淡白、欲成内障、不痛不红、视物不清的病证。也即圆翳内障初起之症状。详见该条。

瞳人

人体解剖名称。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也即瞳神。详见该条。

童子怯

病证名。崔秉铣《妇科宗主》:“闺女十五、六岁,月经行一、二次或从来未行而经闭者,人渐渐黄瘦,内骨蒸热,咳嗽或腹内有块时疼,名曰童子怯。”治参室女经闭成劳条。

童子疬

病名。指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亦名乳疬。多因先天虚损而致。症见瘰疬旋起旋消,或结核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治宜补气血化核解毒之剂。若偏热者用灯笼草、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偏寒者用消肿散外敷。

童月轩

清末医家。湘西人。家数世业医。承家学,亦习岐黄术。临证期间有感于医学成方浩繁,经方、时方又非医者莫能使用,乃将家藏历试多验之单方338首,补为《历验再寿编》(1923年)以方便患者选用。此书后被收入《三三医书》。

童天成

明代女医家。字玉峰。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精岐黄术,善治痰病。尝述种种痰病变证曰:“若热痰则多烦热,湿痰则多倦怠软弱,风痰则多瘫痪、奇证,惊痰则多心痛、癫疾,冷痰则多骨痹痿疾,饮痰则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则多癖块痞满。”言简意赅,对临床有所启迪。倪朱谟采访其说,录入其所撰《本草汇言》中。

童损

病证名。见缪慎斋《妇女卫生医药常识》。指室女经闭后,渐见形瘦肉削,食少神疲,或见颧红、咳嗽、潮热、骨蒸等症状,称为童损,俗名童子劳。治参室女经闭成劳、室女经闭咳嗽等条。

童歧

清末医家。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初习举业,兼究医术。1928年被谪姚江(今余姚),访得当地一世医遗有《秘传医学指导证治》(一名《秘传医学指南》)二卷。书中共述疾病证治八十则。又抄录《秘传妇科摘录》,并将所抄诸书集为《秘传医学丛书总录》。

童女

未成年的女孩。

童男

未成的的男孩。

童痨

病证名。吴道源《女科切要》:“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面黄肌瘦,内热,是童痨。”参见室女经闭成劳条。

铜中毒

病名。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症见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蓝染,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绿色,或更见呕血,黑粪。严重者,次日发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及昏迷、痉挛等,肝肾功能异常,甚则衰竭。中毒时间延长,可见溶血现象。因接触所致者,可见接触性皮炎,湿疹,甚至坏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解铜毒药物,有慈菇、胡桃、鸭通汁等,可资参考。参见金石毒条。

铜针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或谓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

铜痧

病名。痧证而见全身头面眼珠色如姜黄者。因脾胃湿热所致。《痧疟全书》卷中:“铜痧,浑身上下头面眼珠,尽如姜黄色者,邪热攻乎脾胃,而土之本色现于外也。盖脾为阴脏,已土主燥;胃为阳腑,戊土主湿,一湿一燥,湿热熏蒸,如盦面状,状发黄也。”参见痧、痧气条。

《铜人针灸经》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而得名。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名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此书还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经金人闭邪瞆叟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铜人内景图论》

解剖生理著作。郑守谦撰。本书以中西医合参的方式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包括脏腑、经络、经穴)及胎儿发育等方面的内容。书中也收入一些涉及八卦及基督教的内容。1923年长沙明道中医学校出版石印本。

铜人

①指供针灸教学所用铜铸的人体经脉腧穴模型。最早铸制铜人为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

②书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简称。详该条。

桐油中毒

病名。因误食桐油出现中毒症状。证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发热、气短、肢麻、水肿、心脏扩大、肝肾功能损害等。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解桐油毒药物,有甘草、干柿等。可资参考。

《桐君药录》

药学著作。见《隋·经籍志》。三卷(《通志艺文略》作二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

桐君

上古时药学家。相传为黄帝之臣,从事采药,多识草木性味,定三品药物,立君、臣、佐、使医方理论。着《采药录》三卷,已佚。

同者盛之

运气术语。指六气与五运相同,则其所主生物蕃盛。《素问·五常政大论》:“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

同者逆之

治疗学术语。指主客气相同者,宜用逆治法。如主客同司火热,则当治以咸寒;如主客同司寒水,则当治以辛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必要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同阴之脉

足少阴的别络。《素问·刺腰痛论》:“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王冰注:“足少阴之别络也,并少阳经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分,乃别走厥阴,并经下络足附,故名同阴脉也。”

同天化

运气术语。岁运与司天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

同天符

运气术语。指逢阳年(阳干),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过而同地化者三……太过而加同天符。”如甲辰、甲戍年,甲为阳土,辰、戍年太阴湿土在泉,是阳土运与在泉湿气合,即为同天符年。此外,壬寅、壬申、庚子、庚午亦为同天符。

同岁会

运气术语。指逢阴年(阴干),不及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不及而加同岁会也。”如癸巳、癸亥、癸卯、癸酉四年,均为火运不及,巳亥年为少阳相火在泉,卯酉年为少阴君火在泉,是阴火运各会于客气之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即为同岁会年。此外,辛丑、辛未亦为同岁会。

同身寸

针灸取穴比量法。出《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临床多指后者,如中指同身寸等。此外还有目寸、口寸等,今已鲜明。详见各该条。

同气异形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同是一种六淫之邪致病,其本病与标病症状未必一致,可出现不同证候。《素问·至真要大论》:“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

同气

自然界六淫之气中于人,与人体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同气,如风入厥阴、寒入太阳等;不与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客气。《素问·标本病传论》:“人有客气有同气。”

同名经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手足同名称的经脉所属穴配合同用。如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等,各经脉均相互衔接,治疗上有协同作用。例如齿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和足阳明经的内庭。《百症赋》中有“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等,均属此范围。本法与接经取穴同出手足同名经相接的理论。参见该条。

同精

指共同保养精气。《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同化

运气术语。指属于同类而化合。参运气同化条。

同地化

运气术语。岁运与在泉之气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愿闻同地化者何谓也?”

同病异治

同一病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相应采取不同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通瘀破结

同破瘀消症。详该条。

通因通用

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指有泻下症状,而仍然使用通下方法治疗。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外见泻利的证候,如伤寒阳明证热结旁流之类。《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寒用,通因通用,心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通玄指要赋》

针灸歌赋名。即《流注指要赋》。窦默作,出《卫生宝鉴》。内容讲刺法、配穴。据题辞所述,内容多出自其师李氏的经验:“授穴之秘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瘳者万千无一。”窦氏因“辄裁八韵,赋就一篇”,以“共传于同志”。

通泄

即通腑泄热的简称。详该条。

通下

即下法。详该条。

通瞳

证名。指瞳神极度散大之证。《银海精微》:“通者,黄仁水轮皆黑,黄仁似无,瞳仁水散,似无瞳人,此黄仁与瞳仁通混不分,号曰通瞳。”属瞳神散大。参见该条。

通天

①与自然相通。天,天地自然;通,联通,相通。《素问·病能论》:“《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②《灵枢》第七十二篇篇名。通,通晓;天,人体先天禀赋和生理特征。本篇主要论述了人的五种体质类型,供临床诊治参考。

③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臼、天伯。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另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4.5寸(《针灸甲乙经》);或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千金要方》)。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及急、慢性鼻炎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通俗伤寒论》

伤寒著作。十二卷。清·俞根初原著。本书融合古今有关论着,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阐述伤寒证治较详。既能发皇仲景本意,又能融汇历代医家精辟之论。每能给读者以启发。现行的通行本,前后曾经几位医家加工,如何秀山的按语,多系经验之谈;其孙何廉臣等复为增订,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通神明

通晓阴阳变化的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通身肿

证名。即遍身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备急千金要方·水肿》治虚满通身肿,用猪苓散,利三焦,通水道。参见遍身肿、水肿条。

通乳

治疗学术语。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一种原则,即通下乳汁。参见催乳条。

通髯极须

连鬓长胡须。《灵枢·五音五味》:“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

通髯

解剖结构名。指两颊连及耳鬓的须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气血盛则通髯美长。”《汉书·高祖纪》颜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

通气法

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方法。即行气法。参见该条。

通气

即行气。详该条。

通木

正骨器械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具体用法为:用宽三寸,厚二寸,长自腰起上过肩一寸许之木板,板之外面平整,向脊背面刻成凹形,务与脊骨皮肉吻合,并按其长度划分为五分:第一分自左、右两侧面各斜钻二孔;第二至三、四、五分,均自左、右侧面各斜钻一孔,每孔各穿带。第一条带由肩上腋下交叉紧缚于患者胸前,余可平行紧缚于腹部。凡施用此术者,须先以棉絮软布贴身垫之,以防该器械磨痛或磨伤皮肤。此器具类似今日之腰背支架。

通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