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音声预兆

浏览 172

音声为诸种疾病的信号,发音异常尤为内分泌疾病的预兆。更应注意,音声异常可为脏精欲绝的恶兆,琴将坏时,其声亦败,脏腑将绝时,其声必碎……

第一节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

音声的变化是重要信息之一,一台机器有否毛病,靠声音便可识别,同样,人体的疾病也同样可以根据音声的变化进行预测。

我国早在公元前殷商时期对音声致病即有所认识,如殷虚甲骨文即有“疾音、疾耳、疾言”的记载。公元前二世纪《灵枢·忧恚无言》篇即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阐述了人体发音的结构及机制。

声间发自于喉、喉为肺窍,乃肺所司,气是声源的动力,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之气出于喉,运于齿、舌唇,始能发音,所谓肺为声音之主,肾为声音之根。此外,肺为宗气之源,“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灵枢·邪客》),故宗气的充足是音声发源的重要条件。此外,脾胃又为中气之所出,中气上荣,语音始能发声。肝主疏泄,对声门的启闭有一定的作用。心主血脉,气血运行通畅,声室得营血的濡养才能发音,因此五脏与声音都有密切关系,五脏精气的充盛是声音正常的根本。

《内经》重视声音和内脏的作用,提出五声和五脏相应,如把歌哭呼笑呻(宫商角徵羽)与脾肺肝心肾相对应,五音的特点为木声长而高,水声沉而低,土声浊而重,火声高而尖,金声响而强,每一种音都象征了五脏的一定特性。

此外,经络方面和喉有直接联系的有:手太阴肺经循于喉(“从肺系横出腋下”)手少阴心经“上挟咽”,足少阴肾经“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即肺、肾、心、肝其经气直接贯候。另外,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循行近于喉。奇经八脉中,任脉贯喉(“至咽喉”),冲脉出于颃颡”,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以上说明喉咙与人体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脏腑经络疾患可反映于喉咙,因此喉咙音声是预报疾病的一个重要哨所。

第二节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一、音声异常的预报意义

音声的高低、长短、快慢对脏腑的虚实状况皆有重要的预报意义,大抵声宏则脏实,声怯则脏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指出言微而终日重复言语的为气夺,尤其为肾虚气夺的标志,因肾为声音之根,肾虚气不能上摄,故言微而重复。此外,声音尤能反映宗气的状祝,宗气为心肺之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与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密切相关,宗气虚则言语低微而难以接续。如临床上,胸痹(如现代医学冠心病,心肌炎后遗症)即常以言语低微,难以接续为发病先兆,故前贤“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甚是。

声音对实证的诊断《内经》也早已有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总之,脏腑久病声音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脾病声慢,肾病声沉,肺病声促,心病声高,肺病声郁,故音声的改变可以反映脏腑的状况。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形脉证》说:“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间病,语声瞅瞅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内经》曰:“胆病者,善太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皆可说明。

二、音声的凶兆意义

音声的异常对疾病的凶危预兆很有价值。

(一)声音嘶哑凶兆

久病声音斯哑是不祥之兆,琴将坏时,其声必嘶败,脏腑将败时,其声必破碎。如扁鹊曰:“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可见久病声音逐渐斯哑者,预后多不良。现代医学认为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早期信号,4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出现两周以上顽固性声音嘶哑者尤应当心喉癌的隐伏。据报道,日本肿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用一种专门的电子仪器,通过对患者的声音进行分析来诊断喉癌,这种灵敏的电子诊断仪,借助电子计算机,能够画出声音的频率曲线,通过分析声波曲线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为中医闻诊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喉息肉等癌前期也常以声音嘶哑为先兆症,严重心脏病,肾脏疾患,因气血郁滞,喉水肿,也可出现声哑。其他,慢性炎症如喉梅毒、喉结核等也常出现声音嘶哑。

总之,声音嘶哑的出现往往提示疾病深重预后不良,临床医师应引起警惕,大凡杂病发喘,久病声哑皆危病之候,所谓声嘶血败是也。

(二)哕凶兆意义

哕,即呃逆,久病发哕是病深的一个重要信号。《内经》早已有哕凶兆的记载,如《素问·宝命全形》曰:“病深者,其声哕”。《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临床上,哕出现于久病者多提示病深入脏,预后往往不良,新病闻呃,非火即寒,久病闻呃,胃气欲绝,如舌质红绛者,则为胃阴欲绝的征兆。一般而言,久病咳逆预报肺绝,重病发哕预报胃气绝。如《灵枢·终始》篇曰:“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哕也预报肾竭,如肾虚不纳,虚气上逆,又称脱呃,为真元大虚之凶兆,正如林佩琴所说:“虚脱呃则非大补真元,必难镇摄也”(《类证治裁·呃逆》)。

此外,热病极期出现哕亦为不祥之兆,如《灵枢·热病》曰:“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其他,哕在妇产科中也有重要预报意义。如《证治准绳·杂病·呃逆》说:“产后呃逆,此恶候也,急灸期门三壮”。张景岳亦曰:“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查其中虚,速宜补脾,查其阴虚,速宜补肾……犹恐不及则惟大补元煎及右归饮之类,斯其庶几者也”。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及炎症很有关系,因此常为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于脑炎、脑膜炎、脑瘤、脑溢血、脑血栓、脊髓痨、癫痫、狂犬病、破伤风以及全身感染性毒血症,如伤寒、痢疾等。此外,肝、肾、功能衰竭,如肝昏迷、尿毒症病人,晚期出现呃逆皆提示预后不良。

(三)失音凶兆

失音有窍闭和内夺两种,窍闭属实证,内夺为虚证,肾为声音之根,肺为声音之标,虚多属肾,实多责肺,故窍闭多责于肺,内夺则为肾虚。失音主要对肺、肾疾患有较大的预报意义,如《素问·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内夺失音又称为瘖,常和痱(四肢不遂)伴发,故称为瘖痱,为肾虚重证,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脑肿瘤、脑脓肿、神经梅毒等病的主要症状。总之,失音属内夺的多为脏竭的不祥信号,预后多不良。如《医学入门》曰:“内伤虚损,因疮失音者不治,病人阴阳具绝,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矣。”失音在临床上不胜枚举,如久咳肺损出现无声,即前贤说的:“金破碎亦无声”,说明失音是许多脏虚的先兆。

窍闭失音主要为肺窍闭,所谓“金实则无声”一般为外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暴瘖”。此外,孕妇失音还为胞络脉绝之征兆,如《素问·奇病论》说:“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胞之络脉绝也”。

失音还须注意鉴别喉瘖及舌瘖的预报意义,喉瘖多为暴哑,为外邪客肺,主要病位在肺。舌瘖,为暴瘖及渐瘖,多责之于心肝肾。因舌为心之苗,故《古今医统》说:“久病人不语,为心气绝者死”。如中风失语,肾虚瘖痱皆为舌瘖。暴瘖多为肺实,久瘖多为心肝肾虚,说明舌瘖多提示心肝肾疾患。正如张景岳所说:“五脏之疾,皆能致瘖……声音之病,虽由五脏而实为心之神、肺之气、肾之精三者为之主。”

(四)郑声凶兆

所谓郑声,是指出现于生命濒危,精神散乱时的一种语言重复,声音低沉,断续难接的语声先兆,为脏大虚之报标凶讯。如《伤寒论》阳明篇提出的:“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即明确指出了郑声的本质。

郑声无论出现于亡阴或亡阳之际,皆为危候凶兆,如伴厥冷面白,汗出如珠,息微脉绝则为亡阳之凶讯,而面潮肤瘪,肤热舌红,气促脉芤又为亡阴之险候。

三、发声异常对内分泌疾患的预报意义

发音障碍能预报内分泌疾患,亦是一种早期信号。预报隐藏着的内分泌障碍,特点是声带检查多未发现异常,局部治疗不见效。

成年男性出现“童声”或“女声”应警惕性腺功能低下情况,成年男子如出现童声,声音尖锐,常为隐睾症。两性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睾丸炎等疾患的预报,如因病切除睾丸患者出现声音尖脆,应注意补充雄激素。

女性出现“雄鸡声”为男性化的信号,应考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两性人或其他卵巢疾患,如卵巢肿瘤,卵巢结核,卵巢炎症等,皆可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而致声音改变。如因病用雄激素治疗者,则须注意停药或减量,以免引起男性化。

另外,如女性男音化,男性声音降为低音,声音嘶哑者,如伴有肢端肥大,局部喉结明显突出,喉粘膜增厚,声带延长,喉腔变宽者,应考虑脑垂体前叶过度增生(垂体肿瘤)。其他,发音如笛声,应注意喉痉挛,考虑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声音低顿而沙哑,如伴有迟顿、浮肿、苍白,畏寒应考虑甲状腺功能不全,如粘液性水肿,病人若有甲状腺炎及甲状腺摘除史者,更应注意补充甲状腺素。发音无力,如伴口渴、多尿者,应注意糖尿病性声带麻痹。

此外,服用激素的人,如出现声调异常应注意异性化倾向。如女性因患妇科肿瘤应用睾丸素出现男音,或男性因患男科肿瘤或其他疾病服用雌激素出现女音调,都应调整药量,防止异性化。